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升
【摘要】隨著我國路橋建筑行業的發展,路橋施工技術越來越現代化與科技化,路橋施工技術不僅要求管理人員科學的規劃管理,也要求設計師獨具匠心,設計出更適應于地勢地貌特征的路橋,同時需要施工人員的辛苦工作,還需要技術人員掌握豐富的科技知識,便于操作。經過多方人才的不斷努力,路橋施工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現狀;對策
一、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的概述
1、路基工程施工技術
路基工程施工主要是指對路基的修筑,整修、防護與加固等,路基工程施工技術又包含有路基施工準備、土質路基施工技術、路基壓實施工技術、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技術等。
2、路面工程施工技術
道路橋梁工程中的路面工程施工技術又包括有路面基墊層施工技術、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等。路面工程施工技術主要是指采用相應的施工材料,對路面進而鋪撒、攤鋪、震搗、整修、養生等工作的一種施工技術。
3、橋梁工程施工技術
道路橋梁工程項目當中,橋梁施工技術主要是指對橋梁橋墩、橋臺、橋跨結構等方面的施工。由于橋梁的設計方案不同,其施工技術也會隨著發生相應的改變。
二、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的現狀
1、路基工程施工技術現狀
通過對道路橋梁工程中路基工程施工技術的現狀分析,其主要存在的施工技術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1壓實與填料問題
若在路基工程施工中,若壓實與填料施工中存在問題,則會嚴重影響整個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我國一些路基工程施工現狀顯示,包括在路基施工前未做好對路面的清理工作,或沒有及時將需要修整的地方進行填挖處理,沒有對地基土層進行緊密加固,沒有將路面完全壓實等。當出現這些問題時,均有可能影響路基的施工質量。
1.2軟土地基處理問題
在進行軟土地基處理時,若處理得當,則會起到防止沉降、加強路堤的有效作用。但在實際的路基工程軟土地基處理中,一些施工單位為了圖省事,或是偷工減料、謀取私利,該換填的沒有換填或者換填深度不夠,擠密砂樁或碎石樁深度不夠,或者改善土時加的石灰和水泥含量不夠,達不到穩定的效果。
1.3路基防護問題
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屬于一項施工過程漫長且復雜的工程,因此,路基在修筑的過程當中很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等外界惡劣因素的影響。若路基工程施工中對防護施工技術不重視,當出現大風、暴雨、大雪等自然災害時,很有可能給路基工程的質量造成損害。
2、路面工程施工技術現狀
2.1瀝青混凝土離析原因
道路橋梁路面工程施工中,較常發生的施工技術問題之一便是瀝青混凝土離析問題。導致離析的原因,包括有螺旋連結部位處理不妥當、混凝土路面兩側及中間密度程度有差異、混凝土攤鋪時溫度差異過大、混合料溫度過低等原因。
2.2混凝土起砂或開裂原因
路面工程施工中,還容易出現的一種問題是混凝土起砂、開裂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發生的原因有砂、石、水泥等材料的配比不合理;水泥的安定性不太穩定;施工時模板拼裝不嚴密、不牢靠、模板表面清理不干凈;混凝土澆筑流程不規范,伸縮縫設置不合理,傳力桿安裝沒有按照設計做,縮縫切縫時間掌握不好以及基層水泥穩定碎石的反射裂縫,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路面開裂。
2.3路面裂縫原因
導致路面工程工中出現裂縫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若道路橋梁路面工程屬于反季節施工,若未能根據季節特點合理地調整施工技術與材料,有可能在施工后出現裂縫。如果路面工程施工要趕工期,則容易出現為在工期前完成施工、施工技術使用不合理的現象。例如在路基頂層填料中加入石灰、水泥等材料進行強化硬化、墊層料使用不合理等情況,均有可能導致裂縫的發生。
