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祥寧 朱韓衛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西北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項目編號:2014043
摘要:對于大學英語教育改革的討論一直備受關注,而改革的實效卻收效甚微。本文通過追蹤的調查方式,連續地記錄下了西北大學軟件學院2012級學生兩個學年完整的英語學習狀況。調查結果顯示,該年級學生總體的英語基礎較好,但學生聽力口語方面較差,男女生之間的英語水平隨著時間推移產生明顯分化,并且逐年增大。本文試圖對上述現象進行分析,并給出相關建議及對策。
關鍵詞:英語教學;本科生;軟件學院
一、引言
大學英語教育的改革問題近年來成為了教育改革中的一個熱點領域,一些學者也做了相關調查。但大多的研究者只是從共時角度進行簡單的歸納,屬于靜態分析,完整性不夠。本文通過對西北大學軟件學院2012級學生持續四個學期的實地跟蹤調查,及大量的資料搜集和數據分析,較為客觀的呈現出了學生真實的英語學習狀況,旨在為西北大學的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參考性意見。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典型調查法為切入點,結合問卷調查、訪談、觀察等方法,對西北大學軟件學院2012級學生展開英語學習狀況研究。由于筆者先前對西北大學(除外國語學院外)所有院系作過隨機調查,其結果顯示軟件學院的英語教學問題更為典型,更具代表性,所以選其作為樣本數據。主要數據包括:英語高考成績,英語課程考試成績,英語課出勤率,四六級成績,英語競賽情況及教師隊伍等。此外筆者深入課堂,對學生在問卷中的表現出來的問題進行了核實,課堂出勤率的確認,課堂參與討論的核查,并且走訪軟件學院學生宿舍及其自習室,觀察他們課后學習英語的情況。最后將以上的數據及資料進行整理,并用EXCEL 和 SPSS 軟件加以分析。
三、現狀分析
調查發現,軟件專業屬于實踐性較強的工科,學生平時學習任務重,而軟件學習與專業英語結合密切,對學生英語水平有較大要求。此外,軟件學院男生居多,整體學習氛圍較差,因而英語學習相關問題突出。西北大學軟件學院2012級的情況如下,男生101人,女生36人 男女比約為3:1。學院學生在2012-2014兩學年共有33門課程,作業多,實訓多。此外,除英語課外,學生還要進行第二外語日語的學習。學生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幾乎都花在了專業課程的學習,每天課下學習英語的平均時間不足1小時。而此一小時也較多花在了英語四六級考試的試題上。筆者將其英語學習特點歸結為如下幾點。
(一)英語學習模式單一。調查顯示93%的人表示自己英語學習的目的是考試和過四六級。并認為其是英語學習的最大動機。學習時間分配上,93%的人選擇用其記單詞。學習內容方面,98%的人認為自己的英語學習就是做英語試題。另外口語及聽力方面調查顯示,有 97.6% 的人認為自己的口語很差,67%的人認為自己的聽力很差。
(二)英語課堂參與度低。學生課堂活躍期主要在第一學年的第一學期,期間,學生表現較為積極,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也較多。而在之后的三學期里,學生活躍度明顯下降,出勤率也大不如先前。原因如下,首先,學生在第一學期,延續了高中的灌輸式的學習模式,慣性式地參與到課堂的討論及與老師的互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缺乏新意的英語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們厭倦。二,英語課堂學生規模較大。軟件學院英語教學一般是合班授課,最大的班級人數達到了78人,最小班級的也有54人,在如此超大規模的課堂上,只由一個老師主講,且無助教協助。課堂討論活動往往難以實施,學生參與熱情不佳。三、課堂內容單一,教材老舊,教師授課延續高中模式,多涉及詞匯及語法的內容,與專業對接不上。多數學生認為英語課的開設對自己的水平提高不大。
(三)英語課程通過率高,但四六級通過率低。2012-2014學年中,大學英語總通過率達87.5%。掛科的人數只有17人,且掛科者全是男生。四六級的一次通過率相對較低一些,英語四級一次通過率為81.5%,英語六級一次通過率為31%。到2014年年底,女生四級全部通過,女生只有2人六級沒有通過,而男生四級沒有通過的還有12人,六級沒有通過的還有37人。
(四)男女英語水平差異大。女生的四六級通過率及其英語成績遠高于男生,而這種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正逐年加大。但從學生的英語高考成績來看,男女生之間幾乎不存在差異,而2012級高考英語成績的最高分也是由學院一名男生保持。究其原因,應有如下幾方面造成:男生自律性低,學習氛圍較差;相比之下,女生往往結伴學習,相互督促。
四、對策建議
采用小班教學,組建微小課堂;每個班級配一個助教輔助教學。差異化教學。考慮到學生不同的的語言學習需求,對癥下藥。整合師資隊伍,密切聯系學科特點教學。鼓勵教授走進課堂授課,提升教學水平。軟件學院的老師同時要加強和英語老師的合作與溝通,尋找專業學習與語言學習的結合點。創新考試形式機制;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不斷調整完善教學方式方法。引入情景教學法,強化學生的參與度,以參與的深度和學習轉化的能力來衡量英語成績,比如模擬辯論賽,模擬招聘會,模擬學術討論會等等。以多樣化的主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搭建學生使用英語交流的平臺,如搭建“互聯網+英語學習”的平臺。建議設立英語學習微信公眾號,英語論壇的推廣,利用現代通訊的便利進一步推動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文舉,易蘭,王雁鴻.一種新型大學英語聽說網絡學習系統的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02)
[2]王守仁.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01)
作者簡介:
魏祥寧(1991.3),寧夏銀川,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2011級英語專業本科生。
朱韓衛(1993.5),河南洛陽,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2011級英語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