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新課改明確指出教學必須由指導學生繼承學習轉變為引導學生創新學習,素質教育的重點任務之一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而創新人才的培養則是當前時代對教育的硬性要求。中學物理學科特點極為鮮明,也就決定著在教學過程中能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所以,探索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促進中學物理教學的策略至關重要。不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其過程漫長緩慢,本文就對該過程進行以下解析。
一、滲透物理學史教育,樹立創新意識
課堂教學是學生培養創新精神的重要一環,將與教材相關的內容與課堂教學巧妙結合,在恰當的時間向學生介紹物理學家各項重大發明和發現的思路、方法、過程,可有效地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如,蒸汽機的發明是詹姆斯·瓦特受到水沸騰產生水蒸氣頂起水壺蓋而發生振動現象的啟迪等,物理學史教學有助于學生了解物理學理論誕生的全過程和科學家堅持不懈探求追尋真理精神,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創新對物理學發展的重要性,明白物理學的發展離不開前人的努力和其成果,正如牛頓曾說過他能看得很遠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也是同樣,只有基于前人的努力下并樹立創新意識,才能更好地培養創新能力。
二、科學探究,促進創新能力培養
作為學生學習目標和重要教學方法之一的科學探究,其為全新的教育內容和方式,有著極為明確的目標,即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探索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進而培養出其參與、關心生活及社會等意識。如,導體電阻影響因素探究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猜想出導體橫截面積、長度、材料可能會影響到導體電阻大小,若在研究中同時改變橫截面積和長度,隨之也將改變電阻大小,但很難判斷出引起這個現象的因素是長度還是橫截面積,為探索橫截面積是否會影響到導體電阻,就需要進行控制變量實驗,也就是只改變橫截面積,而其他量保持不變,最終的結論便能說明橫截面積與其的關系。通過諸如此類的探究過程,學生不但深刻認識到在實驗探究中要進行目的性的自變量控制改變,且這種開放式的實驗也促進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其實,中學物理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很多,但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過程極為艱巨,還需要教師靈活運用這些策略,為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強化培養學生的創新
能力。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