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四川 江油 621709)
歐洲學前體育教育發展嬗變研究
董旭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四川 江油 621709)
研究近代以來歐洲學前體育教育嬗變歷程,通過文獻資料法等,分析福祿培爾、蒙臺梭利與森林幼兒園學前體育教學模式的進步與不足。從近代到當代,學前體育教育在歐洲學前教育中的地位日漸彰顯,教學手段呈現科學化、多元化趨勢,學前體育教育與幼兒其他素質的發展逐漸融合。建議我國應重視學前體育教育,鼓勵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與創新,合理的汲取歐洲學前體育教育的發展經驗,為我國學前體育教育的進步提供動力。
學前體育教育;福祿培爾;蒙臺梭利;森林幼兒園;嬗變
學前體育教育是我國學前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因此,通過研究歐洲學前體育教育發展嬗變過程,探討其在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的發展變化,對促進我國學前體育教育進步,改變落后學前體育教學理念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中世紀以來受宗教“原罪論”與教育“預成論”影響,歐洲學前體育教育長期處于停滯狀態。教學思想保守,教學手段成人化等問題異常突出,嚴重制約著幼兒身心素質的發展。[1]然而自19世紀起,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人們開始認識到幼兒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學前體育活動也從被忽視的“配角”逐漸嬗變成為幼兒園開展教學的主要形式。通過分析福祿培爾(Friedrich Wilhelm Frobel)、蒙臺梭利(Maria Montessori)與艾拉、法拉陶(Ella Flatau)學前體育教學模式的異同,探討近代到當代歐洲學前體育教育的發展嬗變過程。
1.1近代福祿培爾學前體育教學模式發展嬗變研究
19世紀上半葉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及資產階級政權的建立,歐洲各國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發展。為滿足生產需要,女性開始走向工作崗位。婦女大量就業,使得幼兒教育監護問題變得異常棘手。為此各國學前教育家紛紛推動了本國學前教育的改革與實踐,其中以德國教育學家福祿培爾的“幼兒園”教育影響最為深廣。
1.1.1福祿培爾學前體育教學模式進步性研究
福祿培爾學前教育思想擯棄教會學校對于幼兒“好玩”天性的壓抑與禁忌,認為:幼兒的身體不應當受到束縛和鉗制,也不應當受到控制,幼兒應當及早發現自己一切力和肢體的重心,學習不受干擾的運動。[2]并根據幼兒身心素質的特點,提出了自己的學前體育教學模式(見表1)。

表1 福祿培爾幼兒園體育教學模式與教會與貴族學校體育教育對比表
由表1可知,福祿培爾學前體育教學模式與同時代歐洲教會、貴族學校相比,其在教學思想與手段上更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特別是福祿培爾意識到游戲對幼兒身體及精神的重要性,提出游戲和遠足行走應是幼兒園開展“恩物”教育的一員,此觀點成為日后全世界幼兒園開展學前體育教學活動主要依據。
1.1.2福祿培爾學前體育教學模式局限性研究
然而受時代局限及唯心主義價值觀的影響,福祿培爾學前體育教學模式在為世界學前教育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同時,亦存在多方面的不足與缺陷。
首先學前體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被宗教思想所鉗制。如福祿培爾制定的幼兒園日程表中明確規定:上午7~9點,幼兒應參加早禱,然后還要在課堂上接受系統的宗教教育。[3]而非讓幼兒利用寶貴的早晨時間,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同時福祿培爾將運動與游戲視為上帝創造的恩物,幼兒參與游戲不過是“上帝本質”體現。這些觀點充分表明,福祿培爾學前體育教學模式依然受到宗教教育的制約與影響。
其次對學前體育教育價值目標的認知混淆。增強幼兒身體素質,提高環境適應力,使其快樂健康的成長是學前體育教育的主要價值目標。然而福祿培爾卻認為,幼兒的體育活動與訓練,是為了未來辛勤、刻苦的生產活動而必須受的教育,并表示幼兒應及早的從事外部工作和生產活動訓練。[3]這種將學前體育教育價值目標與勞動教育價值目標相混淆的認知,明顯與幼兒身心發展的需求相違悖。
最后對學前體育教育重視不足。雖然福祿培爾在其教育實踐與著作中多次提及幼兒身體訓練與體育活動的價值,但從整體看來其對幼兒宗教教育與智育、美育等方面的研究仍占絕對優勢。對于學前體育教育及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發與創作明顯不足。
