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伊始,O2O領域巨額融資信息不斷:美團年初獲7億美元融資;百度也剛宣布將在3年內投資200億元扶持糯米。在行業大量融資的背后,也有一批初創O2O企業扎堆死亡:果凍旅行、上門洗車服務品牌“車8”、36號教室等相繼關閉……
一邊是巨頭動輒百億資金布局,一邊是同類企業不斷倒閉,也難以阻擋新興服務品牌的入場熱情。那么,行業前景究竟如何?本期我們將通過HCR大數據平臺深度洞察在本地生活領域消費者行為變化,看看資本市場到底在鎖定哪些“潛力消費群”。
2015年6月本地生活投融資事件回顧
從投資金額看,6月有兩家生鮮類電商“LifeC生活圈”及“小農女—獵農網絡”分獲1600萬美元及8000萬人民幣投資,雖然兩家都是主打生鮮,但一家主要基于LBS服務與生活社區,一家主做B2B端生鮮電商。
隨著O2O的發展,需求更為細分,高深度垂直領域的服務將不斷涌現,也普獲資本看好。而另外3家占據單筆投資金額Top5的分別屬于“母嬰”“社區購物” 及 “健康”,均獲得單筆不低于3000萬元融資。服務于細分人群,包括指定區域、細分行業用戶等O2O領域。由于贏利模式相對明確,受眾清晰,也較易獲得資本青睞。
從2015年6月本地生活各領域投資數量分布來看(見圖1),餐飲(生鮮半成品、餐飲預訂、白領外賣)、購物(社區購物、快遞)、家政、健康(健身、推拿)位居Top4。服務類型更為“貼身”,從社區類服務到進門按摩,本地生活正在搶占距離客戶的“最后一公里”。
接下來,讓我們通過移動端用戶行為表現來分析在各個細分領域,用戶行為有哪些不同。
本地生活移動端現狀
從本地生活細分領域的用戶黏性看(見圖2),由于交友的產品特性,無論是在月度啟動次數上,還是在人均月度使用時長上,都明顯領先于其他各類。在購物和理財上,用戶黏性也相對比較高。這三個領域的移動端用戶使用習慣相對穩定,對產品的黏性較大。而旅游、演出、健康等,無論從啟動時長還是頻次上看都偏低,產品擁有較大的成長和改進空間。
從細分市場份額占比來看(見圖3),購物、理財、交友的市場份額與其用戶黏性的表現相同,均占據行業Top3位置,表明用戶黏性和市場份額占比具有正相關性,用戶黏性高,其在市場份額上也會同樣具有較大優勢。對細分領域的用戶行為分析,是該領域投資價值判斷的重要依據之一。
接下來從移動端來分析不同性別的人群在本地生活各個細分行業的活躍度。
從在本地生活領域男性和女性活躍度對比情況來看(見圖4),在購物上,女性明顯比男性活躍,這也與女性天生愛購物的本性有關。此外,在旅游、健康、出行、麗人等領域,女性也同樣比男性活躍,而在交友、理財、房產、教育等領域,男性投入精力較多,表現更為活躍。
從當前“90后”和非“90后”在本地生活領域活躍度對比情況來看,在購物、理財、房產、育兒等細分領域,非“90后”略有優勢,這與他們目前作為社會主力消費群的經濟實力密切相關。目前“90后”剛踏入職場,還處于非主流消費人群,但在交友、旅游、餐飲、演出等領域,“90后”的表現明顯更為活躍,隨著他們的成長,未來這些領域也將同步提升。
上半年本地生活行業變化趨勢
從2015年上半年本地生活行業走勢看,金融理財和便捷生活增幅較大,說明未來本地生活領域,二者將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結合便捷生活投資情況看,投資金額處于領先的都是專注于社區購物、電商類服務,他們都在紛紛大規模搶占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本地生活行業在“互聯網+”大潮下發展迅猛,為傳統服務行業跨界擁抱移動互聯網浪潮提供了最為快捷的途徑。從投資市場看,年內的幾起億元級別的投資,也集中在團購、餐飲、打車服務等領域。越貼近民生需求、日常生活的服務,越呈現廣闊的發展前景。雖然平臺型企業及BAT巨頭不斷布局該領域,但相比傳統互聯網,O2O行業更加依賴線下,結合線上科技打造良好的商業閉環,就有可能在巨頭身側脫穎而出一匹行業黑馬。這個萬億級市場將有大量高度垂直細分領域有待深挖,新生及初創型企業只有找準定位,更多著眼于整個O2O服務鏈條上各個環節的精耕細作,避免盲目涌入同質化產品的紅海競爭,才會在這個市場上有所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