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芳
摘 要:如今,經濟的發展不斷推動著教育的改革,教育也越來越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強調教育的素質化,不僅表現在成績上,在學生的審美情趣、藝術鑒賞能力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趨勢下,當代藝術內容的教學已成為必然之勢。
關鍵詞:美術鑒賞;當代藝術;教學分析
一、美術鑒賞中當代藝術內容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教師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高中處于一個升學的特殊階段,美術鑒賞作為一個非統考科目往往在教學中受到忽視。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美術基礎比較薄弱,加之學生由于自身對美術鑒賞課認識的缺少,極度忽視了美術鑒賞課的重要性,在課堂上閱讀其他書目。因此,在實際美術鑒賞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使教學質量受到極大的影響。
2.教學管理方面的問題
如今在大部分的高中學校,美術教學的安排過于松散。比如,授課教師的安排往往過于隨意,甚至有的教學管理中并沒有出現關于此方面的內容。
3.應試教育帶來的種種問題
受學校、老師的影響,過多地重視升學率,不重視美術鑒賞教育的開展。在此之上,各科老師迫子學校的壓力,不得不全面專注于文化課的授課,完全置美術鑒賞課于關注的視野之外,這就帶來了美術鑒賞的種種問題。
二、應對措施
1.教學方法的合理化
教育教學的改革關鍵是教師,教師關鍵在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要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提高教師的素質,教師在喚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做到學高、技高,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現代課堂的先進性開展教學。
2.逐漸改變教育觀點,整合課程資源
在尊重學生美術基礎差異性的前提下,應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課堂的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輸入過程,如果能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它將是拓寬審美視野、豐富學生體驗的有效方式。
3.轉變教育理念
藝術的教學不僅僅是局限于書本的知識了解,特別是當代藝術,它已經完全融入現實生活中,那么教學的要求上也不僅僅是要學生了解到有此知識的存在,更大程度上,應該讓他們去感知生活環境中,對藝術、藝術活動的理解與追求,這也是讓教學更加靈活化的表現。
在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今天,當代藝術已成為現代社會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代藝術的教學應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思想的進步而不斷改變。美術鑒賞中當代藝術內容的教學應更加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強調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才能實現學生更高層次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娟.談高中美術鑒賞課中當代藝術內容的教學[J].新校園:中旬,2015(03).
[2]郭琳,匡智峰.高中中國美術鑒賞教學效果現狀調查分析:以江蘇泰州地區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3(18).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