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 劉順瓊
摘 要:初中教學內容以基礎知識為主,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易懂;而高中課程深化了知識內容,要求學生能在短期內掌握比較系統的學習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對初高中的教學銜接進行深刻、徹底的思考。就影響初高中教學銜接的因素及措施展開討論。
關鍵詞:初高中;教學銜接;高中生活
一、初高中教學銜接出現的問題
1.生源地的差異
任何一所高校的招生工作均呈現為放射狀,即以本地區為中心,向四面成散射性分布。這就決定了每一屆學生所來自地區的差異。生源學生有的來自農村,有的來自城市;有的基礎較好,有的基礎較弱。來自農村的學生因為教學條件的落后及其他一些因素,對于個別學科理解不多,例如生物、化學等,這就為日后學習埋下了隱患。
2.教師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的更新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是一味地講解,殊不知很多學生只是被動地束縛在教室里,腦海里根本沒有思考。在課堂上,單純的理論性知識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氛圍自然不高。另外,有很多年齡大、資質比較老的教師的教學方法太單一,換種說法就是“一本書,教了大半輩子,知識點都是固定的”,難以開發學生新的觀點和學習樂趣。
3.學生的心理轉變
初高中階段正處于學生的青春期,有很多負面的思想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例如叛逆心理等,初高中學生一旦出現這些心理,學習成績就會嚴重下降,也就是很多家長所形容的“學壞了”。學生逐漸步入社會階段,很容易被花花世界所吸引,這將引起很多問題。
二、如何使學生適應高中生活
教師在課堂上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學生接受起來是事半功倍的,初高中過渡階段可能會使一些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這就需要教師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課堂上展示自己,做課堂的主角。課堂的參與度高了,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學習的隊伍中。
在初高中銜接的過程中,家長也應該扮演一定的角色。家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品性和心理的人,在發現孩子的心理轉變時,家長要及時站出來,幫助孩子走上正確的道路。
初高中的銜接問題是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當然,幫助學生在高中健康地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每個學生都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因材施教,把教育教學落到實處,初高中能夠正確銜接,學生才能在高中三年的學習中學習質量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黃建華.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銜接教學的組織與實施[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