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智軍等
摘要
[目的]測定了歐洲莢蒾果實主要營養成分和含量。[方法]對新疆2種不同來源野生種和栽培種的歐洲莢蒾果實的成分和含量進行了比較。[結果]歐洲莢蒾果實主要含有糖、有機酸、維生素C、15種氨基酸、蛋白質、原花青素和黃酮等營養物質。相比較,野生種的黃酮含量高于栽培種,栽培種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野生種,其他含量差異均不明顯。[結論]歐州莢蒾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關鍵詞歐洲莢蒾;果實;營養成分;測定
中圖分類號S789.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21-172-02
歐洲莢蒾(Viburnum populus L.)屬于忍冬科莢蒾屬,原產于歐洲,非洲北部、北非、俄羅斯中部地區也有分布[1],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新疆,在黑龍江、吉林、陜西等地區也有分布[2]。歐洲莢蒾在新疆主要生于塔爾巴哈臺山、天山伊犁地區河谷云杉林下、林緣,海拔1 100~1 800 m[3],目前在新疆平原區已有人工栽培,主要用于城市園林綠化。歐洲莢蒾為落葉小灌木,高1.2~3.7 m,單葉對生,夏季綠色或者濃綠色,秋季紅棕色,葉濃密;歐洲莢蒾花為聚傘狀或復傘狀花序,花冠輻射狀,白色,花期5~6月,花朵繁密;其果核果,近球形,果期9月至翌年3月,冬季不落果,果似櫻桃,紅色,果小量大。該植物抗逆性強,在酸性土壤和堿性土壤均能生長,能耐-35 ℃的低溫,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同時也是優良的藥材和加工果汁、果酒等產品的良好原料。伊萬諾夫等[4]人測定歐洲莢蒾果實中含有熊果酸、β谷甾醇、綠原酸和新綠原酸。Bianca Moldovan等[5]人測出冷凍的歐洲莢蒾果實中花青素含量為0.356 g/kg。Deineka等[6]人在新鮮歐洲莢蒾果實中測定花青素含量為0.220~0.298 g/kg。Otakar Rop等[7]人測得歐洲莢蒾果實中沒食子酸含量為6.80~8.29 g/kg,維生素C含量為1.01~1.64 g/kg。杜鳳國等[8]人對雞樹條莢蒾果實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進行了檢測。為了綜合開發和充分利用歐洲莢蒾這種植物資源,筆者對歐洲莢蒾野生種和栽培種果實的營養成分進行了檢測分析。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來源
野生種材料:果實采自新疆伊犁新源縣天山西部。
栽培種材料:果實采自新疆林業科學院樹木園(烏魯木齊市)。
將材料采集后置于置冰的保溫桶內,帶回實驗室后儲藏于超低溫冰箱中備用。
1.2分析方法
將試驗材料清洗干凈,用電子分析天平稱量,用研缽研勻漿,每樣品重復3次,測定果實營養成分。
可溶性糖的測定采用蒽酮比色法[9],沒食子酸的測定采用RPHPLC法[10],維生素C的測定采用碘滴定法[11],可溶性蛋白的測定采用考馬斯亮藍比色法[12],黃酮含量測定采用比色法[11],氨基酸含量測定采用自動氨基酸分析儀進行[13],原花青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14]。
2結果與分析
通過對歐洲莢蒾野生種和栽培種果實營養成分(表1)進行檢測可以看出,歐洲莢蒾野生種和栽培種果實中除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糖(192.3、204.4 mg/g)、有機酸(沒食子酸8.1、7.9 mg/g)、可溶性蛋白質(0.09、0.08 mg/g)、維生素C(1 594.0、1 437.0 mg/kg)、15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氨基酸6種)等營養成分外,還含有豐富的原花青素(0.24、0.27 mg/g)和黃酮類物質(29.6、12.1 mg/g),既可作為水果,也是良好的保健藥物。
歐洲莢蒾果實維生素C含量平均為1 515.5 mg/kg,含量高,是開發飲品和果酒的好材料。
歐洲莢蒾果實沒食子酸含量平均為8.0 mg/g。大量研究證實,沒食子酸具有抗腫瘤、抗炎、抑菌、抗氧化作用。因此,以歐洲莢蒾果實為原料,提取生產沒食子酸或開發利用富含沒食子酸的歐洲莢蒾產品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原花青素是構成花瓣和果實顏色的主要色素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劑,可以有效地清除存在于人體內的自由基,原花青素的抗氧化作用高于維生素C20倍,高于維生素E50倍。原花青素可以作為營養強化劑、化妝品和抗氧化劑等原料,在保障人類健康、提高生命質量、延緩衰老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15-17]。歐洲莢蒾果實還可以作為功能保健型的水果。
