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張懷恩
英語學習需要進行多角度的前后聯想,才能有更多的發現、突破,才能感悟并發現奧秘,尋找到新奇、刺激的東西,并激發學習者的學習樂趣。這就是“用心”。“用心”就是悟。只有“用心”聯想比較了,悟道才深,學識也才會淵博,才有可以“薄發”的厚積
可言。
普遍聯系的思維是最重要的一種思維。聯系了,才能比較、對照,才會有所發現,有所覺悟。聯系可以使人避免單一地只使用“眼睛”直觀地進行判斷的錯誤的約束。聯系的思維可以使人的聯想能力得到發揮,預判能力得到充分的體現。
就拿學習abide這個單詞作個比方吧!它的意思是“容忍;遵守”。讀了它的漢語意思,那只是淺層的感知。感知有形、音、義的感知,而又以發音的感知為最強,最有利于識記。但三者的功效也可能因人而異。有人喜歡通過查例句了解用法,這也有助于記憶。
比如,找到例句:
(1)I cant abide noisy people. 我受不了吵鬧的人。
(2)I cant abide people with no sense of humor. 我討厭和沒有幽默感的人打交道。
這兩個例句就說明了abide作為這個意思的某種用法:后面直接帶人作賓語,而且可以有“受不了”和“討厭”的譯法。
這是屬于“感”的階段,是體驗的階段。感可以從“聽、說、讀、寫”中去獲得。聽錄音、看電影、朗讀、對話、閱讀文句、抄寫、聽寫等都屬于這類,而以綜合性的聽寫、復述、背誦的刺激最強。
用心聯想是悟的階段,要比感高級得多。因為悟是積極的、個性化的介入學習。再看abide一詞,用心聯想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個詞結構的特殊性:它是abcde中i替換了c,于是,可以說是i被夾在中間再難受也得“容忍”呀!這樣一想,整個無關的形、音、義就串聯起來了,也就容易記住多了!這就是發現,是自己用心揣摩、思考的結果,簡單地說,也就是一種悟。
在英語學習中,我們主張的“悟”是一種聯想的悟,是一種發現,是觀察、理解后的發現。悟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個性化的、比較的、發現式的學習,而發現是最重要的。如果要提高自己的學習覺悟,除了聯想之外,還要比較、統計、歸納、演繹。也就是說,要學會“悟”并不是無從下手的。我們是可以用聯想、比較、統計、歸納、演繹等方法去求索。
語言的聯想多半是建立在形、音、義上的聯想。可以是相近、相似或者相反。比如,學了-og結尾的單詞dog,就可以適當做些拼寫聯想:jog,frog,fog,hog等。但這樣的拼寫聯想在意義上往往是互不相關的,這就需要做聯句的聯想:A frog is jogging in the fog with a hog. (一只青蛙正在跟一頭豬在霧中慢跑。)如果有時間,有能力,還可以多做一些:A dog is togging a hog bogged in the swamp. (一條狗正在打扮一頭陷入沼澤的豬。)
要注意,聯想不是無限的,過多的聯想不僅加大了學習負擔,反而會偏離主題,成為一種游戲。按照自己的能力,在短時間能掌握的情況下,適當地做些拓展性的聯想是可以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的。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