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王老吉的持續爆紅,一步步激發了眾多藥企加快進軍食品行業的步伐。一時間,各類功能食品層出不窮,比如,云南白藥的一罐清、天士力的普洱茶珍、康美藥業的菊皇茶、以嶺藥業的怡夢和津力旺、中新藥業的梅印象和梅味道、三九集團的999下火王、哈藥集團的苗條淑女瘦身飲料、江中制藥的猴菇餅干、東阿阿膠的桃花姬阿膠糕……
這場傳統藥企“以藥入食”的跨界潮流,給傳統食品行業和企業自身帶來了怎樣的變革影響呢?
藥企跨界:引發中國食品行業功能化、健康化大食尚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覺醒和消費能力的增強,對新一類健康食品的需求數量和等級都有大幅提升,這就促進了食品行業“新功能食品”品類的快速膨大。
首先,相比于傳統食品企業,醫藥企業與食品行業有著天然的聯系,其醫藥品牌和技術優勢可以順利地在食品行業跨界轉化對接;其次,“藥食同源”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得藥企自帶“健康”認知標識,在進入食品行業后反而樹立了較高的“醫藥背景壁壘”,比一般食品企業更具信服力;最后,食品行業的“輕產品、快周轉”贏利誘惑,對當下主業增長持續放緩的醫藥企業來說,便成為一個提振業績、轉型突圍的“另向路徑”。
藥企推出的食品往往都有鮮明的功能訴求。比如,廣藥集團的王老吉涼茶主打“怕上火”,云南白藥集團的一罐清飲料主打“清油解膩”,以嶺藥業分別主打“改善睡眠”功效的怡夢飲料和主打“調節血糖”功能的津力旺飲料,江中藥業主打“養胃”的猴姑餅干和猴姑飲料……
在這一系列產品背后,可以說是藥企自身長久關注國民健康狀況的品牌積淀。從滿足現代消費者的健康需求出發,同時發揮自己的獨特技術優勢,賦予了產品更健康的功能形態和更高的健康附加值,再以特色的賣點為概念訴求,跨界引導整個食品行業的新消費趨勢。
總的來說,藥企進入食品界,不僅為傳統食品行業注入了新的產品開發理念和思維,也加劇了整個食品行業的市場競爭,功能化和健康化成為傳統食品企業產品開發戰略的一個主方向,比如從營養快線到啟力的娃哈哈。
大健康戰略:實現藥企的新時代爆發式大蛻變
相比于傳統食品企業未來可能面臨的更多市場挑戰,主動跨界的各大藥企,則在行業增速普遍放緩,醫改不斷推進,相關政策不斷緊縮,企業生存和發展遭受巨大考驗的同時,找到了企業發力的新領域。大健康產業成為藥企爭相進軍的跨界熱土。
所謂“大健康”產業,就是對人類健康產生直接和間接影響的相關產業進行整體泛化的統稱,包括健康產品和健康服務兩大類。其中,健康產品包括保健食品、藥品、藥妝等,健康服務則包括體格檢查、疾病康復、身體保健等方面的醫療服務。
據最新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接近2萬億元,2016年將接近3萬億元,到2020年將達10萬億元。目前,在國內6000多家醫藥企業中,大約有300多家藥企已正式進軍大健康產業,其中上市公司有30多個,產品涵蓋日化、藥妝、食品等多個領域。
傳統藥企如此大范圍、高頻率地進軍大健康產業,不僅僅是因為主業普遍面臨增長壓力,更是為企業自身和整個醫藥行業實現新時代轉型和進一步做大做強進行的一次跨界性探索。正如云南白藥集團董事長王明輝所言:“跨界創新,讓云南白藥從傳統醫藥產業,邁入一個更廣闊的大健康產業市場。”2014年,云南白藥集團整體營收188億元,其中云南白藥牙膏單品收入突破30億元,跨界產值相當驚人。
同時,一些老字號藥企也正是在一步一步的跨界探索中,實現了自身品牌的重新修正和定義。比如,廣藥集團、云南白藥作為醫藥行業跨界領軍者,不僅成就了王老吉涼茶和云南白藥牙膏的品類創新和市場奇跡,更幫助自身這個老字號品牌實現了新時代下的年輕蛻變。
隨著當前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富裕型社會的不斷成形、健康型消費需求持續累積,大健康產業呈現出巨大潛力。傳統藥企將憑借天然的健康基因和強大的技術優勢,將產業跨界之路越拓越寬。從日化、藥妝到食品,醫藥行業與各產業的融合、滲透將會越來越深入。未來,大健康消費市場上的藥企跨界,也將迸發出更耀眼的品牌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