3、橋梁工程施工技術現狀
3.1支座形式選擇不當
支座最大變形量滿足不了實際需求,支座處容易發生剪切破壞。
3.2對于預應力上部結構
由于預應力施加不夠,再加上后期的預應力損失,造成預應力失效,是造成結構問題的主要原因。
3.3橋梁伸縮縫問題
橋梁伸縮縫問題也屬于橋梁工程施工中常見的一種技術問題,伸縮縫的產生主要是因為橋梁主體結構出現伸縮變形而造成的。也有可能伸縮縫選擇不合理,實際最大設計變形量滿足不了實際變形量。
三、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的加強對策
1.1做好施工前技術準備
在路基工程施工前,相應的施工人員應該詳細、全面地熟悉路基的設計和技術的應用。相關的人員還要根據設計圖紙和方案,到施工現場進行調查與核對,保證后期施工的合理性。此外,在施工前期,還需重視路基施工的排水準備,以便于在后期施工中能及時地排出施工期間的雨水,保證施工質量的完好。
1.2保證路基底層處理的有效性
在路基工程施工中,底層處理施工技術屬于一項十分關鍵的技術。因此,一定要保證路基底層處理的有效性。首先,于底層處理施工前,對周圍地表的植被、垃圾、土等不需要的雜物清理干凈;其次,對施工現場的有洼地、水田池塘等地段進行平整與壓實處理,還需進行排水疏干、拋石擠淤、換填等處理,以促進路基底層的穩定性;第三,在路基底層壓實處理時,盡量采用大噸位壓路機,以加大壓實密度,確保底層的堅實與穩定。
1.3重視路基的填筑施工技術
首先,在填筑施工中,需遵循“分層平行攤鋪”的原則,以便填料的均勻攤鋪,且每層的填筑厚度要保持在30 cm 及以下。其次,在整個路基填筑施工中,均采用分層填筑、分層碾壓的方式,填料的鋪設寬度需超過路堤設計寬度的 30 cm 及以上。第三,在路基填筑時,一定要保證石方的質量。選擇的混合料時,一定要進行嚴格的篩選。
2、路面工程施工技術的加強對策
針對道路橋梁路面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需采取相對應的措施。只有加強各環節施工技術,才能確保路面工程質量。
2.1路面工程瀝青混凝土離析問題的加強措施
首先,在工程現場運輸車卸料時,一定要保證運輸車起斗的速度,防止速度過快,瀝青混合料的供給需均勻連續。其次,在施工過程中使用一根完整的螺旋,以避免螺旋連接部位處理不當而導致的混凝土離析問題。且最好能采用兩臺攤鋪機同時作業,避免攤鋪中間及兩側密實度不一致、溫差離析等現象。第三,在使用混合料時,需采取車輛保溫、減少運輸時間、提高拌合溫度等有效的手段,盡量避免混合料溫度差異過大。
2.2路面工程裂縫問題的加強措施
為控制好路面工程的裂縫問題,必須要在路面工程施工全過程中保證每個環節施工技術的有效性與合理性。嚴格按照規范的施工流程進行施工,并在施工時充分地考慮到天氣、溫度、濕度等方面的影響,以便及時采取措施來加強。若是在路面工程施工完畢后,還有裂縫現象出現,則要先暫封道路,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對裂縫進行修補處理。在裂縫處理好之后,需先進行碾壓試驗,以保證行車的舒適和裂縫的修補完好。
結束語
我國的道路橋梁建設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際施工技術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發展,各種新材料、新技術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道路橋梁的方案和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道路橋梁的施工技術發展一定要與社會對路橋的需求相適應,只有這樣道路橋梁的施工技術才能朝著正確的軌道發展,為現代化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謝學儀、田雪峰等.分析道路橋梁路基施工[J].民營科技.2013(2)
[2]戴大軍.道路橋梁路基施工分析[J].民營科技.2013(1)
[3]李躍軍、吳亞中等.路基施工質量均勻性綜合評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