劉經喜 金輝 鄒華芬



摘要 根據2003~2012年六盤水市農業內部各產業統計數據,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對六盤水市農業產業結構進行了分析,得出農業總產值與農業內部各產業間的灰色關聯度,同時定性分析了六盤水市農業產業結構內部各因素間的關系及農業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六盤水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建議。
關鍵詞 六盤水;農業產業結構;灰色關聯度;分析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20-291-02
農業產業結構是指農業各產業部門(種植業、漁業、牧業、林業及服務業)和各部門內部的組成及其相互之間的比例關系[1]。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實質就是調整農業內部各行業、各品種的生產比例,使之趨于合理化,能更大限度地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提高農民的收入。筆者根據2003~2012年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一產業統計數據,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對農業內部各產業與農業總產值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分析,得出各部門與農業總產值之間影響程度的大小,綜合分析農業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建議,為促進六盤水市農業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參考。
1 指標選取、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指標選取
選取六盤水市農業總產值增加值為參考序列,用X0表示,農業內部的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農業服務業為比較序列,分別用X1、X2、X3、X4、X5表示。
1.2 數據來源
該研究數據來源于2004~2013年《六盤水市統計年鑒》,數據序列見表1。
1.3 研究方法
灰色關聯分析是一種衡量因素間關聯程度的統計分析方法,根據序列曲線幾何形狀的相似程度來判斷其聯系是否緊密,從而判斷引起系統發展變化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它是對系統動態發展態勢的量化比較分析方法,克服了傳統數理統計方法樣本需要量大、計算量大、量化結果與定性分析不符的缺點,是一種簡便、獨特的系統分析方法[2-3]。具體分析和計算步驟如下[4-5]:
(1)確定參考數列和比較數列。反映系統行為特征的數據序列,稱為參考數列。影響系統行為的因素組成的數據序列,稱為比較數列。
2.3 求關聯度
根據表4中的灰色關聯系數,運用關聯度計算公式,計算得出農業總產值與農業內部各產業的灰色關聯度:農業總產值與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農業服務業的灰色關聯度分別為:0.92、0.75、0.83、0.56、0.80。
由此可以看出六盤水市農業產業結構特點:種植業與農業總產值的灰色關聯度最高,其次是畜牧業,第三位為農業服務業,第四位為林業,最后一位為漁業。種植業的灰色關聯度最高,說明種植業對六盤水市的農業總產值影響最大,對農業經濟的發展貢獻最大;漁業的灰色關聯度最小,說明漁業對農業經濟的發展貢獻最小,這一分析結果為六盤水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長遠發展以及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3 討論
3.1 六盤水市農業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
3.1.1 種植業比重過大,林業和漁業比重偏小。
六盤水市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種植業對六盤水市農業經濟的影響最大,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過大。2009~2012年種植業增加值在第一產業中的比重分別為61.59%、63.34%、54.21%和54.63%,前2年高,后2年低,雖然有減小的趨勢,但種植業在第一產業中仍然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不利于第一產業的發展。林業所占比重雖然有增加的趨勢,由2009年的3.17%增加到4.69%,上升了1.52個百分點,但比重依然很低;漁業在第一產業中的比重變化不大,變化范圍為2.46%~3.60%,在第一產業中的比重過小。
3.1.2 種植業內部糧食作物比重偏大,蔬菜和油料等作物所占比重偏小。
在種植業內部,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所占的比重偏大;2009~2012年糧食播種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例分別為75.96%、74.68%、75.29%和73.86%,均大于70%,由于糧食生產“靠天吃飯”的格局依然存在,一旦遭遇干旱等自然災害,糧食產量將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影響到種植業增加值在第一產業中的比重。種植業中,經濟作物如蔬菜和油料作物播種面積所占比重偏小。
3.1.3 畜牧業所占比重依然偏小。
