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達高
【摘 要】進入高中階段,多數學生因高考壓力,便開始不熱衷體育,缺乏興趣,作為體育教師,怎么才能讓學生在體育課上調起“味口”,提高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呢?本文就此進行分析與探討,并提出幾點方法。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有效課堂;方法
體育課的有效教學主要指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師的教學行為,另一方面是指學生的學習行為。只有教與學的相互吻合,才能按一定的教學任務完成一定的教學指標。教師遵循體育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取得最大的教學效益,從而能實現滿足社會和個人的體育價值需求,并引起學生身心素質的變化,使之符合預定目的的特效性,這就是所謂的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1.營造有利氛圍,吸引學生愛好體育
進入高中階段,學生開始承擔高考的壓力,由于體育課沒有高考的壓力,學生并不夠重視,大多時候他們更愿意把精力和時間花在文化課上,有時候呈現出不能適應體育課教學內容的情況,整個體育課的課堂上,有積極性的學生并不多。體育課和其他課程一樣,都是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互動來完成教學的,師生的情感交流也很重要。老師應該重視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情感交流讓學生自己切身認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對于體育教材的使用,老師應該拋開機械的照搬,盡全力深挖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實際教學中,把學生的情感與書本知識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其中的趣味。舉個例子說明,足球其實是一項很有趣味的競技運動,同時,它對參加者的體能、技能與團隊意識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較高,但在教材中被列為高中學生的選修項目。我們可以在實際的教學中,讓學生分組進行針對性的足球訓練,并按照實際情況分組進行小規模的比賽,通過比賽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訓練時,我們可以指導學生用腳內側傳地滾球,再用腳內側接球,然后用腳內側傳球,借此提高學生的踢球技術;分組比賽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品質以及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
2.創造合適平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常言道,教書育人講究的是方法,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因材施教,保證學生能夠真正掌握老師所教的東西。比方說,學習籃球時,我們讓學生排列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傳接球訓練,適當的通過小比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過去的體育課,老師是主體,操場是主要活動場所,教材是學生學習體育課的模板,條條框框的限制讓學生沒有發揮的余地,也失去對體育課的興趣。有一次教學經歷至今讓我記憶猶新:課堂上,我安排同學進行跑步訓練,途中一個同學告訴我,有同學自己改變了剛我教授的起跑方法,聽完我非常生氣,認為他們沒有遵守課堂紀律,必須好好懲罰一下,后來在趕去練習場地的途中,我又想到,他們為什么改變呢?這樣做有什么獨特之處嗎?好奇心讓我平靜了下來,見到兩個學生后,溫和地詢問了他們原因,原來是因為他們在訓練過程中,其中一個學生反應能力較好,總是跑贏另一個反映較差的學生,久了之后,兩人都覺得無趣,也就沒有了積極性,于是他們想換一種方式試一下,但是換了方法后他們找到了練習跑步的樂趣,聽了他們的解釋,我幡然醒悟,仿若找到了靈感。于是,我集合全體學生,讓他們自己進行自由組合,根據自己的興趣嘗試適合自己的聯系方法,后面的練習中,同學們積極性一致都比較好,整堂課氣氛非常好。這件事也提醒了我在實際教學中必須講究方法,采取新的教學形式豐富體育課堂,讓學生體驗到體育課堂里面的快樂,激發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才能增強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3.引入評價機制,調動學生積極性
評價有利于推動學生不斷的進步,教師必須重視評價,尤其是有針對性且質量很高的評價,從而充分發揮其作用。評價機制要注意學生的多元又充滿個性色彩的發展,以提高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積極性為主要目的。就拿廣播體操的學習來說,學完一節廣播體操后學生都能夠獨立完整練習時,可以分組進行輪流練習,一組練習,剩余組觀摩,并且給予自己的評價。這種方式就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分組評價方式,它有利于學生通過互評的方式加深自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和理解,并且整體積極地參與。另外,我們還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進度安排互助評價方式,讓學生自由兩兩組合,互相幫助進行練習,一個先做操,一個觀看并給與評價,然后互換身份,而且剛剛給予評價的學生還可以通過自己的練習檢查一下自己剛剛的評價是否合理,并且反思對方身上值得借鑒的地方。這樣互幫互助的學習方式,針對性更強,效果更好。
另外,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盡可能的熟悉了解學生,多和他們接觸,了解其內心真實的想法,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贊賞,失敗時,細心分析并鼓勵。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體能情況,我們應該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和標準。同時,我們還應該學習如何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學生,但是激勵性的評價并非指全盤盲目的肯定,而是提倡我們在否定學生時,講究方法,盡量采用委婉、風趣的語言去打消學生內心的抵觸,照顧學生的自尊,創造一種高中生喜聞樂見的體育教學環境。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有效性是目前比較重要的一個長期系統的課題,如何提高這方面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我們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通過不斷的努力探索與實踐,為培養祖國新一代體育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楊偉堂.女子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受限、診斷與優化[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4):89-92
[2]陸正江.淺談如何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3(36):60
[3]陳凱.新課改下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有效性教學方法探討[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12):12-14
[4]王元兵.高中體育課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問題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4(36):111-112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尋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