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
摘 要: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學習數學就要掌握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七年級為例分析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關鍵詞:初一數學;應用意識;結合生活;運用技能
學以致用是課堂學習的根本目的。數學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所以,數學教學要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為首要任務。初中數學與現實生活結合比較緊密,我們可以借助生活實際問題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然后通過問題體驗,讓學生掌握數學應用能力。鑒于此,筆者結合多年的一線教學實踐對七年級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進行簡要分析。
一、結合生活,培養應用意識
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就先要培養他們的數學應用意識。七年級是初中數學學習的肇始階段,此時知識相對簡單,與實際生活結合比較緊密。所以,我們可以借助生活情境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例如,在學習七年級的三角形知識時,我們只讓學生記住“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是不夠的,我們需要通過形象的證明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為了強化學生印象,筆者帶領大家用剪刀制作一個任意三角形,然后讓大家把三個角對折到同一個底邊上對齊,大家發現三個角相加整好和底邊成一條直線,有力證明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這個命題。
這樣通過切近生活的手法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運用價值,從而啟發他們從主觀上產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二、設置練習,強化數學運用技能
學生有了運用數學的意識,還要趁熱打鐵培養數學的運用能力。實踐體驗是生成能力的不二法門,所以,我們要注意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設置相關練習,讓他們通過體驗強化數學運用能力。
比如,七年級我們學習了不等式,我們可以設計生活性問題來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小王想買瓶水,但是錢包里只剩下13張人民幣,其中有1元的,也有0.5元的。已知其總面額小于8.5元,請問小王可能有幾枚1元的硬幣?
這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就需要我們尋找不等式關系來解決。我們可以設有x枚一元硬幣,那0.5元的硬幣就是13-x張。所以就有x+0.5(13-x)<8.5得出x<4,通過練習,學生會對相關數學問題有系統的把握,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總之,應用是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我們要通過與生活貼近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然后通過練習強化數學應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及時完成知識的內化和遷移。
參考文獻:
胡紅芳.初中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D].華中師范大學,2008.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