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華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指出:“讓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積極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形成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也就是說,素質教育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應該是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以飽滿的信心走進化學課堂,進而,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也為學生化學素養的培養以及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就以以下幾種活動為例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真正成為化學課堂的主體。
一、小組實驗活動的開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學習化學離不開實驗,掌握實驗方法以及完成化學實驗所必需的技能,是學好化學的關鍵。所以,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也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改變以往“背實驗”的學習方式,要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活動,這樣一來能夠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二來形象、直觀的實驗過程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高效化學課堂的順利實現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例如,在教學《實驗室制氧氣》時,為了培養學生基本的化學素養,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更為了提高實驗課的效率,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首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引導學生借助“酒精燈、試管、鐵架臺、水槽、集氣瓶、帶活塞的導管、氯酸鉀”等實驗用品進行自主實驗,同時,在實驗的過程中思考:為什么在該實驗中采取的是排水法制取氧氣,為什么要在實驗前進行氣密性檢查?等等。通過這樣的實驗過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鍛煉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而且,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也能使學生在小組動手實驗中科學素養獲得相應程度的提高。
二、自主探究活動的開展
探究活動的開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提高學生社會競爭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開展自主探究活動,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探究問題,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同時,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例如,有失去標簽的兩種化肥,分別是硝酸銨和硫酸銨,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鑒別它們。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為了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知識靈活應用能力,也為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在該題的解答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自主選擇鑒別的用品,設計出實驗步驟,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三、“小老師”活動的開展
“小老師”活動是指讓學生以“老師”的身份來對相關的知識進行講解,最常用的就是習題的講評。也就是說,在習題講評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鼓勵學生走上講臺,將自己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向其他學生進行講解,以提高學生的習題解題能力,使學生取得良好的成績。
還以上題“有失去標簽的兩種化肥,分別是硝酸銨和硫酸銨,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鑒別它們?!睘槔?,在學生獨立設計出自己的實驗過程后,我們可以選擇幾名學生將自己的解題思路向學生進行講解,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而且,小老師活動的開展對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總之,素質教育下高效初中化學課堂應該是在多樣化教學活動下形成的,應該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課堂。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為學生綜合而全面地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姚俊海.如何構建新時期初中化學的高效課堂[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1(09).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