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曉夕
女性高管參與企業管理會影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決策嗎?
扈曉夕
基于厭惡風險和缺乏過度自信的內在特質,女性高管的企業管理行為與男性相比更加保守和謹慎。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女性高管在盈余管理方面也會體現其內在特質,偏愛選擇低風險的真實活動盈余管理。本文選取2009—2013年滬深兩市的面板數據,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對上市公司女性高管人數占高管總人數的比重與管理層進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程度占總盈余管理程度的比重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多元回歸檢驗。結果發現,上市公司女性高管參與企業管理的程度與管理層對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偏好度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因此,本文建議上市公司適當增加女性高管在高級管理團隊中的比重,以避免冒險的盈余管理決策損害財務報表的公允性。
女性高管內在特質真實活動盈余管理企業管理
近年來,法律法規的健全、市場監管的完善、投資者對應計項目盈余管理意識的提高以及審計合謀成本的增加,都促使中國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決策上偏愛進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即上市公司實際進行交易活動,以誘導利益相關者做出有利于經營者私人利益的行為的一種盈余操控方式。而盈余管理決策是指管理者安排真實活動盈余管理和應計項目盈余管理比重的過程。
與通過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等手段來調節利潤的應計項目盈余管理不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雖然會改變企業的現金流量和正常的經營秩序,但在滿足充分披露原則的前提下不會違反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因此,以厭惡風險和缺乏過度自信為內在特質的女性高管在對企業進行控制和決策時,會對訴訟風險較低的真實活動盈余管理情有獨鐘,而對可能損害財務報表公允性的應計項目盈余管理望而卻步。
本文對高管的定義與《公司法》第217條的規定保持一致,即高管是指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秘書以及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人員。

隨著資源依賴理論的發展和女性高管在企業管理方面優勢的凸顯,一些國家已經通過法律強制要求女性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而女性高管在企業管理中是否會起到防范過度盈余管理,提高盈余質量的作用,也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一種觀點認為,由于盈余管理行為會給企業帶來名望,而女性更重視名譽,因此會更熱衷于改善公司的盈余質量,避免過度的盈余管理。一項來自美國的研究證實,當公司至少有一位女性董事或至少有一位女性非執行董事和女性審計委員會委員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會下降。另一項以美國《財富》雜志500強公司為樣本的研究也表明,以穩健性、盈余平滑性和虧損規避度為代表的盈余質量,會隨女性高管參與企業管理程度的增加而明顯提高。
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男女高管在風險偏好、投資策略、管理決策和商業道德方面的差異程度并不相同。不能籠統地認為,女性高管和男性高管在不同的研究背景下都有相同的異質性。一項以中國證券市場為背景的實證研究發現,中國上市公司的女性高管參與企業管理,并沒有改善以盈余反應系數、盈余穩健性等指標來衡量的盈余質量。
基于第一種觀點,學者們進一步研究了女性高管熱衷于防范過度盈余管理的原因。原因主要包括四點:首先,由于風險偏好和過度自信的程度較低,女性高管在投資決策時更擅于尋求專家的幫助,綜合處理所獲得的信息,而不因固有的行為習慣,盲目操控投資。國內外的調查也發現,女性投資者的市場交易量與男性相比明顯偏低。其次,受到教育、宗教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女性高管表現出了比男性高管更為強烈的道德意識。她們不僅關注公共環境和慈善事業,還在減少和監督機會主義的盈余管理行為上具有更強的獨立性和行動力。再次,女性高管傾向于轉換型的領導方式,在與員工的交流中展現出了更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因此,有女性高管參與的異質性團隊通常具備更強的信息搜集能力。而豐富的信息交換會改善公司內部信息不對稱的狀況,提升董事會的監督職能,從而達到提升盈余質量的目的。最后,女性獨特的視角和獨立的思考習慣使得女性高管更容易拓寬團隊的視野,提出合理有效的管理建議。這也印證了資源依賴理論學說的觀點,即由異質性團隊帶來的知識、創造力和判斷力會優于同質性團隊。
綜上所述,以往的研究思路可以歸納為兩種:一種是采用實證分析的方法來驗證女性高管參與企業管理程度與公眾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之間的相關性;另一種則是通過研究有女性高管參與的異質性團隊的特點,進而發現女性高管是如何防范過度盈余管理,如何保證財務報表公允性的。遵照第一種研究思路,本文采用實證分析的方法來檢驗女性高管參與企業管理的程度是否會影響整個管理團隊的盈余管理偏好。
(一)理論分析
厭惡風險和缺乏過度自信的內在特質使得女性高管的企業管理行為更加保守。為何女性擁有如此的內在特質,可以從生理和社會心理的角度做出解釋。從生理角度來看,一方面可以抑制過度興奮、使人處于冷靜狀態的單胺氧化酶在男性體中的含量遠不及女性。因此,男性高管在履行代理義務時因情緒波動而做出非理性決策的概率大于女性。另一方面,冒險行為導致的潛在損失會隨人類預期壽命的延長而增加。而我國女性平均比男性要多生存4.99年。所以,如果因為違背會計準則而遭受法律訴訟,女性高管為此失去的聲譽、財富、甚至自由,都比男性的損失顯得更加寶貴。
從社會心理角度來看,社會文化對男性存在更高的期望,男性被認為應該承擔更多的風險。如期望價值理論所述,某一任務的執行者對該任務成功的可能性預期對其完成該任務的動機有決定作用。由此可見,在鼓勵男性冒險的社會氛圍中,男性高管對其冒險行為的成功預期比女性高管更為樂觀,對過激的管理決策也表現出更強的執行意愿,包括可能招致法律風險的應計項目盈余管理。
綜合以上觀點,女性的生理特征和社會心理特征共同決定了女性厭惡風險和缺乏過度自信的內在特質。當這種內在特質表現在其盈余管理決策方面時,女性高管與男性高管相比會更加青睞保守的真實活動盈余管理,而盡量回避冒險的應計項目盈余管理。將個體特征推廣到整個管理團隊,本文認為,上市公司女性高管參與企業管理的程度與管理層對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偏好度呈正相關關系。

