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花
(中共阿勒泰地委黨校,新疆阿勒泰836000)
阿勒泰地區現代物流業發展問題研究
王貴花
(中共阿勒泰地委黨校,新疆阿勒泰836000)
現代物流是人類進入網絡經濟時代、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社會分工精細化的產物。當前,阿勒泰地區物流業發展具備良好優勢,但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要促進阿勒泰地區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必須解決好制約物流業發展的各種問題。要樹立現代物流新觀念,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建立物流管理部門,制定政策措施;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設,重視物流人才培養;創造條件,盡快形成第三方物流企業;大力發展口岸物流業。
現代物流業;阿勒泰;物流信息化;第三方物流企業;口岸物流業
“十二五”時期,阿勒泰地區確立了打造“環阿爾泰山區域經濟中心和產業高地”的戰略目標,這是阿勒泰地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目標,是實現與全疆同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點。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確保地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加快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勢在必行。
(一)物流總量情況
阿勒泰地區作為一個物流業剛剛起步的地區,所有的進出口物資幾乎都是通過公路運輸,公路運輸在貨運中起著主導性作用,(見表1)[1]16物流費用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07年至2012年五年間,全地區綜合運輸體系完成貨運量由798萬噸增長到1 034萬噸,累計增長29.57%,公路貨物周轉量由106 512萬噸/公里增長到172 081萬噸/公里,累計增長61.56%。[1]16
(二)物流基礎設施情況
在公路運輸設施方面,目前,全地區已基本形成以216、217國道和10條自治區干線(省道)為骨架,以各鄉鎮公路為支線的公路交通網。全地區公路總里程為8 384.3公里(含生產建設兵團),54個鄉鎮通了油路,522個行政村中有490個行政村通了公路,基本形成了以國省道主干線為依托,輻射全地區各縣(市)、農牧鄉村和邊境口岸的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見表2)[1]238在鐵路運輸設施方面,現有鐵路線1條(即奎北鐵路),正線里程468.85公里,全線分布車站36個,開站22個,其中新建車站21個,與隴海線、歐亞大陸橋相連接。在航空運輸設施方面,現有運營的民用機場2個、飛行航線3條。[1]237

表1 2012年阿勒泰不同運輸方式的物流情況

表2 2012年阿勒泰地區公路運輸設施情況
(三)物流運力和運能情況
在公路運力和運能方面,現有營業性載貨汽車8 254輛,總噸位29 058噸,平均噸位3.52噸;而且貨運市場形成集體、個體貨車參與貨物運輸的格局,使2012年全年的貨運量達到1 034萬噸,貨物運輸周轉量172 081萬噸;在運力大幅增長的同時,運力結構也有較大改善,重型、大型貨車占到全地區營運貨車的32.72%,[1]237說明貨車逐漸趨向大型化,實現了貨暢其流。
(四)物流運營主體情況
阿勒泰地區交通運輸、倉儲企業有252戶,其中汽車運輸企業136戶、大型貨運企業6戶、倉儲企業110戶,道路貨物運輸公司共43戶,鐵路代理戶6戶,航空貨運代理5戶,郵政貨運代辦23戶,全國連鎖配送企業5戶。[1]25
(五)物流市場結構情況
阿勒泰地區物流道路貨運市場集中度不高,所以造成成本較高。就商業市場而言,阿勒泰地區批發和零售業企業目前有410戶、公司161戶,分散在各縣市,2012年共完成貿易額22.62億元。在這些批發和零售業中規模較大企業12戶,批發業占9戶,零售業3戶。(見表3)[1]28這些數據一方面說明阿勒泰地區批發和零售業中獨立企業市場集中度較低,與連鎖總店相比差距明顯;另一方面也表明在今后批發和零售業中獨立企業具有很大的擴張潛力。

表32012 年阿勒泰地區批發零售業市場流通情況
(六)對外貿易發展情況
