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悅
【摘 要】“形態與色彩”作為專業基礎課程,缺少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學模式有待更新。面對課程中的這些問題,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入命題性創作,讓學生在實踐中將構成創意應用到設計中去。課堂教學應充分利用起學校的教學資源,積極進入平面設計實訓室,如蘋果機房等。
【關鍵詞】形態與色彩;創造思維;教學模式
形態與色彩構成,即三大構成,作為現代設計教育中的設計基礎課程,在當今的設計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引入到中國以后,已逐步成為了藝術設計專業的必修課程。該課程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為目的,要求學生掌握形態和色彩構成的科學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對學生創造及思維能力的開發與培養。
一、從實際課堂教學效果視角來看,現在主要存在兩大問題
1.“形態與色彩”作為專業基礎課程,缺少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因大量的技巧訓練直接阻礙了學生的設計思維和個人潛能的挖掘,取而代之的是動手能力凌駕于動腦能力的重復技法表現之上。在傳統的構成教學中,我們過于偏重對構成理論的經驗認知,多采用模式化教學與訓練,如傳輸給學生的僅僅是教材中已有的構成組合方式,和定格的構成作品范例和構成圖形信息,忽視了學生訓練中的創造過程、狀態,以及個性化表現語言的挖掘,其結果是學生的大膽想象空間受到扼制,獨具個性的潛能發掘受到束縛。因此,把過程看得比結果更重要則是形態色彩構成教學的重要特點。基于以上諸多原則,需要在教學組織環節中,讓學生真正理解形態構成的基本構成原理,圍繞不同的構成課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精神、自由探索的品質和勇于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學生模仿抄襲的不良習慣及缺乏創造能力的平平之作產生,制止敷衍了事之風蔓延。
2.教學模式有待更新。如今,多媒體的迅速發展,使得電腦為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了很好的條件。而傳統的三大構成課堂教學仍以手繪的方式完成作業。手繪能力固然非常重要,它是一個設計師的基本技能,然而在并不充足的課時條件下,手繪作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使得學生無法有更多的創造力。同時,一些優秀的學生想要表現得更多,卻無法在手繪的基礎上實現,錯失了一些富有靈感的好的作品。電腦可以讓學生的想法思路得到更全面的展現,也能為后續的銜接課程打好軟件應用的基礎。多媒體教學可以極大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能夠促使學生的創造思維更廣闊,更緊跟時代的潮流。
二、面對課程中的這些問題,作了如下的思考建議
1.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入命題性創作,讓學生在實踐中將構成創意應用到設計中去。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學習的點、線、面知識設計名片、手提袋、一次性紙杯上面的圖形等,從而使構成與應用設計緊密相連。這樣的教學手段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點線面、色彩、材質的認識和運用,另一方面與應用設計又取得一定聯系,加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但可以拓寬設計思維,還能增強基礎設計水平。在教學中,引入實踐性課題輔助構成課程的學習,是對傳統模式教學最有利的補充。
2.在教學過程中,互動化的教學模式更靈活,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普遍熟于灌輸而非引導,習慣“教”的狀態,嚴于“管”,疏于“放”,使學生被動接受,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課堂氣氛枯燥,乏味。這樣的教學現狀嚴重制約了學生學習構成的積極性,并束縛了學生自由發揮創意的創造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互動化的教學模式就凸顯了優勢。具體如下:第一,案例分析。在課堂中,教師出示大量的實例圖片,采用教師與學生交替分析圖片構成組織的方式,使教與學有了較好的結合,這樣既增強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教師布置學生課下搜集相關圖片資料的作業,在下節課時,讓學生結合上節課所講的內容上臺分析講解圖片,學生與老師共聽、共補充分析,學生講解不到之處,教師或者其它學生可以繼續補充。這樣不但可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對老師所講授的內容進行鞏固和消化,從而知識理解的更透徹,掌握的更牢固。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不但輕松愉快地學到了構成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且還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第二,舉辦作品展覽。每次作業都在教室中展出,讓學生互相觀摩作業。在觀摩的過程中,重要的是,教師要對觀摩展進行總結,對優秀作品進行表揚點評,分析作品好在什么地方,缺點又是什么,怎么改善等問題。學生通過比較,可以明確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并確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在作業觀摩的過程中,不但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設計思路,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教師也能較清晰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有的放矢的把授業、解惑落到了實處。
3.課堂教學應充分利用起學校的教學資源,積極進入平面設計實訓室,如蘋果機房等。讓學生盡早地進入“設計”角色中,學習并能熟練應用各種設計軟件,為構成基礎課服務,創作出更有應用價值,更有實際意義的設計作品,這是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根本方向。
總之,形態與色彩課程的結構與形態的建立是一個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需要深入探討的課題。因此,形態與色彩課程改革是一項長期重要的工作,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需要我們打破傳統型教育模式,注入具有創新精神的具體設計教育手段,使形態與色彩教學以全新的面貌在設計基礎教育中繼續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和貢獻。
(作者單位:嘉興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