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艷
摘要:目的:探討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兩項檢測在老年冠心病治療過程中的實際應用價值。方法:對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間收治的5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療過程進行回顧,仔細觀察患者的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檢查的具體結果,并對其應用效果進行評價。結果:所有冠心病患者治療后的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檢測值要高于治療前,其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冠心病患者治療后的血清尿酸檢測值要明顯低于治療前,其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可觀察到治療前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血清尿酸檢測值均不在正常值范圍內。結論:聯合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兩項檢測指標進行判斷,能夠對老年冠心病病情診斷提供可靠依據,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同時可指導醫師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及時組織對癥治療,使患者早日恢復到健康的生活狀態。
關鍵詞:血清膽紅素;尿酸檢測;冠心病;老年;應用
冠心病是臨床中多發于老年群體的心血管疾病,其致病因素較多,多與冠脈粥樣硬化有著密切聯系,患者發病后主要表現為心肌功能障礙,或有器質性病變[1]。目前,有一些醫學文獻明確提出了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兩項檢測的結果可以明顯反映出患者的冠心病進程。本文通過對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間收治的5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療過程進行回顧,詳細分析了患者的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檢查的具體結果,得出的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的57例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診斷標準,全體患者在我院接受了硝酸甘油靜脈滴注治療。排除情況包括:血液系統疾病、重大內臟器官相關性疾病、有腫瘤、尿毒癥以及糖尿病等相關疾病,在治療前1~15天內使用過利尿劑、脂肪酸和吡嗪酰胺等藥物。全部患者中男31例,女26例,年齡54~79歲,平均年齡為(64.73±3.52)歲,冠心病病程2個月~8年,平均病程為(3.2±0.7)年。
1.2 檢測方法
全部患者在治療前都進行了空腹靜脈采血,并在治療顯效后使用同樣方法進行血液采集。統一抽取5mL靜脈血,注入到抗凝管內,并于抽取血液當日立即開始血清檢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患者血液中的膽紅素與尿酸水平作檢測,具體檢測項目包括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以及血清尿酸。嚴格按照儀器操作規范及國家標準檢測方法進行,并詳細記錄儀器分析的結果。
1.3 檢測指標評價標準
血清膽紅素正常值為3~20 μmol/L;直接膽紅素正常值為1.7~8 μmol/L;血清尿酸男性正常值為237~357 μmol/L,女性為178~298 μmol/L。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6.0軟件對上述基礎數據作統計分析,用均數±標準差(X±s)來表示計量資料,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統計方法主要包括 t 檢驗和χ2檢驗,對比以P<0.05為存在顯著差異,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全部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以及血清尿酸檢測結果,對比的具體情況見下表1。全部冠心病患者治療后的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檢測值要高于治療前,其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全部冠心病患者治療后的血清尿酸檢測值要明顯低于治療前,其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可觀察到治療前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血清尿酸檢測值均不在正常值范圍內。
表1 治療前后患者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檢測結果對比(x±s)
注:TBIL:血清總膽紅素 ; DBIL:直接膽紅素; SUV:血清尿酸。上述檢測數據統一使用單位:μmol/L。
3 討論
臨床觀察發現,冠心病患者臨床多表現為胸腔中央壓絞痛,疼痛可延至頸肩、手臂、胃部及后背,部分老年患者還伴有呼吸急促、眩暈、惡心、多汗等不良癥狀,病情嚴重者還可能發生心力衰竭[2]。根據近幾年的流行病學統計結果,冠心病的發病率正呈現出比較明顯的上升趨勢,每年由冠心病引起的死亡人數仍在增加,因此在疾病產生的早期及時開展對癥治療顯得十分重要。
目前針對冠心病可采用藥物及手術治療方法,硝酸甘油靜脈注射治療方法的主要作用是擴張冠脈周圍動脈,減輕外周血管的阻力。膽紅素是血紅素氧化酶系作用分解的產物,可以抑制免疫及低密度脂蛋白發生作用,是致使動脈粥硬化的主要原因。而尿酸則由肝臟、腸道經過系列氧化還原酶代謝生成,是致使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3]。本文通過觀察發現,全部冠心病患者治療后的血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檢測值要高于治療前,其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全部冠心病患者治療后的血清尿酸檢測值要明顯低于治療前,其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可觀察到治療前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血清尿酸檢測值均不在正常值范圍內。以上分析結果可以說明,血清膽紅素與冠心病的存在及發生有著密切聯系。對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其體內的血清膽紅素明顯降低,可能會致使血漿抗氧化能力進一步減弱,進而致使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患者血清尿酸的濃度超出了正常值范圍,表明出現了高尿酸血癥,這種情況下,尿酸鹽結晶形成的幾率較大,由此析出的尿酸鹽結晶會沉積在血管壁,造成血管內膜損失,因而尿酸水平是誘發粥樣硬化的另一個危險因素。臨床治療中聯合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兩項檢測指標,能夠準確地判斷和分析冠心病病情及病因,并可為其臨床診斷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參考文獻:
[1]潘國洲.血清膽紅素和尿酸檢測在老年冠心病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10(16): 87.
[2]羅祥青.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檢驗在冠心病患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 中外醫療,2014,05(20): 195-196.
[3]孫淑平.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在冠心病患者臨床檢驗中的價值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08(17): 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