阿勒泰的4個一類口岸,使阿勒泰地區一躍成為西部對外開放的前沿。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根據自治區“外引內聯、東聯西出、西來東去”的開放方針,依托地緣、資源優勢,把發展邊境貿易作為振興阿勒泰經濟的突破口,取得了可喜成績。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對外開放市場日趨多元化,由過去的幾個(俄、哈、蒙)貿易合作伙伴發展到現在與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擴大到吉爾吉斯斯坦、日本、韓國、歐盟地區)有經貿合作關系。進出口貿易由廢舊金屬、日用百貨向礦產品、農畜產品、建材、機械設備、煤炭、天然氣和特色農產品等領域拓展。貿易形式已涉及現匯、易貨、對外承包、技術合作、勞務輸出、加工貿易等領域。目前,吉木乃口岸已經發展成為新疆對哈薩克斯坦的第三大口岸,塔克什肯口岸已發展成為我國對蒙古國第二大、新疆第一大口岸。此外,以對外貿易為突破口,全力支持品牌經濟發展,圍繞做大蔬菜、沙棘、菌菇產業,加快發展外向型農業,建成農產品出口生產基地18個,儲藏保鮮能力達1.74萬噸,向周邊國家出口蔬菜量大幅增長。[1]4
(七)工業園區建設情況
阿勒泰地區在工業園建設上集中主要力量扶持建設“兩園兩區”,即福海工業園、富蘊工業園,青河塔克什肯口岸加工區、吉木乃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福海工業園位于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三國在北疆的交匯處,能有效快速地開發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利用國內、國外市場,使國內和國外的礦產資源優勢資源互補),輻射帶動作用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富蘊礦業工業園區是阿勒泰地區首個自治區級工業園區,現在園區內吸納入駐企業22家,其中運輸企業達7家。[1]6
(八)物流信息平臺和物流軟件建設情況
阿勒泰地區由于基礎網絡覆蓋范圍和接入能力已大大改善,為發展物流電子商務創造了有利條件,具備了開展物流電子商務的基本條件。但現在阿勒泰地區大部分民眾由于傳統購物習慣影響,不愿使用電子商務進行交易和購物;同時,安全體系、信用體系、配送體系還跟不上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有關物流方面的體制與法規建設較為薄弱,只有一部《阿勒泰地區道路運輸管理條例》,除此之外,沒有制定和頒布過任何與物流運輸有關的地方性規定。
(一)優勢分析
1.政策優勢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穩疆興疆、富民固邊”戰略,為阿勒泰地區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撐;泰福海物流園區在國家西部大開發“西進、南下”戰略區域中的地位尤顯重要,為物流園區的建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2.經濟發展優勢
良好的區域經濟態勢為加快阿勒泰地區物流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環準噶爾盆地經濟圈”正在形成,以“天山北坡經濟帶”為核心,以G216、G312、“烏-奎”高速、“烏-阿”高速(擬建)、“烏-奎”鐵路、“奎-北”鐵路為紐帶,包括烏、昌、石、獨、奎、克、福、富、阜等市縣在內“環準噶爾盆地經濟圈”已顯雛形,成為我國實現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戰略的重要實施基地。
3.資源優勢
阿勒泰位于哈薩克斯坦——中國——蒙古國有色金屬、稀有金屬、貴金屬、黑色金屬成礦帶中段,成礦條件優越,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在全疆占絕對優勢,是我國最具潛力的礦產資源集中區之一。全地區已發現礦產4大類94種,占全國擁有礦種數的47.9%,占全疆擁有礦種數的68.2%。[1]15還有豐富而獨特的清潔能源、特色農產品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同時,阿勒泰周邊國家也都是礦藏豐富的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即有物可流。
4.產業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阿勒泰地區緊緊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和能源戰略西移的良好機遇,全力實施資源轉換戰略,形成了礦產、能源、農畜產品加工等優勢特色產業。“十二五”時期,地區以資源為依托,建設煤制油、煤焦化、進口石油、特種鋼、硅產業五大工業基地,壯大以能源、礦產為主導的新型工業。
5.區位優勢
阿勒泰地區是新疆重要的畜牧業基地、礦產開發基地、旅游集散地、邊境口岸重地,處于次區域合作經濟增長“大三角”的核心位置,是新疆面向“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行“內引外聯、東聯西出、西引東進”的橋頭堡,地緣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所轄縣(市)均為邊境開放縣(市),有對蒙古國的塔克什肯口岸和紅山嘴口岸、對哈薩克斯坦的吉木乃口岸和阿黑吐別克口岸4個國家一類口岸,另有對俄羅斯的喀納斯口岸正在積極籌建當中。阿勒泰地區還是我國西北唯一與俄羅斯接壤的地區,邊境線長54公里,是未來新疆“中俄直達運輸走廊”的唯一通道。
