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殿鑫
【摘 要】從現如今社會發展的現狀上來看,人口老齡化問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其涉及到的范圍較廣,而且廣度較大,給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都帶來嚴重的影響。另外,人口老齡化和城市規劃工作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本文主要對人口老齡化和城市規劃的相關問題來進行展開探討和分析,旨在促進城市規劃問題的穩定進行。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城市規劃;應對措施
人口老齡化是現在以及未來幾年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一種客觀存在發展現象。這種現象也說明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而且醫療保健事業正在不斷發展。基于這些原因,人口的死亡率正在不斷降低。而且,老齡化人口的數量正在逐漸上升,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在35年之后,我國的老齡化人口數量將超過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所以,對于老年人的日常護理以及醫療保健事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解決人們的養老問題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人口老齡化概念
所謂的人口老齡化就是指在社會總人口中,年長的人口數量正在不斷增加,增長速度較快。不同年齡段的老年人人口比重也在逐漸提升,由此,我國的社會進入到一種老齡化社會的狀態中。
二、城市規范過程中忽略的幾個問題
人口老齡化問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和系統性,不僅影響著國家的住房政策以及就業政策,對于社會福利以及醫療保健事業的發展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另外,對于城市的規劃和建設的影響程度也相對較大。
1、住房問題。現如今,我國城市的住房戶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主要是由于傳統的住房觀念出現了明顯的改變。幾代人之間不再住到一起,分居現象明顯。另外,由于中國人的習慣使然,雖然不在一套房中居住,但是距離相隔不遠。所以,小戶型受到了人們的重視。但是現如今的房地產價格一直處于上升的趨勢,再加上老年人數量不斷增多,造成社會生活中的住房問題突出。
2、文化娛樂設施匱乏。由于社會老齡化不斷增強,老年人退休之后會在身體和心理上出現不適應的現象。經過一輩子的工作,他們已經習慣了和其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因此,一些文化娛樂設施恰恰是老年人多需要的。但是,從城市的建設中,這些基礎設施的數量相對較小。雖然在一些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會有這些設施,但是需要高昂的費用,這也會使得老年人望而卻步。
3、基層醫療保健機構設施不健全,缺乏管理。在現如今的城市規劃和建設的過程中,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和生活習慣是必須要考慮到城市建設當中的重要因素。對于老年人來說,由于身體素質逐漸降低,醫療保健設施的建設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老年人身體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就要到大醫院去排隊就醫,就顯得較為不便。所以,多數的老年人都比較喜歡到基層的醫療保健機構去就醫,但這些設施建設的還不夠合理,老年人的就醫問題就成為一項重要的社會問題。
4、缺乏市一級的老年服務設施。從城市規劃工作的進程中可以看出,由于政府對于老齡化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在市級的服務設施的建設中投入較少,或者是就醫的費用昂貴等等。這就給多數的老年人帶來生活的不便。
5、缺乏適合老年人的公共空間。從城市建設的整體上來看,主要是以游樂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為主。但是這些公共空間幾乎都不適應老年人,雖然有些城市中具有大片的城市綠地,但是,由于交通問題帶來的影響,綠地已經被全部污染。而且噪音污染嚴重,生態平衡受到嚴重地損害。與此同時,老年人的出行也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問題。在緊張的生活節奏中,老年人比較渴望恬靜的生活,他們期待的空氣不被污染,城市綠地面積能不斷增大,而且城市規劃和建設需要考慮到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但是,從現如今的社會發展現狀來看,這些基礎工程建設較為不合理。
三、城市規劃的對策與建議
在城市規劃工作中,首先要將老年人的需求考慮進去,無論是居民區還是公共設施的建設都需要符合社會發展的現狀,進行給老年人提供方便。另外,諸如老年公寓、老年人之家等活動中心的數量需要不斷增強。和之前的城市規劃相比,現如今的城市建設工作應該以老年人為基本出發點。
1、豐富住宅選型
隨著社會的迅速老齡化和傳統生活方式向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住宅戶型必然向著兩代居戶型和小戶型兩個趨勢發展。老年家庭的增加是老齡化的又一特征,子女要求與老人分居,老人多希望分而不離,于是出現了以小戶型為主,兩代各居一戶且距離不遠的居住方式。所以在居住區規劃設計中應注意住宅選型的多樣性,并保持適當比例的兩代居戶型。
2、提高老年人服務設施配建標準
在城市總體規劃及修建l生詳細規劃過程中,應提高有關老年人服務設施的配建指標,有必要的可將一些指標作為強制性措施納入相關技術規范。如在城市總體規劃中,應對老年人群的增長趨勢做專題研究,然后根據結果預留與老年人相關的服務設施用地。而且應明確規定,確需調整規劃的需原批準部門同意方可進行。
3、健全基層醫療保健機構
就城市而言,基層醫療保健設施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它既能方便廣大居民,又能緩解目前大城市就醫難、住院難的問題,而能實現在家門口看病對于老年人來說就更重要了。有條件的城市應結合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城市醫療衛生布局規劃,根據規劃人口分布情況合理布局醫衛設施用地,從層次租數量上實現布局均衡。尤其應注重近期規劃,將近期項目落實到每一個社區。
4、注重老年人活動空間設計
應按照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特征來規劃和建設適宜老年人的公共活動空間,以此來彌補年老者逐步減退或喪失的各種機能。今后可遵照動靜結合、層次多樣化、無障礙設計、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等原則設計老年人活動空間。并從坡道、臺階、地面鋪裝、環境識別標志、植物配置、服務性設施等細節方面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綠地是人類公共活動空間中最為人們喜愛的的一種空間形式,它是目前衡量一個城市品質高低的主要因素。對于閑暇時間較多的老年人,綠色空間對于他們來說就更加重要,所以在城市規劃中應加強城市公共綠地建設。在城市總體規劃階段要適當提高城市綠化用地的比例,尤其要加大公共綠地的建設,例如增加一些市級公園、郊野公園、專題公園等。而在居住區設計過程中,則應根據住區規模及服務半徑考慮設置居住區公園(居住區級)、小游園(小區級)和組團綠地(組團級)等。
四、結語
人口老齡化問題已成為全球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各國都在積極探尋具體的應對措施。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老齡化形勢尤為嚴峻,須謹慎對待,不能馬虎。養老問題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面臨一個重大問題,如果這個問題現在不加以重視的話,日積月累到就會成為一個非常大的問題。而下一步如何解決老齡化問題,不僅是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的職責,也是全社會各階層所面臨的新任務。只有各部門能及早充分認識并重視,才能做到未雨綢繆,防止若干年后陷于被動。
參考文獻:
[1]周燕珉,林婧怡.我國養老社區的發展現狀與規劃原則探析[J].城市規劃.2012(01)
[2]李小云,田銀生.國內城市規劃應對老齡化社會的相關研究綜述[J].城市規劃.2011(09)[3]劉燕飛.異地養老的老年人口遷移研究[J].人口與經濟.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