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亮
一年一度的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辦理工作基本結束,許多地方人大將代表建議辦理的滿意率成為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進行統計,要求承辦機關或組織如實填寫建議辦理相關情況和代表對承辦單位的滿意度。少數承辦機關由于辦理效果差或落實不到位,卻又想讓代表表示滿意,于是在答復到期之時多次征求代表意見,竭力表示誠懇辦理的態度。而提出建議的人大代表被承辦機關辦事員的“誠懇態度”所打動,雖然建議事項辦理不盡人意,但是礙于面子,便不得不違心地在“滿意”欄上打勾,博得皆大歡喜。這種代表評價辦理建議件“被滿意”的情況,危害較大,主要是弱化了代表的建議監督權利,礙于情面而縱容承辦機關隨意應付代表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一定程度上使代表的監督權流于形式,同時導致地方人大機關對辦理代表建議滿意度考評不能全面真實反映實際情況,削弱了考評工作的權威性,未能達到有效監督工作的目的。因此筆者建議,首先要進一步加強代表依法履職的意識,切實擔當起人大代表的職責,增強代表履職的能力。第二要健全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評價機制,優化代表評價工作環節,進一步發揚實事求是的精神,確保讓代表敢于講真話、說實話,勇于堅持督促建議件的辦理落實。第三要增強對承辦機關或組織辦理代表建議工作的約束力,在更大范圍內公開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的情況,接受廣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監督。第四要進一步健全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監督機制,可通過采取抽查、調查、核實、第三方評定等方式,促進承辦機關或組織認真研究辦理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
(作者單位: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