6.交通優勢
全地區立體交通網絡正在加速形成。“十二五”時期,是阿勒泰地區高等級公路和鐵路的大建設時期,每個縣(市)和口岸均通的高等級公路和鐵路的建成,構成國民經濟的大動脈,每條鐵路均與外圍鐵路相連。在民航建設方面,完成富蘊機場遷建,開通與北京、上海、廣州等主客源地城市及重點景區直航航線。在管道建設方面,新疆廣匯集團吉木乃天然氣管道建成投運,全面推進中俄天然氣和中哈輸油管道建設,開辟境外能源輸入大通道。
(二)存在問題分析
1.現代物流觀念缺乏
沒有真正樹立起現代物流觀念,尤其是企業對發展現代物流業的認識還存在許多誤區,一些本應從工商企業內部剝離出來交給第三方物流企業經營的物流服務環節仍滯留在企業內部,影響了物流市場需求的釋放,也限制了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物流效率的提高。
2.管理體制比較分散
阿勒泰地區的物流管理體制比較分散、混亂,物流相關的各部門分別由交通、民航、內貿等不同的政府部門進行管理,物流體系各部門之間缺乏直接的橫向聯系。由于長期內、外貿分離的格局,導致了對內物流和對外物流的分離,這種條條分割和內外分離的管理體制,將全社會的物流過程分割開來,實行分段式管理,其內部相互之間的權力和責任交叉重復,難以有效合作和協調。
3.管理機制尚未形成
阿勒泰地區專業的運輸企業、倉儲企業、貨運場站企業數量較少,且企業形態尚不完善,運輸網點少,服務空間小,經營水平低,競爭能力弱,正面臨著市場需求不足、大量產品滯銷、生產能力閑置、就業壓力日漸突出等問題。大規模的產業整合缺乏合理的、低成本的流通環節作保障,從而加劇了物流領域在低水平、小規模上激烈而無序的競爭。
4.基礎設施建設薄弱
阿勒泰地區物流設施規模小,等級低,結構不合理,鐵路線網絡不健全,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鐵路尚未實現對接,公路貨運專用車輛占全部貨運車輛的比例較低且比較落后,公路貨運場建設相對滯后,口岸倉庫貨場擁擠,尤其是立體倉庫缺乏。阿勒泰地區物流體系建設規劃滯后,沒有把物流作為城市功能的有機組成部分進行統籌規劃,以致出現重復建設、浪費資源或因選址失誤造成新的交通運輸“瓶頸”現象。
5.物流技術含量不高
物流設施裝備較落后,沒有實現物流管理的機械化、自動化和電子計算機化,現代化物流集散和儲運設施還處于半人工化甚至全人工化的狀態。工商企業內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術手段還比較落后,條形碼技術、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物資采購管理(MRP)和企業資源管理(ERP)等軟件,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水平仍較低。
6.物流管理人才匱乏
隨著地區物流業的發展,不論是配送中心的建設還是其營運及管理方面,急需物流管理和經營的專門人才。現有的專業技術人才由于待遇低而流失嚴重,年輕后備技術骨干嚴重不足,經濟條件、創業環境對優秀人才缺乏吸引力,引進人才的工作機制還不完善。
(一)樹立現代物流新觀念
樹立現代物流新觀念,重視發展地區的現代物流業。政府及各生產、銷售、儲運等行業都應將物流事業的發展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建設來對待,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幫助人們樹立現代物流意識,深化社會對現代物流的認識和發展趨勢的把握,讓現代物流具有的系統最優、市場化服務的思想深入人心,積極推進地區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
(二)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在現代物流體系建設中,政府具有規劃、建設、調控、推動和服務的多重作用,離開了政府的強有力引導,發展現代物流業僅是空談。
1.建立強有力的物流管理部門
解決管理體制分散、政出多門的問題,明確物流管理部門的職責,制定相應的物流行業管理辦法、物流政策法規,統一負責協調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物流行業日常管理等工作,嚴格執行國家法規和統一的技術標準。
2.制定現代物流體系和發展總體規劃
將規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戰略目標之中,在總體上做好物流的中心網絡、物流的營運主體、組織方式、物流的信息系統、物流作業的流程系統、物流市場體系等子系統相互之間有機協調統一規劃的基礎上,對物流中心、基礎設施、物流線路等進行科學布局,整合物流資源,防止一哄而起、重復建設、無序競爭,減少資源浪費。