綜上所述福祿培爾學前體育教學模式與同時代的教會、貴族教育相比具有一定的進步性與先進性。特別是提出運動游戲應是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這一觀點,至今仍被世界各地幼兒園所遵從和信奉。然而受時代局限性的影響,福祿培爾學前體育教學模式在今日看來仍有著不足與缺陷。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歐洲學前教育家逐漸提出了新的學前體育教育觀點與方法,以彌補這些不足。
1.2現代蒙臺梭利體育教育模式發展嬗變研究
19世紀末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列強為避免在激烈的經濟、政治競爭中落敗,紛紛開始推動本國的教育改革。為培養強健有力的國家未來人才,學前體育教育的地位與重要性開始為人們所認知。經過不斷的探索實踐,現代學前體育教育在教學思想與方式、方法上,相比于前一時代均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其中以蒙臺梭利學前體育教學模式最具代表性。
1.2.1蒙臺梭利學前體育教學模式進步性研究
蒙臺梭利是繼福祿培爾之后,現代歐洲最為著名的學前教育家。她在接受福祿培爾體育教育進步觀點的同時,針對福氏學前體育教學模式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體育教學思想與方法(見圖1)。

圖1 蒙臺梭利體育教學模式嬗變分析圖
教學思想更加科學自由。與福氏濃重的宗教神秘主義教學思想相比,蒙臺梭利更注重以科學,自由的方式指導幼兒進行體育鍛煉。如專門設計了適用于幼兒的米制人體測量儀,每周為幼兒測量體重、胸圍、坐高等人體指標,并以此指導幼兒進行身體訓練。同時蒙臺梭利規定教師在練習中不可強制幼兒完成多少次練習,而應根據其興趣引導幼兒參與不同的體育活動。[4]這些教學方式充分體現出蒙臺梭利學前體育教育思想的進步性與科學性。
重視幼兒體操運動的推廣與改進。體操運動自近代以來便常被引入到學前體育教育之中,然而由于時代的限制及人們認識的偏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幼兒體操成人化、專項化等現象嚴重,不利于幼兒身心素質的進步。為此蒙臺梭利根據體操運動特點,將其革命性分成自由體操、教育體操和呼吸體操三種類型。[5]至當代,自由體操與教育體操逐漸發展成為幼兒基本體操,呼吸體操則是幼兒韻律操的雛形。蒙氏對幼兒體操運動的革新,為今日幼兒體操運動的蓬勃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注重運動對幼兒心理發展的影響。蒙臺梭利認為“運動服務與人的整體,服務于人與外界的聯系。”[4]人們不應當只把運動當成“操練”或“游戲”,而應通過體育活動積極引導幼兒運動習慣、紀律性與運動感覺的養成。這一觀點為現代終生體育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幫助。
1.2.2蒙臺梭利學前體育教學模式局限性研究
毫無疑問,蒙臺梭利學前體育教學模式在教學思想與方法上的創新與改進,較之福氏學前體育教學模式,更符合現代社會對學前體育教育的需要。然而金無赤足、人無完人,蒙臺梭利學前體育教學模式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亦無法掩蓋其本身存在的缺陷。
首先,否定了游戲在幼兒園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與地位。蒙臺梭利認為“游戲只是閑暇時的一種快樂的消遣,強迫幼兒參與游戲只會增加幼兒的痛苦。”[6]她認為應當反復練習包括體操在內的體育活動,才能達到幼兒肌肉的和諧動作。這種觀點完全否定了福祿培爾游戲恩物論的思想,與幼兒的“玩性”心理特征不相符。
其次,教學方法與目標,受到軍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思潮的干擾。眾所周知蒙臺梭利所處的年代,正值戰爭頻發、帝國主義之間霸權爭奪最為激烈的時期,軍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思潮在歐洲社會甚囂塵上。雖然蒙臺梭利生前曾多次表示反對在幼兒園開展軍國民主義教育,然而由于社會環境與國家需求的影響,蒙臺梭利學前體育教學模式依然無法完全擺脫軍國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影響。如其制定的“兒童之家”作息表中明確規定每日中午11點,幼兒要進行隊列行走,敬禮,立正及各種軍事體操練習[4]。同時蒙臺梭利也在其專著中強調,應以運動來培養幼兒的意志力、紀律性和自豪感。這些教學方法與思想的形成,無疑顯現出其背后軍國主義與民族主義陰影的存在。
