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華
摘 要:新課改要求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是學生的領路人。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農村初級中學數學教學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數學教師教學的開展,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更影響新課改的繼續推廣。主要探討了現階段農村初級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有效課堂教學;實際應用能力;主體地位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農村初級中學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發生變化。但由于數學教學的特殊性,出現了一些與新課標背道而馳的數學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這不僅會阻礙農村數學教學的進行,更會阻礙新課改在農村初級中學的深入。
一、現階段農村初級中學數學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
1.重形式、輕效果
學習數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這種教學方式提倡學生自己動手、自己實踐。但在一些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僅簡單地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首先給每個小組布置學習任務,剩下的時間就是所謂的自由討論。由于數學教師缺乏對學生討論學習情況的整體把握,一些學生也就把閑聊當成教學討論,濫竽充數,還有一些喜好發言的學生把整個過程“一家獨攬”。這種看似熱鬧的討論學習其實只是一種假象,學生的學習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討論教學還不如傳統的教學模式。
2.完全化的數字教學
新課改要求多種多樣的課堂教學方式,而集聲音、圖像于一體的多媒體技術自然就成為教學方式的新寵。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確能增加學生對數學抽象理論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學生知識的記憶。但由于觀念的偏差,一些數學教師則把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完全變成“教師+電腦”的模式,忽視了教學肢體語言的運用。如果能同時兼顧教學肢體語言(如板書)的發揮,則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3.教師缺乏實際應用能力
一些數學教師普遍存在這種心理,認為數學教材都是由一線的數學專家編撰的,教材的內容也是極具權威性的,因此無需聯系實際,照教材進行教授就可以。實際上,數學教材僅是數學教學的依據,如果想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受益,數學教師必須會用數學教材并且善于運用數學教材把數學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從生活中選取例子。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
二、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概念
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是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嚴格遵守數學課堂教學的客觀規律,以最少的課堂時間、課堂精力取得最大的數學教學效果的一種新型數學教學模式。
數學有效課堂教學首先要求數學教師明確數學教學的目標,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教材的難易程度制訂出符合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要求的數學教學目標。其次要求數學教師保證數學教學環節的整體性,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要求教師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掌握好數學教學方法,活躍數學教學課堂氣氛,做好數學課堂教學小結及其他后續工作。
三、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積極意義
1.實現師生之間的良性溝通
數學有效課堂教學強調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與交流,倡導建立師生之間的平等合作關系,倡導建立數學教學的民主原則。數學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這種認知活動并不是強調單方的認知,而是強調認知雙方的交流與互動。因此,師生之間感情的交流對學習效果有直接的影響。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是能夠在課堂上與學生及時溝通交流的教師。例如,我校于2014年11月舉行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比賽活動,這次活動使全校數學教師了解到,在數學有效課堂的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對學生持肯定和贊美的態度,對成績和進步給予表揚和鼓勵,對錯誤給予批評,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尊重學生,才能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2.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信任是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信任更是教育發展的前提。教師不理解學生,學生不信任教師,整個教學活動就無法展開。基于以上認識,數學教師在課前不僅要掌握數學教學特點,更要了解學生的思想水平、認知狀況。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怕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產生誤差,往往多次重復相同的知識點,占用大部分課堂時間,這就剝奪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使學生開始厭煩老師,厭煩課堂。俄國文學家契訶夫認為,任何學生都是有一種交往需要的,他們渴望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與老師交流。
數學有效課堂教學則要求教師從講臺上走下來,深入到學生中間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課堂上,要激發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能力,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并給予啟發,盡可能地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認知、理解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實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3.形成班級的良性競爭機制
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大部分都在班級中進行,他們的學習效果則會受到班級集體的影響。勤奮、刻苦、團結、互助的學習風氣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還會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競爭也存于學生數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惡性競爭機制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會扭曲學生的價值觀。
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要求數學老師注重學生個體差異,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制訂不同的學習策略,制訂不同的發展目標,避免不同學生之間的盲目競爭攀比。良性的班級競爭機制,不僅能活躍班級整體學習氣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會使學生做出符合自己實際能力的價值評判標準,激發自己潛力,克服自己的人格障礙,明白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從而能融入集體學習環境。合作與競爭更是統一的,隨著學生競爭利益趨于一致,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會主動形成合作局面,這種合作不僅可以協調學生之間的關系,更會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在某種程度上,農村初級中學數學教學質量依然落后,如何提高農村數學教學質量不僅困擾著廣大教育工作者,更困擾著農村數學教師。新課改實施以來,農村初級中學數學教學模式發生,改變,數學教學質量也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由于數學有效課堂教學對于提高農村初級中學數學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因此在以后的農村初級中學數學教學中,廣大數學教師應該積極運用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模式,這也是農村初級中學數學教學今后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胡宋回.中學數學有效課堂提問策略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2]李代鳳.中學數學有效教學課堂建構策略研究[J].教師,2013,9(6):66-69.
[3]陳飛鴻.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與實踐[D].揚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