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凝土是一種脆性的非均質材料,其本身存在著約束和變形等問題,混凝土硬化之后, 裂縫會連通在一起,從而形成混凝土裂縫,嚴重影響建筑施工質量,因此要結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原因,積極采取合適的預防方法,減少和控制混凝土裂縫,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闡述了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預防方法。
關鍵詞: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縫;預防方法
混凝土裂縫是建筑施工最常見的問題,建筑施工單位必須結合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掌握正確的混凝土裂縫預防和處理方法,提高建筑施工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為人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一、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
1、混凝土的配比不當
建筑施工單位沒有嚴格按照施工要求調制水灰比,當混凝土發生水化熱之后,整個混凝土中殘留很多多余水分,這些水分蒸發之后,在混凝土內部形成氣孔或者氣泡,對于混凝土實際的斷面上的抵抗荷載有著直接的影響,然后混凝土在荷載作用的影響下,在混凝土孔隙之間形成集中應力,導致建筑樓板混凝土出現裂縫。
2、混凝土自身問題
一方面,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等材料組成,本身具有一定收縮性,特別是在氣候、沉降、化學、溫度等因素影響下很容易發生收縮[1],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縫。另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筑工程的一些大體積混凝土的彈性和強度逐漸降低,在降溫過程中,混凝土發生收縮變形,并且受到很大的拉應力,混凝土的收縮變形應力和拉應力之間展開拉鋸,當混凝土的強度逐漸下降時,混凝土表面就會出現裂縫。
3、施工不合理
建筑施工單位在混凝土振搗施工過程中,振搗力度過大或者過小,振搗時間不合理,造成振搗收縮和分布不均勻,導致混凝土出現離析和分層現象,并且混凝土表面發生浮漿,造成混凝土在交界位置或者表層出現裂縫。另外,混凝土在攪拌時不及時、不到位、不均勻,在入模過程中,如果沒有嚴格遵循規定的溫度,速度過快溫度過高,混凝土中的水泥原料發生水熱化,散發大量的熱量,會使混凝土在澆筑時產生裂縫,溫度過低,錯過最好的施工時間,混凝土受到拉應力的影響產生裂縫。
4、養護不及時
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混凝土養護,在混凝土表面覆蓋草席或者布袋,防止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快速蒸發,導致混凝土在收縮過程中產生裂縫。混凝土養護不及時是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一些大風或者高溫天氣中,由于空氣非常干燥,很容易導致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
二、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預防方法
1、嚴格把關混凝土材料質量
為了減少和控制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縫,必須嚴格把關混凝土材料質量。首先,加強水泥質量控制,施工單位在采購水泥材料時,盡量購買低熱性的水泥材料,仔細檢查水泥材料的質量合格證明和出廠證明,確保水泥材料的強度、穩定性和凝結時間嚴格滿足混凝土施工要求。其次,建筑工程施工要盡量采用具有良好的化學和物理性能、高強度、高質量并且不含有機雜質的骨料,選擇碎石和連續級配的粗骨料,選用中粗砂的細骨料[2]。最后,采用合適的外加劑,在混凝土中適當添加粉煤灰,可以明顯改善混凝土的脆性和干縮性,降低水泥的水化熱反應。硫酸鈣木質素是一種良好的活性劑,在混凝土中會發生分散效應,有效降低混凝土的表面應力。
2、嚴格控制混凝土配比
建筑施工單位在進行混凝土配合比時,要嚴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對于混凝土性能和強度的等級要求,設置合理的配合比。在泵送混凝土過程中,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流動性,盡量采用水灰比較小的混凝土配合比,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3、加強振搗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單位在使用振搗棒進行混凝土振搗時,施工人員要準確把握振搗棒的振搗時間和插入深度,根據不同混凝土的坍落速度,盡量將振搗時間控制在8~10s,振搗棒的插入深度要大于60mm,每間隔300mm移動一次,在振搗過程中要快速插入緩慢拔出,避免混凝土出現不均勻沉降的情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如果現澆板小于15cm,可以采用平板振動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注意振搗不能留死角,盡量充分、均勻,如果現澆板大于15cm,首先要使用振動棒進行振搗,然后再使用平板振動器進行振搗,確保混凝土的密實均勻性。另外,嚴格把關混凝土振搗過程,通常情況下,建筑施工需要對混凝土進行三道振搗,在混凝土坡角位置進行初次振搗,在坡中間進行二道振搗,在混凝土坡頂進行三道振搗,確保混凝土的三道振搗嚴格滿足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合理配合,確保混凝土振搗過程覆蓋整個混凝土表面,充分發揮振搗效果。
4、加強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要合理控制混凝土澆筑流程,如果混凝土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要退回充分進行攪拌,嚴禁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加水。同時,施工人員要準確把握混凝土的澆筑厚度,上層混凝土將下層混凝土覆蓋完全后再進行澆筑,混凝土的澆筑時間必須要在混凝土初次凝結時間內,避免由于時間過長,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縫,并且盡量避免在氣候變化明顯時進行混凝土澆筑。另外,混凝土澆筑施工對溫度有著嚴格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為了滿足混凝土對溫度的要求,可以一邊進行澆筑,一邊適當的調節溫度。在室外環境溫度較低時,可以將水灑在砂石材料上,降低砂石的溫度,從而有效降低混凝土澆筑溫度;如果室外環境炎熱干燥,要做好混凝土澆筑的保濕工作,并且適當的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塑化劑,改善混凝土的特性,將混凝土內部溫度控制在45攝氏度左右,表面溫度控制在30~35攝氏度左右[3]。
5、加強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養護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環節,因此必須加強混凝土養護,確保混凝土的強度。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必須及時進行澆水,混凝土完成澆筑施工后的12~24h之內,混凝土凝固之前,做好自然養護。如果需要采用塑料薄膜進行養護,要確保薄膜的密封性,在養護期內塑料薄膜上要有一些凝結水,如果沒有,要立即對混凝土澆水,使混凝土在養護過程中始終保持濕潤,這樣可以使混凝土避免在巨大的溫差下產生裂縫,并且有效降低混凝土所受的約束應力,從而控制混凝土裂縫。
結束語:
建筑工程不僅關系著企業的經濟效益,還關系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做好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預防和處理工作,積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施工過程中,不斷總結和積累施工經驗,運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不斷提高房屋施工質量,推動我國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史訓蘭,姜華.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縫的預防和處理[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3卷)[C]:2010:2.
[2] 金恩平,朱躍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預防與處理[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3:108-110.
[3] 楊海燕.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措施[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20:78.
作者簡介:彭亮(1986-),男,江蘇南通,學歷:大專,研究方向:工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