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 劉瑜婕 金陟鳶
(上海市閘北區芷江西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海 200070)
糖尿病與慢性牙周炎之間存在著雙向影響關系[1],近年來,牙周病與糖尿病關系的研究倍受關注[2]。研究表明,糖尿病與牙周病發病存在共同危險因素,且互為高危因素,為了探討兩者間的關系,本文對上海市芷江西路街道1 31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 278名非糖尿病居民進行牙周健康狀況檢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2014年3月-12月采用整群抽樣方式,選擇上海市芷江西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糖尿病建卡管理的1 31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上海市芷江西路1233弄1 278名40歲以上的非糖尿病居民為牙周健康狀況檢查對象。其中,糖尿病組中男性512例,女性802例,平均年齡(67.9±9.5)歲;非糖尿病組中男性547名,女性731名,平均年齡(68.1±9.1)歲。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已排除患精神分裂癥、血管性癡呆者,不愿或者不能配合牙周檢查者,牙齒脫落12顆以上者,有全身性疾病而不宜作全口牙周檢查者如腎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心房顫動、血壓高于140/90 mmHg(1 mmHg=0.133 kPa)者。
采用國際牙科聯盟牙位記錄法,檢查所有受試者口腔流行病學代表牙位第l6、l1、26、3l、36和46牙的頰、舌面的近中、遠中和正中6個位點,如被檢牙缺失,則以鄰牙代替,記錄各牙各位點的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PD)和齦溝出血指數(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最后取平均值。所有受試者牙周指標檢測均由同一位口腔科醫師完成。糖化血紅蛋白采用親和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PDQ plus試紙為愛爾蘭Trinity Biotech公司產品,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儀(型號MQ2000)為潤達公司生產。
使用牙周探針測量PD,即齦緣至袋底或齦溝底的距離,數據四舍五入精確到1 mm。采用視診和探診相結合的方法,所用探針為鈍頭牙周探針,檢查時觀察牙齦顏色和形狀,并用牙周探針輕探齦溝,觀察出血情況。以0~5級記分,計分標準:0分為齦緣和齦乳頭外觀健康,輕探齦溝后不出血;1分為齦緣和齦乳頭呈輕度炎癥,輕探齦溝后不出血;2分為牙齦呈輕度炎癥,有顏色改變,無腫脹或血腫,探診后點狀出血;3分為牙齦呈中度炎性反應,有顏色改變和輕度水腫,探診后出血,血溢在齦溝內;4分為牙齦呈中度炎癥,不但有色的改變,且有明顯腫脹,探診后出血,血溢出齦溝;5分為牙齦有色改變,明顯腫脹,有時有潰瘍,探診后出血或自動出血。牙周病診斷按參考文獻方法[3]。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檢驗方差齊性,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糖尿病組牙周炎患病率為63.1%(829/1 314)明顯高于非糖尿病組的31.4%(354/1 278),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0.00,P=0.003)。
從表1和表2可見,糖尿病患者中,病程越長、血糖控制越差者,SBI和PD值越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表1 患者病程與SBI和PD的關系(x ±s)

表2 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SBI和PD的關系(x ±s)
據2003年國際糖尿病聯盟報告,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過1.94億,預計2025年這個數字將增加近1倍(3.33億)[4]。目前,我國罹患糖尿病的人數約為9 240萬[5]。然而,牙周炎作為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和并發癥,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常被忽視[6]。
本研究發現糖尿病組的牙周炎發病率明顯高于非糖尿病組,提示糖尿病與牙周炎存在明顯相關性,且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牙周炎嚴重程度相關。所以糖尿病患者更應該保持牙周健康,每半年到口腔科進行1次例行檢查和牙周清潔,發現牙周問題應及時治療??谇豢漆t師在臨床工作中對某些牙齦紅腫嚴重而廣泛,反復發生急性膿腫的牙周炎患者和對常規牙周治療反應欠佳的患者,應考慮其是否有合并糖尿病的可能性,并進行必要檢查。
本研究還發現,糖尿病患病持續時間越長,牙周病發生越頻繁且越嚴重。糖尿病病史影響牙周炎的發病和進程,糖尿病患病持續時間長則附著喪失、骨吸收發生頻繁且嚴重[7]。因此,不論全科醫生還是口腔科醫生都應對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給予足夠重視,在控制糖尿病的同時須考慮控制牙周感染。同時,糖尿病的治療也是取得有效牙周炎治療效果的重要前提。對于糖代謝控制不佳或有嚴重并發癥(如腎?。┑拈L期糖尿病患者,一般只進行應急的牙周治療,如急性牙周膿腫切開引流、局部沖洗上藥、抗感染等。對已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在全身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對已存在的牙周病應積極治療,并對患者宣教,使之認真控制菌斑且定期復查,以維持療效。
綜上所述,糖尿病和牙周炎均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問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糖尿病規范管理的第一陣線,社區全科醫師應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認知水平,發揮二者協同作用,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質量。
[1] 李崢, 沙月琴, 張博學, 等. 參加社區慢性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牙周健康狀況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 2007, 42(2): 100-101.
[2] 陳桂軍. 牙周病與糖尿病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 海南醫學,2009, 20(6): 129-132.
[3] 曹采方. 臨床牙周病學[M]. 北京: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 161.
[4] 劉儉玲. 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0, 14(18): 56-57.
[5] 王寒旭, 張德太. 我國糖尿病流行病學危險因素分析[J].現代臨床醫學, 2011, 37(4): 248-250.
[6] 孫運德, 果益竹, 楊素芳. 牙周炎對糖尿病影響的研究進展[J]. 人民軍醫, 2012, 55(7): 670-671.
[7] AI-Emadi A, Bissada N, Farah C, et al. Systemic diseases among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lveolar bone loss[J].Quintessence Int, 2006, 37(10): 76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