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聯建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基于建筑設計,伴隨著信息技術而發展起來的設計技術。將該技術運用于建筑的暖通空調設計中,不僅對于暖通空調的空間規劃和設計、施工和維護提供有力的技術條件,而且還使建筑物生命周期的運行效率有所提高。本論文針對BIM技術在暖通空調設計中的作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BIM技術;暖通空調設計;規劃設計
建筑信息模型(英文全稱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簡稱“BIM”),是二十一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發展進入到新階段的產物。當建筑行業信息技術滲入到建筑設計相關的領域中,就意味著建筑設計被引入了綠色生態理念,實現了建筑空間的智能化管理。隨著中國城鎮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建筑空間的功能性越來越受到重視。暖通空調作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環節,為人們提供了生活便利。引用BIM技術設計暖通空調,在提高空調設計的專業協同性的同時,還可以而確保暖通設計的各項信息正確,確保了暖通空調設計的二位參數化。
一、建筑信息模型(BIM)概念的淵源
早在二十世紀70年代,BIM概念就已經被提出來。查理·伊斯特曼在《AIA雜志》中所發表的論文,對BIM概念以描述。此時,對于BIM技術的描述,查理·伊斯特曼運用了“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即為“建筑描述系統”。但是,此時很有的研究學者“建筑描述系統”的概念并沒有充分地認識。直到二十世紀90年代,“BIM”被正式提出來,才引起多方注意。G.A van nederveen和F.Tolman發表的論文中提出了“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當時是作為英文專業術語出現的。通過對BIM概念的演進的歷史以簡單了解,可以明確建筑信息模型的功能性。通常而言,BIM實現了系統的集中化、一體化,因此而被劃入到建筑設計的管理范疇,并作為一種方法進行研究,以對建筑項目的生命周期進行有效管理。在建筑信息模型發揮管理功能時,在交互政策、過程與設計技術之間相互作用,并結合于一體。關于“BIM”的狹義概念,是從其特征性上進行理解。
對暖通空調設計采用BIM技術模式雖然與傳統的CAD模式有所雷同,但是CAD英文全稱:Computer Aided Design)模式,即為“計算機輔助設計” ,其是設計人員運用計算機以及圖形設備開展設計工作。BIM技術模式則有所不同,其是將與暖通空調相關的建筑信息模式化,對相關功能性和物理性特征以數字化方式表示,將所獲得的數據信息滲入到工程項目的各個環節中。BIM技術模式可以做到運用建筑信息服務于項目全壽命周期,為項目決策提供有力保障。
二、暖通空調設計
本次暖通空調設計對象為某高校的建筑物。主體地上5層,包括辦公樓、教學樓和學生宿舍;地下一層為冷熱源機房,安裝有地源熱泵機兩臺,制熱量可以達到285千瓦,熱水供應溫度介于45℃~55℃之間;制冷量為275千瓦,冷水供回水溫度介于 5℃~15℃之間。
(一)冷熱源設計
在學校建筑物的暖通空調設計,主要是對學生宿舍、餐廳、教學樓和辦公樓進行冷熱源設計。學生宿舍和餐廳的暖通空調設計,分為冬、夏兩季,設計較為復雜。冬天采用學校鍋爐房所提供的二次供水進行供暖,溫度介于70℃~90℃,經過熱轉換器后,供回水溫度有所減低,為60℃~85℃。夏季,暖通空調有制冷功能,冷負荷由多聯機空調提供。另外,學生宿舍還安裝有太陽能熱水器。
與學生宿舍和餐廳相比,辦公樓和教學樓的暖通空調設計相對簡單。地源熱泵系統為冷熱源設計的主要對象,具有供暖效果和制冷效果。
(二)暖通空調設計
在學校建筑物的暖通空調設計中,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和餐廳是重要的設計區域。教學樓的暖通空調為定風量全空氣熱回收空調,配合地板輻射值班和散熱器供暖,可以獲得良好的供暖效果。辦公樓的暖通空調為多聯機空調供暖,配合散熱器供暖。學生宿舍的暖通空調所采用的是分體空調,配合散熱器供暖。學校餐廳的暖通空調為循環風空調,設計有新風系統,配合風機盤管。
三、暖通空調設計引入BIM技術
在學校建筑物的暖通空調設計中,BIM技術的適用范圍為教學樓、學生餐廳和地下一層的冷熱源機房。所能夠涉及的內容均為暖通空調常用系統,包括空調、散熱器、地源熱泵等等。
(一)BIM設計繪圖通過實體組成來表達
本次暖通空調的BIM設計的主體是對產品進行選擇后,建立管道模型,設備的布局以及管道的尺寸和高度都在三維信息模型中顯示。比如,對地源熱泵機房的設計,就是根據地源熱泵機房的實體組成而設計為三維信息模型。
由于在BIM設計中需要將管道的大量數據信息,諸如管道的直徑、各項尺寸等等輸入進去,才可以形成設計人員所需要的直觀形象模型。但是,要獲得良好的設計效果,需要將大量的信息輸入進去,因此而減低了繪圖效率。
(二)BIM設計繪圖中空調設備采用的是產品庫中的設計模型
使用二維設計進行繪圖,往往是將空調組、水泵等等以投影輪廓線表示,通過制作圖塊的形式來表示。BIM設計有所不同,其擁有內容豐富的產品庫,各個廠家支持的空調設備產品數據都存放在其中,設計人員所選用的設備模型可以在產品庫中選擇,調取產品的外形尺寸數據、性能參數等等。在BIM設計繪圖中,設計人員對于調取的模型,還可以根據工作實際自定義參數,并以修改的產品模型豐富產品庫。具體操作上,是復制既有尺寸的產品模型,使用產品制作器對數據進行編輯、修改,形成新的產品模型。要對新產品模型的數據信息調取,就要通過項目管理文件將所有的信息調出,將數據信息的關聯性建立起來后,關聯到項目中。
(三)BIM設計繪圖通過三維信息模型實現專業間協作
BIM設計繪圖采用三維信息模型,所有空調設備的數據都在統一的數據平臺上。模型設計中,暖通空調的設計都可以立體、直觀地呈現出來,空調的各個專業構建,其形狀、型號以及所安裝的位置都有所顯示,從而使各個專業之間協作的錯誤率有所降低。在數據平臺上管理三維信息模型的各項數據,其優點在于,空調設備的專業寫作率有所提高,設計人員要查閱相關信息,可以通過網絡進入到數據管理平臺,實施查閱共享信息。
(四)BIM設計繪圖的管線綜合
BIM設計的管線綜合與二維設計的不同之處在于,并不是簡單的管線特定位置布局,而是通過較高的透視化程度,使暖通空調的管線所在區域在模型中直觀地呈現出來,包括管線的交叉、轉角以及相互之間的觸碰,都可以觀察到,避免了額外圖紙繪制。除此之外,BIM設計的模型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只要設計人員根據自己的需要任意選擇剖切面,就可以生成剖面圖。
(五)BIM設計成果
BIM設計模型的優勢在于,其無需設計人員要具有一定的設計經驗才能夠將圖紙讀懂,而是三維模型的直觀呈現。只要將暖通空調的BIM設計模型打開,空調設備整體架構、管道的布局、形狀和材質、熱功能性等等各項數據參數都會呈現出來。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建筑設計技術的不斷更新,暖通空調的BIM設計成為了設計人員關注的內容。BIM技術可以提供的全方位服務,其具有多元的信息存儲結構的特征,其所建立的三維模型實現了參數化、標準化,確保了項目數據的準確且可重復利用,為建筑暖通空調設計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