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滿足城市建設對空間的需求,逐漸涌現出更多高層建筑工程,并且在各類新型施工技術與工藝的應用基礎上,實現了多樣化、多功能化以及智能化發展。為了剛好的提高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必須要結合其施工特點,從多個角度出發,確定施工管理要點,并選擇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管理。本文對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智能化
隨著高層建筑工程的迅速發展,逐漸成為了建筑行業的主流方向,為更好的滿足人們對多樣化以及智能化建筑的需求,需要在原有基礎上對施工技術與工藝進行分析,分析高程建筑工程建設的特點,對多種施工技術進行研究,選擇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優化,爭取在保證工程施工質量滿足建設要求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投資效益。
一、高層建筑施工特點分析
1.工期長工程量大
與普通建筑工程相比,高層建筑樓層不斷增加,相應的工程量也隨著增加,需要眾多施工設備與人員來支持。并且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涉及到的專業眾多,如消防系統、土木系統、電氣系統以及給排水系統等,各專業之間相互交叉,對管理工作要求也更為嚴格。在工程設計階段存在較大的難度,想要保證建設質量,往往需要更多的時間去進行完善,因此總體來說其施工工期比較長。
2.高空作業危險性大
高空作業可以說是高層建筑工程施工的顯著特點,決定了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建設時,上層工程施工所用設備與材料需要通過高空運輸的方式進行支持,而隨著樓層建設高度的增加,高空運輸距離也在不斷增加,所存在的危險性也更大,存在的高空墜物等情況容易對下層施工人員以及設備等造成危害。另外,施工人員進行高空作業危險性更高,尤其是在特殊施工環境,如高溫或低溫環境,直接影響施工人員反應能力,釀成安全事故。
3.結構埋置深度大
穩定性是高層建筑施工重點管理內容之一,尤其是在風荷載比較大的地區,更是需要加強對上部結構整體穩定性的研究。這樣就決定了高層建筑結構埋置深度較大,一般情況下地基埋深要大于建筑高度的十二分之一,而樁基要大于建筑高度十五分之一,另外至少要設置一層地下室。
二、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優化管理
1.基礎結構施工技術
在對高層建筑工程基礎結構進行施工時,尤其是基坑施工環節,基本上是選擇用基坑降排水以及加固等方式進行處理,保證整個施工分項完全滿足工程建設需求。施工時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來進行,保證承臺樁位的精準度,將偏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避免樁位偏差過大對承臺設計與受力情況造成影響。通過合理的控制,不但可以保證施工質量,實現樁位結構所具有的功能,同時也可以避免成本的增加[1]。另外,在進行土方開挖或者底板施工時,需要按照相關規范對規定部位進行挖掘,其中開挖時要避免對土層造成破壞,控制好開挖深度。為保證施工效果,還需要對基礎施工進行防水、防凍以及防曬等處理,降低外界因素對工程施工質量造成的影響。
2.三線控制技術
2.1軸線控制
第一,軸線的傳遞。在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隨著施工樓層的增加腳手架高度也在增加,這樣就不能完成對部分基點的引測。面對此種情況,需要在二層以上高度施工作業中,選擇以一層為基準,然后在每一層樓的相應部位預留200mm×200mm的方形小孔,并用大線錘進行引測,最后利用經緯儀或者剛鋼卷尺對軸線進行矯正[2]。第二,過程線控制。在進行高層建筑施工時,需要進行“掛線、澆墻”處理,以此來保證工程墻面結構的平整度滿足施工要求。另外,在進行模板支撐時,應做好對剪力墻四角的控制,將其垂直差異度控制到最小。而澆筑混凝土施工時,必須要在剪力墻外平面腰部與頂部掛好雙線,將其與模板保持一致,對存在的偏差進行調整。
2.2垂直度控制
垂直度是影響高層建筑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為保證工程的垂直度,需要與建筑物柱列位置進行結合,合理確定建筑物四個邊角柱位置。待邊角柱拆模后,以此四個柱為基線拉鋼線,以此來保證結構垂直度與平整度。一般情況下,會尋則用激光儀或者重錘的方式來對垂直度進行檢測。
2.3標高線控制
施工時每一層提前留出的預控軸線數量應在四個洞口以上,一般情況下進行標高定位時,至少會在三處同時向上引測,并且同時要做好高層建筑高標綜合核對工作[3]。利用水準儀對每層標高進行控制,以此來提高建筑標高的準確定性,保證每層四個投測點都處于相同水平面上。
3.混凝土框架結構施工技術
3.1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在確定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時,要明確其混凝土結構豎向與水平構件強度應滿足科學取值要求。應提前做好對混凝土質量的檢驗工作,保證其抗壓強度滿足建設需求,一般情況下高標號水泥配置的混凝土材料強度比較高,應重點檢查所用水泥標號。另外,還應做好對水灰比的控制,應在施工前進行試驗,保證水灰比的合理性,在經過多次試驗后選擇最優的配合方案。
3.2后澆帶施工技術
后澆帶預留位置為主樓與裙樓之間,在實際施工中一般都是與裙樓在一起,并且為圍繞在裙房周圍的表現形式。施工時主樓與裙房需要用變形縫隔開,避免沉降差對工程結構造成的影響。但是變形縫的設置會對建筑平面布局造成一定影響,為改善此類問題可以選擇用后澆帶的方式施工,主樓結構施工完成后,選擇利用膨脹混凝土進行澆筑處理,降低沉降差。
4.電氣工程施工技術
電氣系統是高層建筑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變電系統、照明系統、自動報警系統以及通信系統等,在進行施工時需要做好各分項系統的合理安排,避免各工序之間的相互影響。例如在進行照明系統施工時,用做好樓道、地下車庫以及走廊等位置臨時用電照明設施位置的設計,并結合系統運行特點,提前做好緊急預案,以此來保證照明的安全性。
結束語:
想要提高高層建筑施工質量,用在掌握其施工特征的基礎上,對其各系統施工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施工技術進行建設,降低各因素對施工過程的影響,爭取不斷提高工程建設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 羅繼振.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探析[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2,01:54-55.
[2] 倪堅鋼.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03:208-209.
[3] 蘇寧.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樁基礎施工技術分析[J].新課程學習(中),2014,01:204-205.
作者簡介:
烏力吉 年齡:32 工作單位:包頭市房地產產權管理處 職稱:初級 職務:科員 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工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