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根等
[摘 要] 隨著我國“營改增”工作的深入發展,我國“營改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在總體上達到了稅改的目的,但是在“營改增”工作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具體體現在部分行業出現稅負不降反增現象,“營改增”對不同地區和不同行業影響存在較大差異,進項稅額抵扣,稅率選擇以及一些細節等方面,這些問題的解決與否關系到我國本輪稅制改革的成敗。只要正視這些問題,有理由相信我國本輪稅制改革一定會取得成功。
[關鍵詞] “營改增”;成果;問題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B
自2012年8月1日我國實施“營改增”以來,“營改增”工作在我國開展的如火如荼,取得了顯著效果,總體上達到了“營改增”的目的,然而“營改增”工作實施以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將對我國現行“營改增”工作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的問題做一定的綜述。
一、當前我國“營改增”工作取得的成果
我國“營改增”開展四年來各項工作開展較為順利,改革工作一步一腳印,具有很強的計劃性和目的性,目前“營改增”工作正穩步推進,在總體上達到了稅改的目的。
(一)“營改增”工作在地區和行業上全面展開
我國“營改增”工作在2012年1月1日開始實施,試點工作首先選擇在上海地區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展開,至2012年底擴大到10個省市。2013年8月1日,“營改增”進一步擴圍,已推廣到全國試行。2014年1月1日起,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納入到了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目前“營改增”已經對交通運輸業實現了行業全覆蓋。自2014年6月1日起,電信業也開始實行營改增,由原先征收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目前“營改增”覆蓋的范圍越來越大,不僅體現在覆蓋的地區方面,也體現在覆蓋的行業上面。2015年將是我國“營改增”工作重要的年度,“12五”即將結束,而要在“12五”期間實現全面“營改增”,我們還有好多工作要做,好多艱巨的任務需要完成,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有一些行業營改增工作還沒有完全展開,如金融業等行業。
(二)試點規模不斷擴大且總體減稅效果明顯
自本輪稅制改革以來,試點范圍不斷擴大,不僅體現在試點地區方面更體現在試點行業上面,這些范圍的擴大最終都體現在試點納稅人規模上。本輪“營改增”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使企業轉型升級,減輕企業稅負,實現企業發展。“營改增”實施以來,雖然部分行業、部分企業稅負有不減反增現象,但在總體上企業稅負有顯著減低。
1.試點納稅人規模情況。自2011年我國開始正式試行“營改增”到2015年6月底,我國共計有509萬戶企業被納入到了“營改增”試點范圍,在509萬戶試點納稅人中,一般納稅人共計94萬戶,占比為18.47%;剩下的為小規模納稅人共計415萬戶,占比為81.53%。就我省(江蘇省)而言,我省試點納稅人已達34.4萬戶。2015年預計全國還會有將近1000萬戶企業會被納入到“營改增”試點范圍內。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自“營改增”以來我國試點納稅人規模不斷發展壯大,表明我國“營改增”工作正穩步實施。
2.“營改增”總體減稅效果明顯。自“營改增”實施以來,所有納入“營改增”試點企業總體上稅負累計減輕了近4900億元。僅2015年上半年,試點納稅人就少負擔了約1100億元的稅收。“營改增”不僅使得試點企業得到了稅收減負的好處,對于原先的納稅人也獲得了一定稅負的降低,主要由于“營改增”擴大了進項稅額的抵扣范圍,使得好多企業從中受益。
(三)通過“營改增”拉動了企業投資需求,促進了經濟發展
由于營業稅實行全額征稅,購買資產無法抵扣進項稅額,所以在實行“營改增”之前好對企業對資產的更新與改造需求不旺,存在大量資產超期使用問題。實施“營改增”后,購入資產可以做進行稅額抵扣,企業因此可以減少大量稅額。因此,好多企業剛好以此為契機淘汰了舊的資產,對資產進行了升級改造。所以,通過“營改增”拉動了相關企業投資需求,促進了相關產業經濟發展,從而也帶動了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
二、“營改增”工作實施以來的不足
自“營改增”實施以來,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這些不足是我們繼續實施“營改增”必須要正視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的解決與否關系到我國本輪稅制改革的成敗。
(一)部分行業出現稅負不降反增現象