表1 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

表2 控制變量
(二)研究假設
基于理論分析得出的結論,本文將管理層對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偏好度定義為上市公司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程度占總盈余管理程度的比重,并以女性高管人數占高管總人數的比重來衡量女性高管參與企業管理的程度,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中國上市公司女性高管人數占高管總人數的比重與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程度占總盈余管理程度的比重呈正相關關系。
(三)樣本選擇
本文的樣本來自于2009—2013年滬深兩市的1222家非金融行業的上市公司,其中工業832家,公共事業128家,房地產行業123家,商業98家,綜合行業41家。
樣本數據均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所有變量在0.5%的程度上進行了Winsorize處理。本文采用的統計軟件為Stata 10.0。
(四)變量設計
如表1,本文對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做出了明確的定義。依據Roychowdhury模型,本文將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程度定義為異常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異常生產成本和異常可操控性費用項目三項的絕對值之和。其中,可操控性費用項目是指研發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由于研發支出中費用化的部分未在財務報告中單獨披露,所以本文在計量異??刹倏匦再M用項目時,以開發支出估計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


表3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表4 多元回歸結果

表5 穩健性檢驗結果
如(1)(2)(3)式所示,本期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由CFOt表示,本期生產成本由PRODt表示,本期可操控性費用項目由DISEXPt表示,上期末資產總額由At-1表示。St和St-1分別代表本期和上期的銷售收入?!鱏t=St-St-1,△St-1=St-1-St-2。
依據修正后的Jones模型(DSS模型),本文將應計項目盈余管理程度定義為可操縱性應計利潤的絕對值:

如(4)式所示,總應計利潤TAt根據收益表法計算,即扣除非正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的差額。△REVt表示本期銷售收入較上一期銷售收入的增加額,△RECt表示本期末應收賬款凈額較上一期應收賬款凈額的增加額。PPEt代表本期末固定資產原值。
經過以下四個步驟,本文計算出異常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異常生產成本、異常可操控性費用項目和可操縱性應計利潤。第一步,按年度和行業將樣本分為25組。第二步,利用(1)(2)(3)(4)式,對每組樣本數據進行四次多元回歸,分別估計出各模型中的預測系數。第三步,將系數帶回原式,分別估算正常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正常生產成本、正常可操控性費用項目和不可操縱性應計利潤。第四步,分別用實際值減去對應指標的估算值,求出各指標中的異常發生額。
如表2,本文從公司規模、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和企業管理五個方面,選取了七個變量對模型加以控制。
其中控制變量七,BHXHY。一些肩負社會責任的上市公司屬于保護性行業,能夠得到特殊的政府補貼或壟斷利潤,因此其盈余管理的動機較低。本文選取的1222家上市公司中有293家屬于以下行業,本文判斷其屬于受保護行業:煤炭開采、有色金屬、基礎化工、公用事業、石油化工、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
(五)模型建立
結合變量設計的內容,本文建立多元回歸模型,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對面板數據進行實證檢驗,如(5)式。


