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仕強
【關鍵詞】讀者角度 四年級 作文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9A-
0029-02
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十幾年來,筆者和大多數教師有一樣感覺,最難教的是作文。課堂上,如果教師如果指導過多,學生們的作文就會千篇一律,反之,指導太少,學生作文寥寥數語、辭不達意。筆者認為,作文和說話一樣是為了表情達意,無論是說還是寫,都是讓聽者、讀者明白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從讀者角度出發,解決學生寫作時遇到的難題。以下,筆者以四年級學生作文教學為例,談談具體做法。
一、現狀分析
1.教學過程
筆者接到四年級一個班的語文科教學任務時,為了解四年級學生的寫作狀態,筆者安排了一次習作課,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校園,向別人介紹自己眼中的學校,把學校的美和學校的好介紹給大家……當得知要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學校時,學生們躍躍欲試、興致勃勃。按照以往設計作文指導課的做法,筆者首先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評估:學生完成這篇作文時會遇到什么困難?他們需要教師怎樣的幫助?以此決定筆者在這節指導課上將要做些什么。作文的基本環節是“構思、取材、起草、加工”,由于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他們不可能對行文有太多的構思,在作文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是構思和取材,即“寫什么”“怎么寫”的問題。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在指導課上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1.說說學校可以寫的內容都有哪些?(學生說,教師歸納:①景物類:校門、樹木、花草、教室、樓梯、鏡框等;②活動類:課間活動、校運會準備、習慣養成主題教育活動等;③其他可以向別人介紹的內容。)2.你打算介紹學校的景色還是學校的活動?(引導學生擬定題目或主題,如“美麗的校園”“我喜歡我們學校”“我們的校園”)3.你打算向讀者介紹學校的哪些內容呢?(選擇兩三種自己喜歡的、想要告訴讀者的內容來寫)4.帶學生行走校園,了解學生的寫作意圖,適時點撥指導。
2.學生習作
在第一次習作中,學生的習作并不盡如人意,如以下是一名學生的習作。
美麗的校園
我們的校門非常雄偉。
我們的校門是憂(由)四根園(圓)柱,二根正方形的柱子組成的,頂起一個樓板。
走進校門的時候,我第一眼就看到了教學樓。我們的教學樓有四層。
教學樓的右面有三棵大樹,菠蘿樹、荔枝樹、扁桃樹。我最喜歡菠蘿樹,因為它很像磨個(蘑菇)。
我真喜歡我的校園。
3.習作分析
這篇文章所寫的就是學生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景物。學生打算寫學校的“美景”,并且選擇了“校門”“教學樓”“菠蘿樹”三種材料,點明了這三種具體事物的主要特點,比如校門“雄偉”,教學樓“四層”,菠蘿樹“像蘑菇”,學生對如何寫這篇文章有一定的考慮,而且是有意識進行構思,但是學生沒有進一步思考“我寫作的目的是讓讀者知道這三種事物是什么樣子的,那么,我該介紹這三種事物的哪些特點呢”,以至于文章寫得過于簡單,整篇文章只有一個框架,內容僅僅停留在敘述層面,而沒有具體的細節描寫,讀者無法從文章的只言片語中想象具體的畫面。這篇作文還缺少對所選事物的進一步描述,而要把事物寫具體、形象、生動,讓讀者能夠想象出畫面,甚至產生如臨其境之感,恰恰是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的,這也是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解決的問題所在。
二、解決對策
回顧人教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一組課文《觀潮》《雅魯藏布大峽谷》《鳥的天堂》《火燒云》,這四篇課文主要從顏色、聲音、動作、形狀等幾個方面對事物進行描寫,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可從中借鑒并學以致用。經過一番考慮,筆者把講評課設計如下。
1.明確要求
筆者回顧課標關于第二學段作文教學的要求、建議和評價,閱讀《教師教學用書》中關于作文教學的說明,明確了有關寫景作文的習作要求,即“寫之前想一想,習作主要突出哪些景物的特點,要按照怎樣的順序寫?讀者通過你的習作能夠想象出什么畫面”“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等,為此,筆者擬定此次習作至少要達到如下要求:1.突出事物的特點;2.有一定的描寫順序;3.寫得比較具體,讀者能夠想象出畫面;4.盡量用上自己積累的語言材料。
2.強化讀者意識
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對本次習作進行了講評,針對作文中“我們的校門很雄偉”這句話,筆者引導學生在寫作中樹立讀者意識,教學過程如下。
師:我們的校門是什么樣子的,有多高,讀者知道嗎?
生:不知道。
師:為什么?
生:因為我沒寫。
師:對了,就是因為你沒有寫。
師:校門是什么顏色,有什么含意,讀者知道嗎?
生:不知道。
師:為什么?
生:因為我沒寫。
師:對了,讀者不明白,讀不懂是因為文中沒寫。所以,我們寫作時首先要確定讓讀者知道校門的什么,然后再動筆寫,這樣就可以寫具體了。寫“教學樓”“菠蘿樹”也是如此,“教學樓”“菠蘿樹”可以寫的特點也有很多,我們可以選擇最想告訴讀者的一個側面來寫,只要想好介紹它們的哪些特點,就不必擔心讀者讀不懂了。
寫出來的文章是給讀者看的,讀者讀著文字能夠想象出畫面,了解作者所描寫的景物的樣子才算得上是好文章。有了此次對話之后,學生們滿懷信心地修改自己的習作,這樣的教學讓學生產生寫作的念頭,形成了讀者的意識。
3.總結反思
在這堂講評課中,學生們從教師的講解和同學的習作中得到了許多啟發,并明白了一個道理:文章寫什么都是由我們自己做主,怎么寫也是由自己做主,只要寫出讓讀者看得明白的習作才是好的文章。學生們的寫作信心進一步增強,如以下是一篇修改后的習作。
美麗的校園
我們的校園很美麗,有一座高大雄偉的校門,校門高7米,長18米。整個校門是由兩根方柱、四根圓柱頂起一塊巨大的樓板,遠遠看去,就像一本打開的書,又像展翅高飛的雄鷹,也像代表勝利的“V”字型。老師說:只有勤奮讀書,才能像雄鷹一樣展翅飛翔,才能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
走進校門,你會看見一座教學樓,在教學樓的右邊有四棵大樹,扁桃樹、菠蘿樹、荔枝樹和玉蘭樹。我最喜歡的樹是菠蘿樹,因為它像一朵大蘑菇。下課的時候,同學們到菠蘿樹下看書、跳繩、寫字,玩“一二三”游戲、三個字游戲……還有很多哪。下課了,同學們到操場來玩,有的玩“一二三”游戲、三個字游戲,還有的坐在旁邊看書寫字……
我們的校園美吧?要是不信,你就來看看吧!
雖然學生的第二次作文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但是筆者欣喜地看到了學生們的進步,學生經歷了作文前的構思和選材,并且對如何把事物寫具體有了一定的認識。與之前的習作相比,學生們深刻地認識到,作文其實就是把想說給讀者聽的話寫下來,實現“我手寫我心”。誠然,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可一蹴而就,學生們在一次次的嘗試中獲得點滴的收獲,就會增強寫作的讀者意識,提升他們寫作的自信心。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