最后,過分強調體育活動對幼兒心理作用的影響,造成實際鍛煉效果的不理想。注重幼兒運動感覺與運動習慣的養成,是蒙臺梭利學前體育教學模式的主要特色。然而受這種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過分關注運動對幼兒心理的影響,忽略了對幼兒身體的實際鍛煉。以至于后世學前教育家甚至批評說:“蒙臺梭利教育法只對低能兒有效,而對教育普通兒童沒有任何效果……”[7]這種觀點固然有失公允,但無法回避蒙臺梭利學前體育教學模式本身的這一不足。
總之,蒙臺梭利學前體育教學模式作為現代歐洲學前體育教育的代表,其誕生與發展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與需要。雖然其本身有一定的缺陷與瑕疵,但相較于福氏學前體育教學模式已取得巨大的進步。隨著時間推移,蒙臺梭利及其繼承者們也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改良與完善,時至今日依舊被視為世界學前體育教育的權威。
1.3當代森林幼兒園學前體育活動模式發展嬗變
冷戰后,歐洲一體化進程不斷深入。至公元1993年歐洲聯盟的成立,標志著歐洲由原先的邦國林立轉化成為政治、經濟高度契合的統一體。經濟與政治的快速融合及人們環保、健康意識的增強,使得歐洲學前教育家認識到需要一種全新的學前教育模式,以增強幼兒身體素質,提高其適應社會與自然的能力。因此自21世紀起,森林幼兒園這一全新的學前教育模式,開始在歐洲廣泛流行。
1.3.1森林幼兒園學前體育活動模式進步性研究
森林幼兒園是由丹麥學前教育家艾拉·法拉陶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提出。其最主要的特點是改變以往體育教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從屬“配角”地位,以豐富多彩的森林體育活動為依托,帶動幼兒各項素質的全面進步。為此,森林幼兒園學前體育活動模式在借鑒前人成功經驗的同時,進行了大量的教學創新與改進。
運用多樣森林資源,構建開放性體育活動環境。自福祿培爾1837年開設世界第一所幼兒園起,幼兒的學習與生活就常被局限于固定的場地與設施之中,不利于幼兒接觸自然、了解社會。同時隨著人類活動的擴張和工業的發展,城市擁堵與空氣污染越發嚴重,造成幼兒園體育活動環境的日趨惡化。為此艾拉·法拉陶針對歐洲森林資源豐富的特點,將幼兒園主要的場地與設施移至寧靜優雅森林之中。這種將教學環境與自然資源融為一體的創新,有利于幼兒在開放性的環境中鍛煉身體、了解自然。
改變幼兒園傳統的組織架構,實踐“家庭式”的活動分組。與傳統幼兒園“同齡分班”教學組織形式不同,森林幼兒園是將不同年齡、膚色的幼兒編為“家庭式”的活動小組。在小組內部,教師會根據幼兒的能力與性格特點,在活動前分配給幼兒不同工作任務。幼兒完全憑借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教師在必要的情況下才進行干預與指導。同時教師會要求大齡幼兒要時常幫助關懷低齡幼兒,低齡幼兒要學會尊重與珍惜他們之間的感情。這種“亦親亦友”的家庭式活動組織架構,有利于幼兒創造力與協作精神的培養。

圖2 英國阿基米德森林幼兒園特色森林活動示例圖
以特色森林體育活動為平臺,實現幼兒自然知識學習與民族文化傳承。弘揚民族精神、傳播自然知識,是森林幼兒園主要的辦學初衷。因此歐洲各國森林幼兒園均利用本國獨特的自然和文化資源,開發具有本民族自然、文化氣息的森林體育活動。以英國阿基米德森林幼兒園開發的“羅賓漢探險”與“森林體操練習”為例(見圖2)。“羅賓漢探險”是由教師扮演羅賓漢,帶領幼兒在羅賓漢的故鄉舍伍德森林,實踐射箭、叢林行走(幼兒蒙眼跟隨教師在森林中進行感覺訓練)及攀爬城堡等系列活動。幼兒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對羅賓漢的英雄事跡有了深刻的印象。而“森林體操練習”則是組織幼兒在英國北部的蘇格蘭高地,利用當地柔軟的地衣、苔蘚等植被原,進行倒立和滾翻等體操動作練習。幼兒通過身體接觸,對英國獨有的高地植被建立了初步認知。這種將體育教育與文化、自然教育相互滲透的活動形式,相較于簡單而枯燥的練習與說教,具有巨大進步性。
1.3.2森林幼兒園學前體育活動模式局限性研究
森林幼兒園依靠獨特的學前體育活動模式,實現了學前體育教育與自然、文化教育的有機融合。為世界學前體育教育的發展與創新,做出了榜樣。然而相比于傳統幼兒園的體育教學模式,森林幼兒園學前體育活動模式的拓展與推廣亦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羈絆。
教學環境要求嚴苛,開發成本較高。與傳統幼兒園封閉且易于管理的人工環境不同,森林幼兒園的教學環境則是開放且充滿變數的森林。為減少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危險,園方需在開展活動前對森林的任何角落進行必要的檢查與改造,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與壓力。同時由于活動拓展的需要,場地變換與道具更新成為了常態,使得活動開發成本居高不下,阻礙其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推廣。
