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快遞崛起看國企困窘


國企改革對浙江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即使如此,浙江工業的國企增加值只占全省4.8%
正是由于國企EMS的不作為,才使得中國快遞業幾乎成為一幫“桐廬農民”的天下。然而,能說EMS不努力嗎,顯然不能,是國企體制決定了EMS敗陣。
以桐廬人為主體的民營快遞,上個世紀90年代第一桶金,是替外貿公司給上海送報關單。這么一個毫無技術的活,EMS就是做不好,于是民營快遞應運而生。中國郵政當時嚴厲打擊,民營快遞和他們玩老鼠躲貓游戲。
然而,市場有需求,老板肯吃苦,機制有活力,外星人也擋不住民營快遞業迅猛發展。
一位快遞資深從業人員給我說過他們老板的一個真實故事。當時一位客戶請他們老板給南京送一封函件,要求必須下午送達。老板身邊剛好沒人,客戶實在是非常著急,說您開個價吧,怎么著都要替我送到。老板想也沒想就說,3000元吧。
那是近20年前,3000元簡直是一筆巨款,老板只是想用這個價錢嚇退客戶。沒想到客戶毫不猶豫,一口答應。這位老板從此覺得快遞行業來錢容易,于是撲身而入,終成行業翹楚。
快遞這活實在太簡單。無非就找一個人,買兩張來回大巴票,把那個大信封送到某個地址就行了。現在位居國內民營快遞業第一的順豐,當年他們老板和小伙伴們,就是這樣背著挎包來往于港深之間發家的。
這么簡單的活,國有企業的EMS就是干不了,原因是他們有著太多束縛。那來回南京的大巴票能報銷嗎?那3000元一單的收費符合物價局規定嗎?那收入能開發票能入賬嗎?那單位里有這樣專程送信的人嗎?那專程送信的人能多給一點補貼嗎?那由此多掙的錢能多留一點發給大家嗎?那收了人家的錢后萬一人家投訴了咋辦?老總還沒接單,已經暈了。
更嚴重的問題還在于,沒事時也就將就吧。有事時隨便哪一條,或許將置老總于死地。而且企業里或許會有人隨便貼一張郵票,給某個機構寄一封信,而且也總會有一些把柄被人抓住。老總們煩不勝煩,防不勝防,怕不勝怕。最后就兩句話,不干毫無問題,干了問題很大。于是EMS們,只能看著桐廬農民賺得盆滿缽滿,自己的貴族身份漸漸掉價。
當然,有一些國企很難垮掉,因為背后有政府支撐,然而受罪的是百姓。眼看國際油價跌跌不休,國內油價卻聽取漲聲一片。地理信息早已是大產業,但尋常人何時享受過這一行業的福利,倒是谷歌地球卻在“無私”地幫我們。這些行業雖然眼下還能大把大把掙錢,但一旦廉價要素優勢不再,一旦國門開得更大,真不知道他們會有何遭遇。
國企間當然也有競爭,但那種競爭或將是一杯苦酒。最近聽了不少通信巨頭間的競爭故事,特別好玩。如鋪裝光纜但求接通,A家線路接B家光纜,事實上等于偷竊別人資源;基層通信門店為追求銷售額,不惜以暴力手段對付別家;據說半數以上成功人士手機號是入大學時啟用的,于是移動運營商在新生入學周激烈競爭,甚至把一大堆競爭對手的手機藏在車里,進行不間斷呼叫,造成對方網絡堵塞。類似不正當乃至違法行為,甚至難走司法途徑。司法界人士說:“這是你們自己家的事,我們管不了。”
浙江國企改革高潮是1998年前后,盡管一些人士對此很有意見,他們的意見從他們的邏輯看,確也不無道理。同時國企改革當中,確也有一些不如人意處。但那次的國企改革,確對浙江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現在有人以浙江國企發展全國領先,從而認為國企也是能在市場競爭上取勝的。然而浙江的國企,除了最高層面還保留著國企一些特征外,在其子公司、孫子公司、玄孫公司,甚至更低層面的公司,早就跟私企沒有太大區別。層次越低,與私企越是相似。而浙江那些現在還算不錯的國企,多半是由那些基礎層面支撐的。
即使如此,浙江工業的國企增加值只占全省4.8%。且正因比重如此之低,他們也才能做得還算不錯。
黨中央早就說了,我們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既然是初級階段,那起碼跟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有根本不同吧。在這個初級階段,國企的地位、性質等,肯定跟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不一樣,我們為什么就不能從這一點出發,加快推進國企改革呢。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