雖然“營改增”實施以來有大部分企業享受到了“營改增”帶來的減稅紅利,但并不是所有企業都享受到了政策帶來的利好,還是有部分行業和部分企業出現了稅負不降反升現象。既然“營改增”的目的之一是減低企業稅負,現在出現了相反的情況,這一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如果不能使得這些企業實現稅負減低,從改革的最終目的來說,這樣的改革也是不成功的。
(二)進項稅額抵扣問題
“營改增”實施以來出現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部分行業和企業沒能獲得減稅的效果。這一問題的出現是由于很多原因導致的,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進項稅額抵扣的問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比如稅率、收入等條件不變,那么“營改增”后影響企業稅負最重要方面就是進項稅額問題。進項稅額越多企業稅負就越低,如果沒有足夠的進行稅額可以抵扣企業的稅負就會增加。“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后,由于不同行業所處的產業層次不一樣,導致一些企業的進項稅額幾乎為零,因此這些企業就沒有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從而導致這些企業稅負變高。比如建筑業,其大多數采購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導致進項稅額偏低,從而稅負不降反增。有些企業資本有機構成偏低,其成本主要由人力資本構成,而人力資本不允許做進項稅額抵扣,因而也會導致其進項稅額偏低,從而導致其稅負不降反升,如會計師事務所。還有一些企業雖然資本有機構成很高,但資產更新周期偏長,而目前“營改增”政策不能對存量資產進行抵扣,因而也會在短時期內導致這些企業進項稅額偏低,稅負出項不降反升的問題,比如交通運輸業。endprint
(三)稅率選擇問題
在“營改增”之前,我國增值稅稅率存在三檔稅率,基本稅率為17%,低稅率為13%,還有一檔零稅率。“營改增”之后,增加了兩檔稅率,分別為11%和6%。“營改增”之前我國營業稅稅率分別為5%和3%,只有娛樂業稅率為在5%到20%之間,稅率相對較高,其他行業營業稅稅率只有3%和5%,相對稅率較低。“營改增”之后試點納稅人的增值稅稅率,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稅率為17%;提供交通運輸業服務,稅率為11%;現代服務業服務除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稅率為6%。所以,有些行業稅率提升太高,在沒有足夠進項稅額抵扣的情況下試點納稅人的稅負就會不降反升。因此,“營改增”在稅率選擇上應該還有調整空間,使得相關納稅人稅負能夠降低。
(四)“營改增”對不同地區和不同行業影響存在較大差異問題
“營改增”對地區和行業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營改增”對行業影響在本課題的上篇論文已有闡述,在此不再贅述。“營改增”減稅效果在地區上也出現不平衡現象,有些地區整體減稅效果明顯,而有些地區整體減稅效果不明顯,甚至也出現了稅負增加的現象。“營改增”實施以來,截止2014年上半年,上海市共有21.1萬戶企業經確認納入到了“營改增”試點范圍,試點企業及與試點企業相關產業鏈企業共減稅負約為500億元。可以說上海地區“營改增”后企業減稅效果明顯,為試點企業減輕了稅收負擔。2014年云南“營改增”情況和上海地區出現了截然相反的情況,2014年云南省國稅局相關行業“營改增”入庫增值稅41.44億元,相比2013年增加了30.94億元,交通運輸業入庫16.03億元,現代服務業入庫18.33億元,郵政業入庫658萬元,電信業入庫7.02億元。排除“營改增”擴圍的影響,稅改收入還是有部分增長,由此可以看出云南省總體上“營改增”減稅效果并不明顯。
(五)“營改增”工作要關注細節
“營改增”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改革過程中不僅要關注“面”上工作,也要關注“點”上工作,要做到“點”和“面”的協同發展;我們不僅要關注改革的宏觀層面,同樣應關注改革的微觀方面。“營改增”工作還涉及到跨地區協調發展的問題,由于我國地緣廣闊,各地區發展有一定差異,所以“營改增”實施過程中要關注到這些細節問題,避免由于一些細節問題導致一些不和諧的情況發生。因此,細節問題看起來都是一些小的問題,但是不解決也會影響到改革的成敗。
三、小結
總之,經過幾年的試點工作,我國“營改增”取得了豐碩成果,各項工作穩步推進。雖然在改革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只要我們正視這些問題,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本輪稅制改革一定會取得成功。
[參 考 文 獻]
[1]人民日報[N].2015-01-30(經濟版)
[2]任智英.試析營改增對不同行業的稅負影響[J].財經界,2012(2):253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