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宏奮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城市園林建設越來越關注,植物作為園林設計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性要素,其配置的合理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園林設計的整體效果,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園林設計中,要想達到經濟、實用、美觀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與景觀植物的配置是分不開的。本文從植物配置的相關知識出發,探討園林設計中景觀植物配置的幾點要素及應用,以期提高園林設計效果,促進園林發展,為人們帶來更多具有觀賞性的休閑環境。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原則;植物配置手法
引言:園林綠化設計應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鮮明的個性,從而發揮最佳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植物造景要遵循設計的一般性原則,從客觀實際出發,經過科學、藝術的設計植物群落景觀,營造出生態、美觀、經濟、舒適的生存環境,將綠色空間帶到鋼筋混凝土筑就的城市之中,將大自然的淳樸氣息帶到城市居民的身邊,構建出“生態節約型園林”,這也是每個景觀從業人員不可推卸的責任與使命。
1、植物造景的定義
植物造景,即利用喬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來創造景觀,并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供人們觀賞。植物造景的提出,對生態園林建設、經濟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諸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從概念的提出到現在,植物造景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發展,鄉土植物的馴化及大量引種使得造園植物不斷豐富,植物配置理論的發展使得植物不再只是建筑的附屬物、硬質景觀的軟化劑,而是開始獨立為空間及景觀畫面的主要構成要素。其主要特點是強調植物景觀的視覺效應,其植物造景定義中的“景觀”一詞也主要是針對視覺景觀而言的。隨著生態園林建設的深入和發展以及景觀生態學、全球生態學等多學科的引入,植物景觀的內涵也隨著景觀的概念范圍不斷擴展,傳統的植物造景概念、內涵等已不能適應生態時代的需求。植物造景不再僅僅是利用植物來營造視覺藝術效果的景觀,它還包含著生態上的景觀、文化上的景觀甚至更深更廣的含義。
2、植物配置原則
園林景觀植物的布局是一種藝術科學,需要系統的考慮景觀植物設計的各個因素,比如植物的生態習性、觀賞價值所在、植物的顏色、質地、形狀,以及植物與周圍環境物體的協調性。必須要全面的考慮,才能夠發揮植物綠化美化的功能。對于植物的配置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2.1觀賞性原則
應該表現出植物群落的美感,體現出科學性與藝術性的和諧。這需要設計師進行植物配置時,熟練掌握各種植物材料的觀賞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對整個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體把握好,根據美學原理和人們對群落的觀賞要求進行合理配置,同時對所營造的植物群落的動態變化和季節景觀有較強的預見性,豐富群落美感,提高觀賞價值。
2.2植物空間構建功能原則
靈活使用各種造景手法結合居住區環境設計的功能布局,遵循環境設計的理念, 充分發揮植物的空間構建功能。運用多種的造園手法,充分利用豐富的植物素材營造覆蓋、封閉、垂直、開敞及半開敞的空間環境,使居住區園林植物與建筑有機結合形成整體。
2.3植物的生態功能與生態適應性原則
園林綠化是整個居住區開放空間體系的一部分 ,與居住區整體的生態環境緊密相連。一方面 ,其周邊或內部的綠地、花草樹木應與當地特定的生態條件相吻合,并形成一定的規模,與居住區的生態環境相適應。另一方面,住宅園林景觀要充分考慮園林的生態條件,如光照、植物、風向、水體等因素。
2.4經濟性原則
對于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也要考慮到成本造價,盡可能選的選擇一些適應性強、觀賞性好,同時造價又相對比較低廉的一些植物素材,避免盲目追求一些“新、奇、貴”的植物素材。
3、植物配置手法
3.1 主景植物應突出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大面積的中央景觀綠化,應根據地形地貌配置不同形態、觀葉及觀花的特大喬木,注重應用鄉土樹種,如桃花心木、樸樹、幌傘楓、刺桐、芒果、雞蛋花等。
3.2植物配置要要考慮到季節變化
一個成功的園林要做到春季百花盛開,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每個季節都各有千秋,近似自然風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機勃勃。按季節變化可選擇的樹種有早春開花的迎春、桃花、榆葉梅、連翹、丁香等;晚春開花的薔薇、玫瑰、棣棠等;初夏開花的木槿、紫葳和各種草花等;秋天觀葉的楓香、紅楓、三角楓、銀杏和觀果的海棠、山里紅等;冬季翠綠的油松、檜柏、龍柏等。配置效果應是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在景象。在植物配置中,常綠的比例占1/3~1/4較合適,枝葉茂盛的比枝葉少的效果好,闊葉樹比針葉樹效果好,喬灌木搭配的比只種喬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無草坪的效果好,多樣種植物比純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選用一些藥用植物、果樹等有經濟價值的植物來配置,使游人來到林木蔥蔥、花草繁茂的綠地或漫步在林蔭道上,有一種行心曠神怡的感受。
3.3植物配置應有豐富的層次
植物配置注意喬木、灌木、地被及草結合,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間,增加觀葉植物的面積,提高生態效益,有利于提高景觀質量。植物分層配置,用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層次更加豐富,3m 以上的喬木層可多選用開花植物,不同花期的種類分層配置,可使觀賞期延長。
3.4觀葉與觀花植物相結合
花木中有許多葉色漂亮多變的物種,比如紅楓、紅葉李、槭樹、銀杏等,葉色十分鮮艷美麗,這些植物不僅可以作為顯要位置上的主景,將其與觀花植物進行合理組合也可以延長植物的觀賞期。而即使是常綠樹種,只要進行合理的搭配,也可以突出其觀賞效果。可以選擇一些色度對比比較大的品種進行搭配效果更好。
3.5植物配置應注重色彩的搭配
對于色彩設計要做到四季常綠而且要感覺出季節更替的變化。根據季節的變化配置合適的植物。保證任何一個季節都有植物景觀。在植物搭配上追究富有生命的花園。將春夏秋冬作為花園主題,配以多種多樣的植物,形成“四季皆景”的園林環境。
春季:以嫩綠色或顏色鮮艷的植物為主,使用開花植物,創造色彩豐富,鮮花爛漫的效果。
夏季:以深墨綠色且葉面光亮的植物為主,植物種植創造出密集、厚實的感覺。
秋季:采用金黃色系的植物,種植果實的植株,表現金黃色的強飽和度色彩。
冬季:選用暗灰綠色,或者葉面帶白色絨毛的植物,并點綴人工材質,展現冬天的灰白蒼茫的感覺。
4、結語
園林植物造景,不僅可以改善生活環境,給人民提供一個休息和進行文化娛樂活動的園林景觀場所,而且還可以為人民創造游覽、觀賞的藝術空間,給予人民美的享受,是自然風景再現和藝術空間的展示。園林植物具有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減少水土的流失,改善環境、氣候和防風、遮陰的功能,而且還可以在園林空間藝術中具有明顯的景觀特色。
參考文獻:
[1]張蟬蜍.淺談園林觀賞植物造景[J].陜西林業科技,2007,(04).
[2]過元炯,園林藝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3]解析光影在園林中的審美表現,張青云,裘鴻菲,張群 [J].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