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培榮等

摘要:目的: 臨床實踐探討在無癥狀冠心病診斷中64排螺旋CT的冠狀動脈造影技術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 本文研究主要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01月至2014年12月間接診的130例無明顯癥狀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照分析64排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技術與經皮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在無癥狀型冠心病臨床診斷中的準確性。結果: 提供對臨床診斷結果進行計算分析,64排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技術在無癥狀型冠心病診斷中的陽性、陰性預測值分別為 77.6%、87.1%,診斷的特異度、靈敏度分別為95.1%、54.6%,診斷準確度達到85.5%。結論: 64排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技術屬于是一種無創傷、操作簡單、價格低廉、安全可靠的冠心病初級診斷方法,經過長期臨床的實踐研究證實在無癥狀型冠心病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準確度,且可為實施介入治療提供重要支持。
關鍵詞:無癥狀型冠心病;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
Abstract: Objective clinical practice in asymptomat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n the diagnosis of 64 row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techniques of 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Selection method in this paper, we study mainly the author's hospital between Januar 2014 and December 2014 between the departments of 130 cases with no obvious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ontrast analysis of 64 row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percutaneous 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diagnosis accuracy in asymptomat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linical diagnosis.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 provide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diagnosis, 64 row spiral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asymptomatic typ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77.6%, 87.1%, the diagnosis of specific degrees, the sensitivity was 95.1%, 54.6%, diagnostic accuracy of 85.5%. Conclusion 64 belongs to row spiral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technology is a non-invasive, simple operation, low cost, safe and reliable primar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gnosis methods, through long-term clinical practice study in asymptomatic model has high accuracy in diagnos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an provide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Keywords: type of asymptomat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無癥狀型冠心病是一種無明顯特異臨床癥狀的冠心病,其具有較高的臨床死亡率,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帶來嚴重威脅[1]。目前,在我國臨床診斷無癥狀型冠心病的金標準是經皮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而在臨床診斷中由于需要進行有創檢查而影響臨床推廣應用[2]。近年來,臨床醫療CT技術獲得突破性發展,被廣泛應用到各類嚴重疾病的臨床診斷中,本院自2008年開始在無癥狀型冠心病診斷中運用64排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技術,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診斷經驗,本文將隨機選取130例無癥狀型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診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回顧性分析中研究對象均選自于本院2014年01月至2014年12月間接診的130例無明顯臨床癥狀的冠心病患者。研究病例中男性68例,女性62例,年齡區間為34~81歲,平均年齡為(61.4±5.3)歲;所有入選病例均無明顯特異性癥狀,主要是例行體檢中發現異常而入院接診。
1.2 檢查方法
3討論
無癥狀型冠心病屬于臨床常見疾病中一種比較常見的隱形冠心病。在臨床診斷中由于此類疾病無明顯特異性的臨床癥狀,給臨床準確診斷帶了極大的難度。無癥狀型冠心病之所以無明顯臨床癥狀,主要是由于早期發病的病情比較輕,而且患者的冠狀動脈血管能夠充足供應心肌的運行需求,使得心肌缺血程度并沒有達到引起心絞痛的閥值,另外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傳導神經受損而影響傳導功能,綜合上述因素便知在臨床診斷中極易出現誤診、漏診現象[3-6]。
在臨床診斷中,我們一般將經皮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作為臨床診斷無癥狀型冠心病的金標準。但是在臨床應用中由于在檢查中必須采取有創檢查,檢查費用比較高,因此大部分患者無法接受這種診斷方式[7]。隨著現代CT技術的不斷進步,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技術經過長期臨床實踐已經達到比較成熟的檢查水平,而且其具有無創、操作方便、價格低廉、準確性高、安全等優勢,現被廣泛應用于無癥狀型冠心病臨床診斷[8-12]。在本文研究中,筆者選取本院收治的130例無癥狀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采取經皮造影及CT造影檢查。在研究中我們以經皮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作為參考標準,對比分析結果顯示: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在無癥狀型冠心病診斷中的陽性、陰性預測值分別為 77.6%、87.1%,特異性、靈敏度以及準確度分別為95.1%、54.6%、85.5%,由此可知,在無癥狀型冠心病臨床診斷中CT造影技術在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度方面均比較高,基本上可以滿足臨床診斷無癥狀型冠心病的要求,且可為實施介入治療提供重要支持。
綜上所述,通過筆者臨床實踐研究證實,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在無癥狀型冠心病診斷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可準確診斷病情,再加之其具有無創、經濟、操作簡單等特點,因此比較適合在基層醫院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邵耕.現代冠心病[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4: 245.
