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群書》編輯部:
2015年8月12日23時30分許,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一時間,天津牽動著千萬人的心。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種救援力量陸續奔赴現場,馳援天津。與此同時,有關爆炸事故的信息滿天飛,不由分說地沖進人們的視野,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自媒體更是異常活躍,祈愿者有,問責者有,披露消息者有,朋友圈幾乎天天被天津爆炸事故刷屏,人們接受著海量的信息。
誠然,自媒體在爆炸事故一發生時,就為我們提供了爆炸時的視頻信息,讓我們了解到了事故的嚴重性,自媒體廣發傳播的“世界上最帥的逆行”讓人感動不已,“總理不到,沒人指揮”也讓人反思良久。
然而,在自媒體時代,各種不同的聲音來自四面八方,每一個人都在從獨立獲得的資訊中,對事物做出判斷。簡言之,有事實,也有謠言。
爆炸發生后不久,很多自媒體就開始傳前兩批消防隊員全部犧牲的消息,讓人心中一緊。隨后又看到另一條消息:“方圓一公里之內已無活人”,悲傷不已。但,仔細想想又覺不對——1945年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也不敢如此妄言。漸漸地,當各種關于遇難人數的謠言充斥網絡時,筆者已經見怪不怪了,“內部消息”也總是層出不窮,反倒不那么讓人相信了。13日上午,天津市某官員毆打CNN記者的消息傳出,固然讓人氣憤,我們不禁要問,各個媒體的記者挖空心思都進不到現場,這些“內部消息”提供者,你們的消息是怎么來的?
除了“假”新聞,還有些消息實在是毀三觀:華強北商城官方發出“相信大家都被天津爆炸事件驚嚇到了,快來買臺手機壓壓驚吧”營銷微博;“您的快遞已被炸飛”、“您的車已被炸完”等低俗笑話層出不窮;更有甚者,謊稱自己父親在爆炸中身亡,騙取3700多網友打賞,等等。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極大地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也著實使得消息魚龍混雜,讓人真假難辨,透支著人們的信任。
自媒體如此,專業媒體機構如報紙、電視臺,又如何?主流媒體可以提供真實的信息,但是流程復雜,審核嚴苛,致使天津“無新聞”。事實上,爆炸發生后,天津傳統媒體的記者第一時間就奔赴了現場,但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及時播發,引發公眾的強烈質疑,自媒體也借機炒作,讓當地傳統媒體形象一落千丈。與此同時,對于這次爆炸事故,獲取權威信息的新聞發布會問題層出,“不清楚”、“不知道”、“待了解”等含糊不清的回答,為自媒體傳播謠言提供了機會。“權威發布一旦跟不上,謠言就會滿天飛”。16日下午,李克強總理在天津火災爆炸事故現場強調。這就要求傳統媒體應在災難報道時,簡化流程,形成災難報道應急機制,在保證真實性的同時,加快速度,加大深度,在謠言之前告知受眾,勿讓謠言領著跑。及時傳播真實的信息,不讓“謠言滿天飛”,是傳統媒體職責所在。
同樣,不造謠,不傳謠,也是自媒體在災難發生后所必須承擔的責任。
自媒體如果只是求快,傳播一些未經證實、主管臆測的消息,會不會讓受眾一想到自媒體,就與謠言聯系起來?如果任其公信力大打折扣,到公眾都不相信了,再快再吸引人又有什么用?所以,重大事件報道不僅是自媒體發展的機遇,也是對自媒體誠信意識和科學素質的挑戰。自媒體要提升公信力,也需樹立“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的理念。在真實性這個問題上,傳統媒體和自媒體擁有一字不差的“共同語言”。
以下列舉我國和世界不同時期有關新聞真實性的表述,以資借鑒:
民國時期制訂的《中國新聞記者準則》第四條規定:“新聞記述,正確第一。凡一字不真,一語失實,不問為有意之造謠夸大,或無意之失檢致誤,均無可恕。”《報業道德規范》第二項第一條:“新聞報道以確實、客觀、公正為第一要義。在未明真相前,暫緩報道。”
1925年,毛澤東在寫《〈政治周報〉發刊理由》時明確提出:“忠實地報告我們革命工作的事實”,“《政治周報》的體裁,十分之九是實際事實之敘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對于反革命派宣傳的辯論。”
劉少奇1948年10月2日在《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中提出:“你們的報道一定要真實,不要加油加醋,不要戴有色眼鏡”。
陸定一1943年9月1日在《我們對于新聞學的基本觀點》中,全面地論述了事實與新聞的關系:“唯物論者認為,新聞的本源是物質的東西,乃是事實,就是人類在與自然斗爭中和社會斗爭中所發生的事實。因此,新聞的定義,就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新聞的本源是事實,新聞是事實的報道,事實是第一性的,新聞是第二性的,事實在先,新聞(報道)在后,這是唯物論者的觀點。”
1984年6月26日至7月1日,中宣部召開了全國新聞真實性問題座談會,會議紀要提出“要在新聞界開展維護新聞真實性的活動,把杜絕失實,維護新聞真實性原則問題,作為新聞單位整黨的主要內容之一”。
1991年1月19日通過的《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要求新聞工作者“維護新聞的真實性”,強調“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報實情,講真話,不得弄虛作假,不得為追求轟動效應而捏造歪曲事實”。
聯合國新聞自由委員會制訂的《國際報業道德規則》第一條規定:“不得歪曲或隱瞞事實”,第二條是“不得以謠言當作事實。”
美國記者協會制訂的《新聞道德準則》中規定:“凡報道不正確,不完整者,非任何借口所能辭其咎。”美國報紙編輯人協會制訂的《報業準則》第四條規定:“凡一切新聞事業,當以對讀者之誠信為其基礎,故必須誠摯、忠實與正確。報紙為爭取讀者之信任,不論任何情形,都要力求正確。”
日本新聞協會制訂的《日本報業準則》第二條規定:“報道新聞之基本守則,對于所敘述之事,必須正確與信實。”
讀者 秦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