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霞
摘 要:就近些年高考作文要求來看,靈活多變為其主要強調的內容,以對學生創造性的激發為根本出發點,話題作文為其多被采取形式。在高考考場其實能夠“寫自己寫過的文章”也正是受這一點所決定。主要源于以不同的語言和形式能夠實現把一個主題表達出來,同樣,不同的著眼點,不同主題的表達能夠運用同一種語言和形式實現。就一定程度而言,高考作文的成敗決定了高考語文的成敗。探討了如何運用技巧手段把作文分獲得更高。
關鍵詞:高考作文;寫作技巧;方法
一、關注細節
1.先“袖手于前”,不急于動筆
高考作文屬于“遵命作文”,寫作者應立足話題和材料以及命題的視角,對命題者的意圖要認真揣摩,盡力做到對其要求能夠嚴格遵守。把想寫的內容和運用的手法以及如何進行擺布,還有對寫得怎么樣能夠預計出來,想好這些問題,再進行快速寫作。
2.標題鮮明
正如通常所說的題好一半文。把標題擬好,能夠達到眉目傳情的目的。(1)“痛苦如花朵綻開”和“笑是最美的符號”是巧用修辭進行擬題的范例。(2)“近朱者未必赤”屬于反向擬題范例。(3)“一蓑煙雨任平生”和“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運用詩句進行擬題的典型范例。(4)“生活調色板”和“痛苦不等式”等為巧用行業語進行擬題的典型范例。
3.書寫美觀規范
具有整潔的卷面和美觀字體以及格式正確的寫字與標點是高考作文閱卷要求。文面,就是所說的文章“臉面”,具有明晰與美麗的臉面,閱卷人往往會產生一見鐘情的感受,“偏愛”你的文章就是自然的結果。運用大小適中的字體,不要出格,太小也不好。注重做到清晰與工整。純藍鋼筆是最適合的書寫使用工具,爬坡字(也就是斜字)和螞蟻字(太細太小的字體)以及拖尾字(尾筆拖長的字體)是不應書寫的字體,而且大小勻稱和橫平豎直是對字體的要求,追求“養眼”,至少做到順眼。標點要單獨運用格式,力求用對,避免一“逗”到底現象的出現。
4.段落清晰
構思精心和安排認真是對段落的安排要求。力爭形成完整的段落、勻稱的分布,精彩段落最好出現,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亮點”。要盡量展示在文章前頭,爭取做到“亮相”就能獲得“滿堂彩”的效果,“圖窮匕見”是需要避免的狀況。文章僅800余字而已,最為適宜的就是安排5~7段(但不包括散文),三大段和太長的首段狀況盡量避免出現。
二、寫作技巧
1.扣準話題,重現、點題
話題作文,一定要注重把話題扣準。一般結構在安排上遵循開頭扣題,對話題重現在中間進行,點題在結尾進行的原則。主要把提示和導語看清,對于所給具體材料的含義要真正理解透徹。高考命題人說,作文材料就是發揮例子的作用,啟發和誘導是其目的所在,所以就審題立意而言,注重對材料與話題進行分析,把其內涵真正理解透至關重要。
2.材料作文,勿拋材料
就材料作文而言,對材料緊扣是必然要求,復述材料大段大段展開是絕對不可以的。行文步驟一般遵循“引入材料—確立觀點—展開論證—聯系現實—得出結論”的原則。主體在“展開論證”和“聯系現實”上,“展開論證”可結合正反進行,“聯系現實”就是與類似的道理或社會現象進行聯系,注重突出重點,自然過渡。
3.事實材料,說理論證
高考作文應注重各種事實材料的運用,要想獲得高分的關鍵在于說理論證。所以,學生論證說理要注重把古代或現代的事例盡量運用其中,一些鮮活的事例最好被采用。用例方式以結合概括段和形象描述段為宜,就是形象描述一個段,再加概括事例段一個,就能夠與“內容豐富”要求保持一致。
4.排比比喻,謀求“發展”
得高分要想在發展等級上實現,排比與比喻等修辭手段是必須運用的手法,而且多樣化的形式是必要之舉。發展等級高分的獲得依靠運用句式能完成。但如果想創新形式,對戲劇式或詩歌式以及古文式等進行運用,在平時考試中加強訓練就是極為必要的,否則在高考突發奇想而采用就是十分草率的行動。平時得心應手的運用創新一種或兩種樣式,就為游刃有余和左右逢源地對其運用在高考考場上打下扎實基礎。
5.積累素材,有米之炊
高考前要把正面與反面,古代與現代,中國與外國等方面的事例寫作素材準備好,注重把有個性和有影響的事例選擇并記錄下來。這樣記得多了,就會把見識面拓寬了,自然開闊了視野,達到打開寫作思路的目的。
上面就是筆者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在短時間內把作文成績提高的方法,由于筆者受理論水平的局限,所以文中闡述的一些觀點合理性可能不足,但確實很實用,這是經過實踐證明的,考生們能夠以實際為出發點。結合上述理論,與文中所舉的作文案例緊密聯系,與自己作文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聯系,達到去粗取精,相信此方法必然為學生高考作文增加籌碼。最后,衷心祝愿考生們高考作文能夠獲得高分,為自己理想的實現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王帥.試析高考語文作文技巧[J].語數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 2014(0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