由表1可知,歐洲莢蒾果實含黃酮類物質比較高,野生歐洲莢蒾果實含黃酮29.6 mg/g,栽培種歐洲莢蒾果實黃酮含量偏低,為12.1 mg/g,所以野生種類的歐洲莢蒾是開發藥材的好原料。
3結論
歐洲莢蒾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是生產功能飲品和果酒的良好材料來源。長期以來,歐洲莢蒾作為城市園林綠化樹種得到了很好的開發利用,但我國對歐洲莢蒾在果品和藥材方面的開發利用卻很滯后。俄羅斯在歐洲莢蒾食用型品種的篩選和培育方面已經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培育出6個能用于果品加工型的栽培品種,希望通過開展這方面的研究,能促進歐洲莢蒾的栽培利用。
參考文獻
[1]
VELIOGLU Y S,EKICI L,POYRAZOGLU E S.Phenolic composition of European cranberrybush (Viburnum opulus L.)berries and astringency removal of its commercial juice[J].Int J Food Sci Tech,2006,41:1011-1015.
[2] 甄雪花,胡惠露,夏姚生.歐洲莢蒾組織培養技術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9):57-59.
[3] 新疆植物志編輯委員會.新疆植物志:第四卷[M].烏魯木齊: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4] 伊萬諾夫,段維和.歐洲莢蒾果實化學成分的研究[J].特產科學實驗,1984(2):57-58.
[5] MOLDOVAN B,NAVID L,CHISBORA C,et al.Degradation kinetics of anthocyanins from European cranberrybush(Viburnum opulus L.)fruit extracts.Effects of Temperature,pH and Storage Solvent[J].Molecules,2012,17:11655-11666.
[6] DEINEKA V L,SOROKOPUDOV V N,DEINEKA L A,et al.Anthocyans from fruit of some plant of the Caprifoliaceae family[J].Chem Nat Compd,2005,41:162-164.
[7] ROP O,REZNICEK V,VALSIKOVA M,et al.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European cranberrybush fruit(Viburnum opulus var.edule) [J]. Molecules,2010,15:4467-4477.
[8] 杜鳳國,孫廣仁,劉海軍.雞樹條莢蒾果實營養成分分析[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96,18(S1):112-114.
[9] 張治安,張善美,蔚榮海.植物生理實驗指導[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10] 賴志勇,夏有杰,肖維強,等.RPHPLC法測定青果鮮果肉中的沒食子酸含量[J].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09,22(1):17-19.
[11] 仝月澳.周厚基.果樹營養診斷[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134-138.
[12] 侯江雁,李彥冰.藍靛果果實中總黃酮的含量測定[J].黑龍江醫藥,2001(4):252.
[13] 賈建斌,趙熙和.GB/T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115-119.
[14] 許麗梅,杜永峰,姚秉華.分光光度法測定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含量[J].食品安全與檢測,2008(5):216-218.
[15] 劉仁道,張猛,李新賢.草莓和藍莓果實花青素提取及定量方法的比較[J].園藝學報,2008,35(5):655-660.
[16] 孫曉薇.原花青素功能、提取方法及應用的研究進展[J].黑龍江科學,2014,5(4):220.
[17] 陳曉玲.植物藥中原花青素的抗氧化作用[J].中國中藥雜志,2003,28(8):7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