3.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盡快形成配套的綜合運輸網絡、完善的倉儲配送設施、先進的信息網絡平臺等,為地區現代物流發展提供基礎條件。在物流產業主導作用的交通、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必要的投入,加快鐵路、高速公路、機場、口岸、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物流園區載體功能,培育一批有較強市場開拓能力和商品輻射能力的流通企業集團,打造以福海工業園區為中心,各縣(市)為節點,以交通樞紐、口岸、機場為依托,輻射全疆及周邊國家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4.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抓緊制定有關物流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如市場準入、土地使用、稅收、技改貸款、項目審批、口岸設立、培育大物流企業與鼓勵中小物流企業發展等等政策措施,加快引入競爭機制,簡化相關程序和手續,大力促進地區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和現代物流業發展。
(三)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設
現代物流是一個運用現代科技裝備和管理的運輸系統,必須重視信息和通訊網絡的建設。目前,阿勒泰地區的物流業小、散、弱,信息化建設更是滯后,猶如一張白紙。然而,正因如此,阿勒泰地區可以高起點地規劃建設現代物流業的信息平臺,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在開展物流網絡建設時,應盡快開展EDI(電子數據交換)的推廣和普及工作,早日建成信息高速公路,以便與國內、國際市場接軌,并提高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四)加大物流人才培養力度
從事物流業的運作,需擁有一支優秀的物流管理隊伍。管理者必須有很高的物流學專業能力和水平,扎實的經濟學、統計學和市場營銷學的功底,以及極強的統籌規劃能力。因此,需要加快物流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運作規律并有開拓精神的人才隊伍。還要重視所有員工的物流知識和業務培訓,提高物流員工的職業素養,積極推廣技能培訓,提高物流員工掌握、接收新技能的能力。
(五)盡快形成第三方物流企業
第一方物流是由買方使用自己的物流工具為自己提供物流服務的模式,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物流服務模式。第二方物流是由供應商使用其物流設施為顧客提供物流服務的模式,由于供應商可以為多個顧客或企業提供物流服務,具有一定的社會化程度,其經濟效益相對來說要高一些,但服務對象仍局限于自己的顧客或企業。而第三方物流在專業化、社會化程度方面較之前兩者更高、經濟效益更好,是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趨勢。[2]8目前,地區自給式物流服務在企業中普遍存在,依靠或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企業是少數,這是影響地區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改進和更新現有的物流活動組織方式,推動第一方物流向第二方、第三方物流轉變,逐步加大第二方、第三方物流的比例,是建立現代物流體系的必由之路。
(六)大力發展口岸物流業
阿勒泰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有利于大力開展邊境貿易,具備建設以國際物流服務為主的物流中心的有利條件。要加快完善口岸功能,塔克什肯口岸加工區要依托蒙古國鐵礦石、煤炭資源,加大焦煤、鐵礦石資源開發與引進力度,發展還原鐵、煤焦化和組裝加工業,實現國外開發、國內加工,加快倉儲物流業的發展,促進對蒙貿易與合作的優勢拓展。吉木乃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要依托哈薩克斯坦油氣資源,充分利用口岸優勢,發展資源貿易,做好境外稠油、天然氣等資源的進口,發展油氣資源深加工和組裝加工業,不斷延伸產業鏈。
[1]阿勒泰地區統計局.阿勒泰地區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2]翁心剛.物流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9.
F259.27
A
10.13677/j.cnki.cn65-1285/c.2015.01.05
2014-05-25
王貴花,中共阿勒泰地委黨校教研室主任、高級講師,研究方向:國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