畜牧業雖然對六盤水市農業經濟的發展貢獻排第二位,但其增加值在農業中的比重依然偏小。2009~2010年畜牧業在第一產業中所占比重分別為31.95%、29.82%、37.94%和37.58%,都未超過40%,在第一產業中所占比重偏小,影響到第一產業增加值在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在肉類產量中,各年度豬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例偏大,牛羊肉產量所占比例偏小。
3.1.4 產業化進程緩慢。
六盤水市2014年前主抓的“十大產業”分別為馬鈴薯、核桃、油茶、茶葉、蔬菜、獼猴桃、中藥材、烤煙、紅豆杉和畜牧業,這些產業的發展存在重發展、輕管理、重數量、輕品質,產品加工率低,創立品牌意識差,現有的龍頭企業對“十大產業”的發展沒有形成強大的帶動力,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個數偏小。例如馬鈴薯產業,已經發展了多年,但是在品種更新、種薯繁育體系建設、商品馬鈴薯生產以及馬鈴薯加工等方面進展緩慢,嚴重影響了馬鈴薯產業的發展。
3.2 對策與建議
3.2.1 繼續加大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穩定發展糧食生產。
堅持以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從產業結構、生產結構和品種結構3個層次著手,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進而推進整個農業的結構調整。六盤水市的種植業所占比重較大,可進一步加大畜牧業、漁業和林業的投入和開發。
種植業方面,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應加大經濟作物種植的比例,逐步形成具有地方區域特色的農業經濟,例如六盤水市“十大產業”中的馬鈴薯產業、蔬菜產業、茶葉產業、獼猴桃產業等,對全市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畜牧業方面,在穩定發展生豬的基礎上,要大力發展牛、羊養殖,積極發展禽、蛋、奶和特種養殖,重點抓好畜禽品種改良,逐步建設各種畜產品加工企業,把畜牧業作為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來抓。
3.2.2 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產業化經營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使 “3155工程”中的蔬菜、茶葉、獼猴桃、核桃和刺梨產業以及馬鈴薯產業有更大的突破。
一是建基地,擴大生產規模。馬鈴薯產業以主產鄉鎮為基地,選擇適宜品種,擴大脫毒薯的種植面積;高標準建立適合六盤水市山區的2~3年制脫毒種薯繁育體系,為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提供優質合格的種薯。蔬菜產業以城郊相鄰鄉鎮為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確立蔬菜產業的主業地位,加大反季節蔬菜的種植力度。茶葉產業以適宜鄉鎮為基地,加大中低產茶園改造力度,推行標準化種植,發展高產優質茶園。在氣候適宜區,擴大獼猴桃的種植面積,規范化種植,打造精品果園。引進優良品種,在刺梨適宜種植區擴大刺梨的種植面積。
二是強龍頭,增加發展后勁。抓好以馬鈴薯為核心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企業發展。加強對各種農業協會的扶持力度,積極創造條件,培育發展新的專業技術協會、專業合作社,培養農民經紀人,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帶動地方特色產業基地的發展。加強農產品品牌創建和申報注冊工作,積極組織企業參加省內外的農產品展銷活動,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三是做好產后保鮮、貯藏和流通,確保農民增收。加大貯藏庫的建設力度,加強各類專業市場建設,發展運銷大戶,切實搞好農產品流通,徹底解決農產品的賣難問題,確保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3.2.3 加強水利建設和中低產田土的改造力度,提高抗災綜合能力。
大力加強中、低產田土的改造力度,逐步向深山區、石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區推進,合理規劃設計,提高質量標準,突出效益,注重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把造地、修路、改土、蓄水、防洪排澇結合起來,切實加強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防災、抗災和減災的能力。
3.2.4 提高農業結構調整的科技含量。
提高農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效益離不開科技,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要重點抓好優勢產業的品種更新、技術更新、知識更新3大工程,其核心就是抓好科技人才的培養、選拔和任用,關鍵是要建立一支高效、精干的科技推廣隊伍,長期深入農村開展技術示范與推廣工作,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
參考文獻
[1] 陳煩,周祖竣.基于灰色關聯分析模型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10):6192-6194.
[2] 劉小燕.基于灰色關聯分析的文山市農業產業結構優化研究[J].文山學院學報,2013,26(3):86-90.
[3] 郭麗娜,駱高原.浙江省農業產業結構的灰色關聯度分析[J].山西農業科學,2011,39(2):174-176.
[4] 鄧聚龍.灰色預測與決策[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6.
[5] 羅慶成,徐國新.灰色關聯分析與應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