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偉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以他的學習狀況而言他明明是知道問題答案的,但卻支支吾吾、語無倫次,無法將自己心中所想簡明扼要地表述出來。只會站在原地,急得滿頭大汗,像極了一個不會說話的小孩。這一現象也表明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弱。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絕不能忽視對學生課堂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既是數學能力之一,也是其他數學能力的基礎。可見,數學課堂語言表達對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數學語言是數學學習的基礎
一方面,數學語言既是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數學知識的載體。無論是數學公式、定理,還是法則、性質,無一不是通過數學語言表述出來的。如果沒有數學語言的表達,那么這些知識,只會是“水中月,鏡中花”。另一方面,數學語言既能有效地詮釋數學知識的內涵,又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如果學生無法理解數學語言,那么就更談不上掌握數學知識了。
二、數學語言是思維發展的助力
一個人的眾多心理品質中,思維是核心。而語言作為體現思維的一種方式,其語言形式越是嚴謹、縝密,那么他的思維形式也就越形象、具體。因此,對于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也是對學生思維發展的促進。
數學的語言素以嚴謹清晰、精煉準確而著稱,其特點也決定了它對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和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嚴謹、準確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周密性,而清晰、精煉則可以鍛煉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深刻性。
三、數學語言是解決問題的前提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擁有應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社會,利用數學的思維去分析現象,利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的學以致用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實則就是一個嚴密推理和論證的過程。在學生理解題意、尋找相關條件和深入分析條件、問題之間關系的過程中,無一不用到數學語言。因此,學生只有掌握了數學語言,才能正確且高效地解決數學問題。
四、數學語言促進非智力的發展
在大多數人看來,數學就是密密麻麻的數字、符號,無窮無盡的公式、題海,單調枯燥而又乏味不堪。其實不然,數學擁有屬于自己的特點,它蘊藏這豐富的內在美,只待我們去挖掘、去理解、去掌握、去領略它的微妙之處,從而感知它的意境。學生也只有真正走進數學的這一意境,才能激起無盡的探究欲望。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