安全保障工作繁瑣,活動組織管理難度較大。為避免活動意外與安全事故,森林體育活動所需安全保障工作十分復雜、繁瑣。如德國巴伐利亞州聯邦森林教育協會規定,其所屬幼兒園在活動前,需辦理入林許可,并派專人對活動區域進行考察;對于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要做出警示標識,并要向協會提交安全風險評估報告。活動中幼兒園要注意幼兒的健康問題(注射疫苗、防止過敏),為每位幼兒配備醒目的衣服及定位儀,以保障幼兒的安全。活動后要組織幼兒到專門的庇護所,進行觀察休息,如有意外發生需盡快處理。[8]如此繁瑣的安全準備工作,增加了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的難度。同時由于森林幼兒園是以“家庭小組”的形式,將不同年齡、膚色的幼兒組織在一起參與活動。這種活動組織架構,無疑對教師的管理與組織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利于森林幼兒園學前體育活動模式的大規模拓展。
森林幼兒園學前體育活動模式在教學環境、教學架構與活動方法上的創新與突破,極大的提高了學前體育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體現出當代歐洲社會重視環保與健康的教育理念。雖然其本身受到開發成本過高、活動組織難度較大等不利因素的羈絆,但仍然無法阻止該活動模式在世界范圍內的流行與拓展。截止目前森林幼兒園及特色體育活動模式已在歐美及日本境內得到迅速發展[9],成為世界學前教育的一種新興潮流。
2.1歐洲學前體育教育發展嬗變經驗總結
在近200年的歷史長河中,歐洲地區的經濟、政治與社會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這場巨大變革中,先后涌現出福祿培爾、蒙臺梭利和艾拉·法拉陶,三位偉大的近、當代學前教育家。他們對于學前體育教育的認識,均有著自己的觀點與詮釋。通過比較發現,從近代到當代歐洲學前體育教育的嬗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學前體育教育的重要性與地位得到了逐步的提高。自近代福祿培爾提出運動游戲是一種上帝賜予幼兒的“恩物”開始,學前體育教育作用被日益珍視。隨著時代進步與思想解放,到當代歐洲學前體育教育已由原先被忽略的“配角”轉變成為幼兒園開展各類教學工作的主要形式。說明歐洲社會已將幼兒的體質健康與體能教育放在了學前教育的首要位置,“體能第一”的學前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教學手段日趨成熟、多樣。多年來隨著歐洲學前教育家對游戲、遠足運動、幼兒體操及森林探險等教學手段的改進與實踐。歐洲學前體育的教學手段日趨成熟與多樣,愚昧與不科學的教學方式、方法已逐漸被歷史所淘汰。
學前體育教育與幼兒其他素質的發展日益融合。自19世紀末蒙臺梭利提出,應通過體育教育引導幼兒心理健康與良好紀律性以來,學前體育教育與智育、美育及心理教育等幼兒其他素質的發展日益融合在一起。目前歐洲幼兒園已將增進幼兒體質健康,實現多項素質共同進步作為主要的活動組織準則。
2.2歐洲學前體育教育發展嬗變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啟示
國家與社會應重視學前體育教育。多年來我國幼兒園存在體育活動開展不足,幼兒體質健康不斷下降等問題,其最主要原因在于國家與社會對學前體育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認識不足,使得廣大幼兒園不敢大力開展體育活動。為此我國應當借鑒歐洲經驗,改變我國重智育、輕德育與體育的學前教育價值取向。給予幼兒園一定的財政與政策支持,鼓勵其開發具有特色的學前體育活動,提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度,增強其體質。
積極推動學前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創新。挑戰禁忌、積極革新,是福祿培爾、蒙臺梭利與森林幼兒園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我國的學前教育工作者應當借鑒這種創新精神,敢于改變被視為“金科玉律”的教學方式、方法,利用我國豐富的自然與文化歷史資源,開發與時代發展相符的教學模式。積極將自己的觀點與創新推向社會,以促進我國學前體育教育的進步。
結合地方實際,選擇性借鑒歐洲經驗。我國作為一個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大國,不可完全照搬歐洲學前體育教學經驗。而應結合地方經濟與社會條件,合理的引進、吸收歐洲先進學前體育教學方法。如東部沿海地區及旅游景區可利用本地經濟、文化優勢,開發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森林體育活動。而在西部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地區,國家可組織當地教師系統學習福氏與蒙氏學前體育教學模式,以帶動當地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總之,通過分析福祿培爾、蒙臺梭利與森林幼兒園的學前體育教學模式,使我們對歐洲學前體育教育發展嬗變過程有了清晰的認識。我國應當借鑒歐洲學前體育教育發展的經驗教訓,為學前體育教育的未來構建出一個蓬勃發展的宏偉藍圖。