(一)描述性統計
如表3,被解釋變量ZSBZ的平均值超過80%,最小值也接近于50%。這組數據說明在2009—2013年間,我國上市公司進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程度高于應計項目盈余管理,這兩種盈余管理方式的地位已經發生了改變。我國的會計準則和監管制度在不斷地完善,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保留的空間正在逐步縮減。但是,過度的真實活動盈余管理可能會持續削減未來的公司價值,因為偏離正常經營秩序的真實操控行為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現金流量。所以,潛在的利益相關者在對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程度較高的公司進行長期投資時,應當分析其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程度是否會對公司的長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解釋變量NXBZ的平均值為15.24%,最大值不超過36%。這一發現補充了以往研究得出的結論,即我國女性參與企業管理的程度普遍偏低。
(二)回歸結果
表4顯示了模型(5)式的回歸結果,驗證了假設一,即中國上市公司女性高管人數占高管總人數的比重(NXBZ)與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程度占總盈余管理程度的比重(ZSBZ)呈顯著正相關關系(t=2.0660)。這說明女性高管作為理性經濟人,在盈余管理決策時會權衡不同盈余管理方式所帶來的風險與收益。當真實活動盈余管理方式和應計項目盈余管理方式都具備實施的可能性時,女性高管會因厭惡風險和缺乏過度自信的內在特質,而增加風險較低的真實活動盈余管理,減少風險較高的應計項目盈余管理。
雖然真實活動盈余管理通常會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暫時提高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現金流量,滿足了女性高管重視聲譽、回避風險的要求。但是,過度進行真實操控可能會對公司的未來價值和經營業績產生長期的不利影響。比如,為了實現當前的盈余目標而削減研發費用會抑制公司的發展后勁,不利于培養員工的創新能力;因霉變、過時等原因造成的資產減值損失、以及存貨的儲存成本也會隨過度生產的增加而不斷上漲;以增加本期利潤和現金凈流量為目的,過度放寬信用條件,雖然會提高存貨和資金的周轉率比率,但也將導致壞賬損失和應收賬款管理成本的上升。因此,有女性高管參與的異質性管理團隊既要發揮女性在企業管理中的積極作用,也要注重防范過度真實操控可能帶來的危害。
控制變量中只有DYDGD與被解釋變量ZSBZ不存在顯著相關性(t=-0.9027),其他控制變量與被解釋變量ZSBZ都具有顯著相關性,且與預期的相關關系保持一致。這說明管理層在進行盈余管理決策時,確實會被公司規模、盈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和企業管理程度所左右。
(三)穩健性檢驗
為了保證研究結論的穩健性,本文以女性高管是否超過兩人(NXBZ2)作為新解釋變量,代替原解釋變量NXBZ來衡量女性高管參與企業管理的程度,并再次進行了多元回歸檢驗。當上市公司本期末女性高管人數大于2時,NXBZ2取1,否則NXBZ2取0。
如表5所示,新解釋變量NXBZ2與被解釋變量ZSBZ具有顯著的正相關性(t=3.4308)。其他控制變量與被解釋變量ZSBZ的相關性也沒有發生顯著改變。這一結論再次證明,上市公司女性高管對企業管理的參與程度與管理層對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偏好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本文分別以女性高管人數占高管總人數的比重(NXBZ)和女性高管是否超過兩人(NXBZ2)作為解釋變量,來衡量女性高管參與企業管理的程度。以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程度占總盈余管理程度的比重(ZSBZ),來衡量上市公司管理層在盈余管理決策時對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偏好度。通過證明兩類變量之間的顯著正相關關系,本文得出以下結論:上市公司女性高管參與企業管理的程度與管理層對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的偏好度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由于真實活動盈余管理不會損害財務報表的公允性,所以本文建議適當提高上市公司管理層中女性高管的比重,充分發揮女性規避風險和缺乏過度自信的內在特質,防范采用應計項目盈余管理而引發的法律訴訟風險。在打造高級管理團隊時,每位選舉人都應當認真履行自身義務,全面考慮候選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性格特征,爭取組建一支知識完備、經驗豐富、具有活躍創造力和冷靜判斷力的異質性管理團隊。
作者單位:天津財經大學
主要參考文獻1.蔡春,朱榮,謝柳芳, 真實活動盈余管理研究述評.經濟學動態.2011(12)
2.Zang, Evidence on the Trade-off between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 2,675-703, 2012.
3.Adams, Women in the Boardroom and Their Impact on Governance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 291-309, 2009.
4.何威風,劉啟亮,劉永麗. 管理者過度自信與企業盈余管理行為研究.投資研究.2011(11)
5. Kaplan, The Reputation Effect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Internal Labor Market,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3, 453-478, 2004.
6. Hunton, Financial Reporting Transparency and Earnings Management,The Accounting Review, 1, 135-138, 2006.
7. Ferdin, Does Board Gender Diversity Improve the Informativeness of Stock Pric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51, 314-338, 2011.
8. Krishnan, Getting to the Bottom Line: An Exploration of Gender and Earnings Qualit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65-76,2008.
9.張會麗,張然,林景藝. 女性高管是否影響公司盈余質量——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的大樣本分析. 財經理論與實. 2010(6)
10.Barber, Boys will be Boys:Gender,Overconfident and Common stock investmen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6, 261-292, 2001.
11.譚松濤,王亞平, 股民過度交易了么?——基于中國某證券營業廳數據的研究.經濟研究.2006(10)
12.Bernardi, Guptill, Social Desirability Response Bias,Gender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Organization Commitment:An International Stud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4, 797-809, 2008.
13. Adams, Flynn, Local Knowledge Advances Women’s Access to Corporate Boards, Corporate Governance, 6, 836-846, 2005.
14.季健, 高官背景特征與企業績效關系實證研究.財經理論與實踐.2011(5)
15. Klenke, Gender Influence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Top Management Teams, Management Decision, 1024-1034, 10, 2004.
16.Trinidad, Normore, Leadership and Gender:A Dangerous Liaison,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7, 574-590,2007.
17.任頲,王崢.女性參與高管團隊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基于中國民營企業的實證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10(5)
18.Hersch, Smoking,Seat Belts and Other Risky Consumer Decisions:Difference by Gender and Race, Manager and Decision Economics, 17, 471-481, 1996.
19. Slovic, Risk Taking in Children:Age and Sex Differences, Child Development, 37, 169-176, 1996.
20.陳冬華,陳信元,萬華林. 國有企業中的薪酬管制與在職消費.經濟研究.2005(2)
21.康宛竹. 中國上市公司女性高層任職狀況調查研究.婦女研究論叢.2007(4)22.曾萍,鄔綺虹. 女性高管參與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基于創業板企業的實證研究. 科學學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