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梅



摘 要:在音樂基本理論中,調式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它對分析音樂作品,理解作品內涵,正確表現作品風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初學者都分辨不出調式的種類。從曲譜的旋律音方式進行,從各調式的特點,進行了分類和總結,方便初學者能更快地掌握調式這部分內容。
關鍵詞:調式;曲譜;旋律
初學基本樂理的同學,往往對“調式”這部分內容產生疑惑……如何能快速而準確地分析出是西樣大、小調或是中國民族調式?在教學中,我總結出以下幾方面,供大家參考:
首先,作為前提的是,判斷五線譜曲譜的調式,最好是能先把譜子唱出來,音樂是聽覺的藝術,當你的耳朵聽到這曲譜的實際效果后,相信大多數的同學都能感知到這個曲譜是不是具有我們中國特色的音樂。
當然,不是每名同學都能準確地唱出陌生的曲譜,這時,我們要從曲譜旋律的組織結構來加以區別。
1.曲譜中旋律音的連接多為分解三和弦的特征或音階式的上行、下行的特點時,往往是西洋大、小調式。如:例1,例2。
2.曲譜中旋律音的連接呈現的是三音組(大三度+小二度)的結構,往往是民族調式。如:例4。
*三音組中的三個音,可任意排序,如:例3。
3.從終止方式看,如果是以小二度進行到結束音,一定都是西洋大、小調式;而中國民族調式的終止是不會以小二度的方式來進行的。
接下來,我們要從兩大類調式分別來進行辨析:
一、已確認是西洋大、小調式
1.我們要來看曲譜的主音(通常是結束音)上方構成的三度,如果是大三度,那么即為大調式;如果是小三度,即為小調式。如例1:結束的主音為B,B上方構成三度為A-C,為小三度,此曲譜調式為小調式。
2.看曲譜中出現的臨時變音,分析其出現的意義,進一步確定是哪種大調式或哪種小調式。
大調式出現bⅥ即為和聲大調式
大調式出現bⅥbⅦ即為旋律大調式
小調式出現#Ⅶ即為和聲小調式,如:譜例1中A為主音Ⅰ級,出現#G為Ⅶ級,所以此曲譜為和聲小調式。
小調式出現#Ⅵ#Ⅶ即為旋律小調式
3.標出主音的音高。例1為a和聲小調式
二、確認是中國民族調式
在唱名法上一定要用首調唱名法,因為中國民族調式是以五聲調式音階為基礎的,用首調唱名法可以更好地判斷主音的名稱。
1.根據首調唱名do、re、mi、sol、la,分別一一對應民族調式中正音的音名宮、商、角、徵、羽。曲譜的主音(結束音)唱什么,就對應該是什么調式。如例4:為bE調,結束的主音首調唱名為sol,對應音名為徵,此曲譜就是徵調式。
2.根據曲譜中出現偏音的情況來分析是六聲或七聲調式。
七聲調式中偏音的組合如下
#fa(變徵)和si(變宮)——雅樂音階
fa(清角)和bsi(清羽)——燕樂音階
fa(清角)和si(變宮)——清樂音階,如例4,使用了fa(第1、5小節)和si(第3小節),此曲譜為清樂徵調式。
六聲調式只需說明在五聲的基礎上加入是哪個偏音即可。如例5。
例5
此曲譜為bB調,結束的主音首調唱名為re,對應為商調式,在曲譜中還出現了fa(第7、12、14小節),調式名稱為“加清角的商調式”。
3.標出主音的音高。
例4即為“清樂bB徵調式”
例5即為“加清角的C商調式”。
三、一些特殊情況
由于中國民族五聲調式,只使用了五個音,在調號的使用上就有可能出現省略調號中個別變音記號的情況,這就容易造成對宮音(首調唱名為do)位置判斷的確不準確,從而影響對整個調式的判斷。如:例6。
例6
很多同學會把這個曲譜判斷為C商調式(看調號以bB為宮音),實際上這是錯誤的。
在五聲音階中有一種音程只有唯一一個,它的名字是宮角大三度。即只有一個大三度,并且是由宮音和角音構成的。看一下例6的調式音階例7,我們不難看出,這里唯一的大三度,在bE和G之間,那么真正的宮音就應該是bE音,而調號也應該bE調的調號。
例7
而這個譜例的調式名稱實際應為C羽調式。
以上內容為多年教學中的總結,在實際的譜例分析中還可能會存在其他更繁雜的情況,例如轉調等內容,但無論怎么復雜,調式辨析的基本方法都是如上所述,只需在應用中對各調式的特點做到了然于胸,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李重光.基本樂理簡明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