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星
摘 要:討論了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引導學生以歷史批判和反思意識為中心進行學習。以“解釋歷史知識的核心內涵”引導學生進行歷史批判,以“架構學生與知識的橋梁”引導學生反思,全面闡述了打造高效歷史課堂的點滴體會。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歷史批判;反思意識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消除學生思維的盲點,是教師在課堂上的重要任務。消除思維盲點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培養高中生的創造性思維之外,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歷史批判,同時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對此,本文重點圍繞兩個層面進行了探索。
一、以問題引導歷史批判
批判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認知成熟的重要標志。批判要求思維主體正確認識客觀事物,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并對“精華”和“糟粕”提出個人見解。在歷史學習中,批判是理性認識歷史的重要手段。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給予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客觀的評價,對學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需要教師運用大量問題給予學生啟示。要確保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師需要借助一些媒介來營造問題情境,為學生創設一個深入思考問題的環境,如利用多媒體播放與問題相關的圖片或視頻;另一方面,還需要教師重點關注問題呈現后學生的思考方式,他們的思考與答案是否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例如,在《鴉片戰爭》一課中,筆者將提問的重點聚焦于三個層面:(1)英國侵略中國的起因。(2)英國侵略中國的目的。(3)鴉片戰爭發生的必然性。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后,首先提出問題:“什么是鴉片戰爭的導火索?”此時學生會立即想到虎門銷煙,等學生給出答案,筆者再次提問:“假如林則徐沒有禁煙,英國是否就不會發動侵略戰爭?”由此,則提煉了這一課的核心內容: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目的,在這一問題情境下引導學生認真思考,會讓學生對“鴉片戰爭”產生一個具體的認識,從而引出“貿易”“經濟”“軍事”“閉關鎖國”等關鍵詞。進而,筆者又提出了第三個問題:“什么是鴉片戰爭的必然性因素?”此時學生自然而然會想到腐朽的清政府、軍事力量強大的英國、禁煙對英國的影響、清政府采取的外交策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等等,如此,則將“鴉片戰爭”這一歷史事件完整的串聯起來,而通過思考并回答問題,學生也會對鴉片戰爭的前因后果形成客觀認識。
綜合來說,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需要把握五個原則:(1)針對性原則,要使問題具有高度的針對性,只有這樣,才能抓住重點知識,由淺入深,逐步地引導學生去思考;(2)靈活性原則,備課時設計的問題并非一成不變的,教師需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靈活把握提問的契機與內容,以確保重點知識能夠完整的呈現出來;(3)全面性原則,即問題應兼顧全班學生,給予所有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4)啟發性原則,在歷史課上,課文不是關鍵,因此問題設計必須要有一定深度,避免讓學生能夠依照課文“按圖索驥”,找到問題的答案;(5)鼓勵性原則,當學生回答問題后,無論答案是否正確,教師都應當給予鼓勵,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反思是學習的重要手段,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反思,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在課堂教學中,反思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教師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解答,解答后通過分析和驗證讓學生評價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而分析和檢驗的過程,即是學生反思的過程。然而,學生的這種反思行為是被動的,是教師引導下的刻意反思,而行動的前提是思想,因此要讓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就必須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如《解放戰爭》一課,這一課的重點知識主要有重慶談判、三大戰役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圍繞重點知識的設定,教師可采用“畫龍點睛”式的提問方式,抓住關鍵來提問,利用一個問題來概括多個隱含的內容,給予學生充分的解答時間,每當解答一個小問題,都讓學生用“反問”的形式來檢驗答案。如,針對第一個重點知識來提問:“重慶談判的焦點問題是什么?”從表面來看,這是一個獨立的問題,然而,學生在解答時,卻勢必要面對這一問題中包含的幾個小問題,如“軍隊問題”“解放區問題”和“國共雙方的態度問題”等,要解答教師的提問,學生必須要首先從這些小問題入手,而這就形成了探究。同時,學生解答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連續反思的過程,這種連續反思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即便是一個小問題回答錯誤,都會影響整個回答思路,從而導致最終的答案錯誤。如此,則使學生的反思意識在連續的回答問題中形成。
嚴格來說,即便課堂改革已實施了很多年,但學生的課堂學習始終是被動的。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教師可能會從落實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入手,去解決這一問題,然而,事實上問題的關鍵是學生的思想態度問題。因此,要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必須從學生的思想入手,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而其中即包括批判與反思意識。它在歷史學習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以此為核心理念來組織課堂,既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又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王月季.反思性教學理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生活教育,2014(15):63-64.
[2]徐剛.反思性教學在高中歷史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4(96):133.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