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目前中考作文有兩種出題形式:一種是命題作文或半命題作文,一種是材料作文。從平常教學中觀察發現,大部分學生會首選命題作文或半命題作文,比較怕材料作文。我想:一方面反映了同學們的理解概括能力不強,另一方面反映了同學們寫作信心不足。其實材料作文更有利于同學們發揮出應有的寫作水平。畢竟材料作文的開放性、靈活性更強,更具有客觀事實性。材料作文緊密聯系社會、學校、家庭生活中的某一典型事件或社會現象、自然現象,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實際,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人生、關注自然、關注自我。材料作文有語言優美的詩歌,也有含義深刻的寓言,有意蘊豐富的小小說,有短小精悍的散文,還有新聞消息等,寫作具有相對寬泛的自由空間。而且,近年來材料作文要求越來越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要想寫好材料作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訓練:
一、審懂材料題意旨,把握寫作要求
審題是材料作文寫作的第一步。審題應從兩方面進行,即審材料中提示語和審寫作要求。材料作文一般在選材、立意、文體等方面限制較少,很多同學往往會忽視審題。審材料,明確寫作要求、人稱、語言等要細致、全面,準確領會材料的內容是不能偷工減料的,抓住材料的核心是作文的關鍵。
審材料要審清材料的內涵和外延。找出關鍵性句子和表現材料主旨的句子,用辯證的眼光,多角度思考材料體現的傾向性。這對整篇作文的立意、構思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注意材料的提示語、材料劃定的寫作范圍和對象,同學們可以由材料出發,但又不能機械地拘泥于材料,而是要跳出材料寫更為廣泛的生活。
二、巧用雋永語言,標題先聲奪人
標題作為文章的“眼睛”,能給閱卷老師起到先入為主的作用。俗話說:“題好一半文”。因此,同學們在擬題時力爭要使自己的文題準確、凝練、含蓄、新奇,從而讓閱卷老師“一見鐘情”。盡量避免直接引用材料,這不是聰明的懶辦法,而是懶人的笨方法。如根據“誠信”主題,可擬出《誠信的魅力》《誠信讓我感動》等題目。
擬標題的依據是主題和材料,標題范圍盡量要小,語言要簡潔,字數不能太多。可根據所確定的主題,或所選擇的材料來擬定出相應的題目。可以引用(或化用)詩句、格言、警句、俗語、成語、廣告語、影視片名、歌詞等,可以運用比喻、擬人、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可以運用象征、懸念、諧音、反襯等手法。這些方法在平時語文教學中很多,如:《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南州六月荔枝丹》等,這里不再一一舉例。
三、聯系廣闊生活,盤點所需素材
聯系生活的目的是拓展選材的廣闊空間,搜尋到與材料相關的大量素材,通過盤點,逐一分析、鑒別這是選定最有價值材料而最終成文的前提,是寫作材料作文的一個重要步驟。
1.可由提示語切入,聯系生活,盤點素材
例如,材料(湖北十堰卷)提示語“淡淡的友誼很純,淡淡的微笑很甜,淡淡的生活很真實。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淡淡的真情和淡淡的快樂,也許,這些平淡的點滴會成為生活中最美的風景。”同學們可由其中的每一句話聯系與材料相關的每一個生活層面:與朋友真誠的交往,某人給你的一個印象深刻微笑,平淡而又充實的學習生活,父母句句飽含真情的嘮叨,平淡生活中的快樂心情,平凡生活中的美……這樣就很容易發掘到很多好素材了。
2.可以從相關的人、事、物、景、情幾個方面與材料相關聯,發現素材,盤點素材
例如,材料“成長,需要競爭、需要合作、需要拒絕、需要等待……”(湖南柳州卷),乍一看題目,提示似乎很多,似乎素材又很難,但如果從“成長”展開聯想與想象,就會有大量的素材,短時間內在腦海紛涌而現,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來全不費工夫。
3.可分別從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三個方面(每一個方面還可以再分幾個方面)來發現并盤點素材
具體做法是同學們回顧一下學校、家里、社會上有哪些可以寫作的人、事、物,并分析一下有多大的寫作價值。總之,要多角度設想有關材料的內容,盡可能多占有素材,仔細分析、對比、篩選,做到心中有數。
四、確立鮮明的主旨,選擇鮮活的素材
我們已經擁有大量的寫作素材,然而,我們應結合自己感悟最深的一個方面去發揮,一般不要面面俱到,要善于取舍。此時應當依據占有的材料來確立自己最善于表達的主題,在最終材料的選用上要選跟自己生活貼近的。便于表達真情實感的、寫來得心應手的材料,最好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如:逆向思維來立意,依據材料挖出深度。
在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不少學生在平時的做法是審完題后就擬標題,擬了標題馬上就找材料(而不是選材料),這是不可取的,因為思維空間受到了限制,占有的材料很少,選擇的余地小,選出來的材料一般沒有什么新意,而富有生活氣息的最有價值的材料可能未能被發現。
五、布設精巧的格局,依綱鋪展內容
確定了主題、材料和標題,僅僅是作文的序幕,一篇文章要寫得精彩,巧妙的構思、新穎的形式也是至關重要的。文章采用什么樣的形式,視主題而定,可適當運用新穎的形式,比如日記體、書信體、小小說、劇本、片斷式、故事新編式、訪談式、寓言式等等。無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精心構思、合理加工,如何開頭、如何過渡、如何結尾,都要規劃好。寫前一定要列好提綱,再對提綱進行審查,然后進一步修改,最后依綱行文。考試答卷時間有限,不能全文打草稿,但開頭和行文思路一定要打草稿,避免邊寫邊改,影響卷面。
總之,應對語文材料作文的關鍵是對材料的“理解”“角度”的選擇,只有命題意圖領會了,切入點找好了,或記敘、或抒情、或議論就不難了,當然最好是在自己有經歷、有體驗、有感悟的內容方面進行。
參考文獻:
張利輝.中考材料作文寫作過程探究.青少年日記:教育,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