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華
摘要: 目的:針對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腦梗死的關系進行分析研究。 方法:將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 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80(首發40例,復發40例)例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另選統計進行健康體檢的受檢者80例作為對照組。針對兩組患者進行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測定,對測定結果進行對比。 結果: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顯著差異,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針對觀察組患者中復發組和首發組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進行比較,復發組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首發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結論: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腦梗死的發病有密切的關系,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發病幾率越高,且有較高的復發率。
關鍵詞: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腦梗死;關系
腦梗死是當前臨床治療中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有相關研究表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腦梗死的發病有著密切的聯系,高水平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將是腦梗死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為此本文針對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腦梗死的關系進行研究,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 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80(首發40例,復發40例)例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另選統計進行健康體檢的受檢者8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齡47~81歲,平均年齡為60.3±4.7歲。對照組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齡46~80歲,平均年齡為60.5±4.5歲。所有患者及受檢人員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簽訂了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針對本次研究中的觀察組腦梗死患者和對照組的健康體檢人員進行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檢測。在患者和受檢者入院后的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4ml,放入抗凝管中,在4℃的環境下使用3000r/min的離心機進行離心,離心時間為10min,取離心血漿置于-20℃的冰箱中進行保存。只后使用循環酶法,對患者血漿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測定。完成患者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測定之后,根據檢測的結果,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治療。
對患者和健康體檢人員進行頸動脈彩超檢查,使用彩超診斷儀器,對所有受檢人員的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動脈內膜光滑進行檢查。
1.3診斷標準
在本次研究中,腦梗死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測定結果,依據的標準為:>15μmol/L是高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癥;≤15μmol/L為非高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癥。
勁動脈內膜檢查的診斷標準為:正常: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動脈內膜光滑、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1.0mm;內膜增厚:內膜毛糙且1.0mm≤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1.2mm;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內膜出現局部隆起增厚,且向官腔內突出,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1.2mm。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數據,采用醫學統計學軟件包SPSS15.6統計處理,使用t檢驗計量資料,若P<0.05,則說明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測定結果,有顯著差異,觀察組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平均為77.44±8.97μmol/L,對照組的為22.11±6.52μmol/L,t=44.6276,P=0.0000<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從觀察組組內的首次腦梗死發病患者與腦梗死復發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進行比較,首次發病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平均為69.42±9.34μmol/L,復發組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平均為85.46±8.59μmol/L,經比較,t=8.0084,P=0.0000<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因為復發組患者的腦梗死為第二次或者是第三次以上復發,患者的動脈硬化斑塊較為嚴重,血小板粘連嚴重,作為復發組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對于首次腦梗死發病患者的而言較高。
3、討論
在當前的臨床治療中,心血管疾病是造成人類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腦梗死就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種[1]。近幾年腦梗死的發病率和復發率不斷的升高,給患者和患者的家庭帶來了較大的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近幾年在腦梗死的治療和發病研究中得出,腦梗死發病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例如糖尿病、高血脂等,且目前的研究中還發現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對腦梗死患者的發病、復發等有較大的影響,且可以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作為腦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2]。
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種非必須氨基酸,其主要來源與使用中的蛋氨酸,蛋氨酸代謝循環中的重要中間產物[3]。在細胞中含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排除機制,可以誘發細胞中的毒性血漿同型半胱氨酸釋放,進而增加血漿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患者血漿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反映出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謝、生成異常[4]。
在本次研究中腦梗死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于健康體檢人員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顯著差異,且高于健康人員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針對首次腦梗死發病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于再次復發腦梗死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進行對比分析,結果也有顯著的差異,復發組的高于首發組。由此得出,患者血漿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與腦梗死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且血漿中的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是腦梗死發病的危險因素。
腦梗死是腦部血液供應障礙而產生的一種腦組織缺血、缺氧,出現腦神經功能缺損疾病,有較高的發病率、病死率。相關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腦梗死發病有關。同型半胱氨酸可以造成腦梗死發病的主要原因有4個,第一,同型半胱氨酸可以誘發內皮細胞損傷,對血管壁彈力層和膠原纖維進行破壞;第二,同型半胱氨酸可以誘導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并通過信號傳導的作用,對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功能進行干擾;第三,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促進血管調節因子表達,并將蛋白C、凝血因子激活,使得血小板內前列腺素的合成,進而促進血小板聚集、粘附等;第四,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促進脂質沉積在動脈壁上,還可以改變動脈壁的纖維化結構,促進動脈斑塊鈣化的形成,加速不穩定斑塊的形成,進而產生腦梗死。
綜合進行分析,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高低,影響著腦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在腦梗死發病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腦梗死的復發率就越高,所以在臨床治療中,需要加強腦梗死患者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檢測,為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提高準確的臨床檢驗依據。結合本次研究的結果,健康人員進行的體檢其血漿同型半管氨酸水平偏高,所以建議患者服用葉酸治療,鼓勵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蔬菜,必要時可口服葉酸一段時間。健康人群也應把同型半胱氨酸(HCY)作為健康檢驗項目,起到早預防、早治療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曉霞.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腦梗死的關系[J].山東醫藥,2014,54(1):84-86.
[2]鄭春玲,黃圣明,王明科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腦梗死關系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22):19-21.
[3]喻莉,萬安琪,胡明等.同型半胱氨酸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4):6466-6467,6476.
[4]黃齊亮.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急性腦梗死的關系[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2,07(5):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