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酸和堿各自的通性。
(2)能設計簡單的探究方案。
(3)能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活動,復習鞏固酸和堿的通性,進一步認識與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2)通過討論、練習與交流,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發展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學精神。
(2)培養學生勇于創新和實驗的科學精神。
(3)培養學生勇于從生活中發現化學并將所學知識服務于生活。
二、教學重點
理解酸和堿的通性,能設計簡單的探究方案。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自主進行探究。
四、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合作、討論、交流、練習。
五、教學過程
〔引入〕播放化學版(青花瓷),邊欣賞、邊思考歌曲中涉及了哪些酸和堿。
教師點評并在黑板上書寫。
學生活動:傾聽、發言。
〔過渡〕在新課中通過對鹽酸和硫酸的學習歸納出了酸的通性,同樣通過對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學習歸納出了堿的通性,那么我們本節課重點復習酸和堿的通性,請看第一大板塊“活動與探究”。
教師活動:〔活動與探究〕現有兩杯無色溶液,分別是酸和堿溶液,你有多少種辦法區分它們?(并在燒杯的標簽上注明)〔提示〕: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并完成實驗。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并完成實驗。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正確描述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并展示成果〔點評〕對實驗方案達成共識。
學生活動:代表發言,相互補充,完善方案:
方案一:石蕊 方案二:酚酞 方案三:鎂條 方案四:石灰石 方案五:生銹的鐵釘 方案六:碳酸鈉溶液 方案七:硫酸銅溶液 方案八:氯化鐵溶液
〔過渡〕為了區別這兩種無色溶液,你們設計了這么多種實驗方案,那么每種方案應用了酸和堿的什么通性?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發言。
教師活動:PPT展示酸的五個通性和堿的四個通性。
學生活動:學生小結得出酸和堿的通性
〔過渡〕那么同學們除了學習在放松的時候看過喜羊羊與灰太狼沒有?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大板塊請看
情景一:喜羊羊是HCl
情景二:喜羊羊是NaOH
〔提問〕喜羊羊選擇那條路才不會遇到灰太狼安全到家呢?
學生活動:學生交流回答并完成相關的化學方程式。
教師活動: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體會或想法?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暢談收獲。
教師活動:〔小結〕
一、酸的通性
二、堿的通性
三、能設計簡單的實驗探究
四、能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學生活動:觀看聆聽。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