[1] 田景正,楊佳.中外學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220-221.
[2] [德]福祿培爾.人的教育[M].孫祖復.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19.
[3] 單中惠,許建美.福祿培爾幼兒教育著作精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212-213,319,24.
[4] [意]蒙臺梭利.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M].任代文.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3-104,417,136.
[5] [意]蒙臺梭利.蒙臺梭利科學教育法[M].霍力巖.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79-82.
[6] [意]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M].馬榮根.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7.
[7] [日]木村久一.早期教育于天才[M].唐欣.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174.
[8] Huppertz,N.Handbuch waldkindergarten[M].Oberried bei Freiburg, 2004:73-74.
[9] 陳勇,萬瑾.森林教育:構成、經驗與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13(6):54.
Development and Transmutation of European Pre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DONG Xu
(Sichuan Preschool Educations School, Jiangyou Sichuan 621709, China)
The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of the European pre-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ince modern times for providing
for China’s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gress and shortcomings of teaching models like Froebel, Montessori school and Wald kindergarten and thinks that pre-school PE weights increasingly in Europe’s pre-school education, teaching devices become more modern and diverse and pre-school PE integrat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other qualities. Pre-school PE should be emphasized,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devices and methods should be encouraged and Europe’s experience should be taken in order to power China’s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re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Frobel; Montessori; Wald kindergarten; transmutation
G807.1
A
1674 - 9200(2015)06 - 0115 - 05
(責任編輯 查明華)
2015 - 03 - 19
董 旭,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