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瑞 李名鵬 何正初
摘要 :循證醫學最初起源于臨床醫學中的臨床實踐,并隨著我國新課程以及醫學教學體制的改革逐漸被廣泛應用到臨床實踐以及相關醫學的基礎研究過程中,對易于教育體制的改革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文從分析我國醫學教育改革特征以及循證醫學對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價值意義入手,以便于將循證醫學以及醫學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提出循證醫學在醫學教育改革中各教育階段的具體應用,以期為提高我國醫學教育水平,推動醫學教育的深入改革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 循證醫學;醫學教育;改革
所謂循證醫學,是指遵循證據的醫學,也即指在醫學臨床醫學研究過程中,要將臨床實踐、證據以及患者三者有機結合在一起,以在最精確的證據下,將最佳的治療方式應用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循證醫學理念的產生和傳播,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醫學教育體制的改革,尤其是對臨床醫學教育模式產生了重要影響,推動了我國醫學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和發展。
一、醫學教育改革特征
醫學教育改革是在我國新課程改革以及醫學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的,縱觀其改革現狀,主要表現出以下特征:
1、醫學教育模式的革新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以及生物研究領域的深入拓展,生理學、病理學等相關研究領域得到進一步的擴展,多因性疾病研究以及“以人為本”醫學治療體系的逐漸形成,推動了我國傳統醫學教育理念的深入革新,基因治療、心理康復治療等多種新型醫療服務體系逐漸興起,對傳統醫學教育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推動了醫學教育模式的進一步革新和發展,要求醫學教育由傳統的病理性醫學教育逐漸向病理性與心理性相結合的醫學教育轉型,并逐漸形成了“心理與生理治療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操作實踐相結合”的新型醫學教育模式,要求醫學生既要學會疾病的治療,亦要懂得疾病的預防[1]。
2、醫學教育體系的革新
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更加強調醫學服務與教育的均衡性、公平性。這就造成了必須對我國的醫學教育體系進行革新,合理優化各項醫學教育資源的投入與分配,具體表現在:一是強調醫學教育資源的全民化,并向我國醫學教育較為薄弱的農村地區傾斜,加強鄉村醫生的醫學教育,并積極鼓勵醫學院畢業生向農村方向就業;二是轉變醫學生的診療思維模式,積極引導其樹立“以人為本”的病患治療醫師,強調病人的主體地位,以便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二、循證醫學對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價值意義
綜合以上兩條醫學教育改革的特征可知,將循證醫學應用在醫學教育改革中就有重要的價值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循證醫學是培養學生“以人為本”診治意識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推動醫學教育模式的革新
“以人為本”是醫學教育改革中引入的新型醫學理念,強調將患者放在醫學治療中的主體地位,并在追求病患認可的前提下,以最正確的診斷以及最安全的治療手段對病患進行最有效的治療。循證醫學理念作為一種新型醫療理念,其提倡在治療過程中要將臨床醫師的實踐經驗、科學存在的客觀證據以及病患的個體意愿有機結合在一起,以便于更好的服務于病患,強調的是“以人為本”,注重的是治療過程中的科學證據以及持續學習。因此,將循證醫學引入我國醫學教育改革過程中,正好符合我國醫學教育改革的主題,而計算機技術、數字化技術、信息網絡技術等各種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為循證醫學在醫學教育改革中的應用提供了可能性,從而推動了我國醫學教育模式的革新[2]。
2、循證醫學有利于同時培養學生醫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推動了醫學教育體系的革新
循證醫學強調的是理論證據與實踐經驗的統一。因此,將該理念引入到我國醫學教育體系中,不僅有利于醫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亦能教會其在醫學學習以及往后的治療過程中如何進行查證用證,同時也有利于培養醫學生醫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和興趣性,從而將醫學生在傳統醫學教育中的被動性知識記憶與理論性學習轉為主動性知識學習與理論和實踐操作能力相結合的探究式學習,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實踐精神的培養。這樣以來,醫學生在畢業時不僅掌握了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以及相應的實踐操作能力,亦具備了更加理性的思維能力,使我國各項醫療資源得到最優化配置,在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會更傾向于履行自己作為一名醫生的價值,有利于推動我國醫療教育的均衡化、公平化發展,從而推動我國醫學教育體系的改革[3]。
三、醫學教育改革中各教育階段循證醫學的具體應用
循證醫學在我國醫學教育改革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教育階段:
1、循證醫學在校醫學教育階段的應用
我國醫學在校教育體制分為多種,有本科教育四年制、五年制以及本碩連讀七年制等多種教育體制。在眾多教育體制中很難統一醫學教學教材,各學校在進行醫學教育的過程中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因此很難對各學校醫學教學質量進行全面有效的評估。基于此,在我國醫學教育改革的特殊階段,將循證醫學應用到在校教育中,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亦有利于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同時可以有效減少在醫學教學過程中經驗醫學對學生的誤導,從而教會學生用客觀、辯證的思維去看待醫學學習,重視醫學學習及往后就業診斷過程中的“查證用證”[4]。
2、循證醫學在職業教育階段的應用
將循證醫學應用在職業教育階段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受經驗醫學的禁錮,不少醫生在職業生涯中對病患進行診斷治療的過程中,不僅會越來越傾向于對個人經驗的依賴,亦會由于醫學技術的發展而跟不上時代的進步。因此,將循證醫學應用到職業教育階段,遵循循證醫學的創新思維,不僅有利于醫生自覺形成臨床證據搜索的良好習慣,拜托經驗醫學對其診斷的禁錮,亦有利于其及時更新自身的醫學知識與技能,從而利用新型醫學知識和技能,更好的為社會服務。
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將循證醫學應用在醫學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推動醫學教育模式及體系的革新發展。因此,在醫學教育各階段,要重視循證醫學思維的應用,并將其貫穿到醫學教育的每個環境,從而促進醫學生醫學理論學習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的共同進步,以更好的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黃進,趙玉亮等.醫學教育改革中的循證醫學[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0,(04).
[2]管劍龍.循證醫學在醫學教育中的實施與意義[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8,(07).
[3]田茂友.淺議循證醫學與醫學教育的關系[J].基礎醫學與臨床,2006,(07).
[4]馮凱,粟永萍.淺談循證醫學思維與醫學教育改革[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