[2] 伊婕.64層螺旋CT冠脈血管造影在冠脈狹窄診斷中的臨床應用[D].青島大學 2007.
[3] Paul Schoenhagen,Arthur E. Stillman,Sandy S. Halliburton,Stacie A. Kuzmiak,Tracy Painter,Richard D. White. 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comparison to conventional X-ray angiography[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 . 2005 (1).
[4] 左琦,李天發,秦將均,張光星,劉先霞,王軍,楊新瑋. 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對高齡冠心病診斷的對比研究[J].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1(06):82-83.
[5] 駱金偉,徐剛,趙崧. 64排螺旋CT對冠狀動脈狹窄診斷的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1(15):647.
[6] Dharampal AS,Rossi A,de Feyter PJ.Com-puted tomography-coronary angi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Cardiovasc Med (Hagerstown) . 2011.
[7] 孫暢.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的對比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22):421-422.
1.2.1 常規檢查
所有入選病例入院后均行肝、腎功能及血脂、血糖等常規檢查,同時行運動平板試驗、心電圖檢測以及ECT檢查。
1.2.2 冠狀動脈造影方法
本文入選病例的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均采用GE optima CT660 64排螺旋CT機;患者檢查前需有效控制心率(心率值必須≤70次/min),之后取仰臥體位,醫護人員連接心電信號;在確定了CT掃描部位之后,采用高壓注射器經肘部經脈注入70mL的370mg/mL碘普羅胺+40mL的0.9%氯化鈉溶液的混合液,注射速度保持在5mL/s為宜;跟隨對比劑的流向實施CT掃描,在掃描中當CT峰值≥15O HU后,對重點部位進行正式掃描,詳細記錄掃描中采集的相關參數;當掃描結束之后將采集數據上傳至系統自帶的EBW4.0工作站,對采集數據進行容積再現、VR冠脈樹并對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組等技術圖像進行后期處理。
1.2.3 經皮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方法
本文選取的所有病例經64排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15d后,選擇合適時期給予實施經皮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檢測,運用Judkins 法分別對患者左、右冠狀動脈進行造影分析。
1.3 評價方法
本文將采取定量評價方式綜合分析64 層螺旋 CT與經皮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的左回旋支 (LCX)、左前降支(LAD)、左冠狀動脈主干(LM)、右冠狀動脈(RCA)等。
根據相關標準將冠狀動脈狹窄分為三個等級,其中正常或者輕度狹窄為狹窄度小于50%,中度狹窄的狹窄度為50%~75%;重度狹窄的狹窄度大于或者等于75%。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臨床研究中產生的數據均采取Excel錄入并采用SPSS13.0軟件包處理分析。
2結果
本文選取的130例患者均接受兩種不同的冠狀動脈造影,其中CT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冠狀動脈血管正常或者輕度狹窄者79例,中度或者重度狹窄者為51例;而經皮造影檢查結果顯示:冠狀動脈血管正常或者輕度狹窄者75例,中度或者重度狹窄者為56例。我們以經皮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為參考標準,對比分析本文130例患者的910個階段造影結果顯示:64 層螺旋CT造影在無癥狀型冠心病診斷中的特異性、靈敏度以及準確度分別為95.1%、54.6%、85.5%,詳細統計數據見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