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明
自主課堂是課改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課堂模式,也是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的有效模式之一。所以,為了確保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也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自主課堂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確保學生在自主課堂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提高效率。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進行論述,以期能夠確保課程目標最大化實現。
一、組織學生進行自主討論活動
自主討論活動是加強學生交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有效活動之一。所以,為了確保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也為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在教學時,我們要深入挖掘教材價值,要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自主探究,進而促使高效語文課堂順利實現。
例如,在教學《斑羚飛渡》時,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學習斑羚從容、鎮定、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我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①文章中重點寫了鐮刀羊的哪些表現?②斑羚為什么要飛渡?③文本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組織學生結合文本內容進行自主探究,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而且,與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討論,要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語文課堂中養成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
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自主學習
小組自主學習模式是課改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也是打破傳統被動課堂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學習,并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鼓勵優等生帶動學困生進行學習,以確保語文課堂面向全體學生,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
例如,在教學《老王》時,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為了培養學生的個性,在授課時,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又是一個怎樣的人”進行討論,目的就是讓學生在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中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時,也能在小組交流中對“老王”和“我”的形象進行全面的了解,進而真正培養學生的愛心和同情心,使學生學會以善良體察善良,回報善良,最終,確保本節課的課程教學目標最大化實現。
三、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對比活動
自主對比活動的開展主要是針對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而言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自主對比中拓寬知識視野,提高閱讀質量。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鼓勵學生將主題相似的文章、作者相同的文章等等放在一起進行對比閱讀,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輕松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確保高效課堂順利實現,而且,與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例如,在閱讀《中國石拱橋》《橋之美》《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這一章節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也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閱讀,比較作者的寫作手法、比較文本中包含的不同情感等等,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幫助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更為了確保文本價值最大化實現,我們要充分發揮自主對比閱讀活動的價值,以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總之,在構建自主而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中,我們要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構建出真正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陳寧.自主學習,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課外語文:下,2015(0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