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月 趙 銀 顧子貝 王曉明
(曲阜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曲阜 273165)
飲品的感知水平對表情識別及人際印象的影響
趙月趙銀顧子貝王曉明
(曲阜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曲阜 273165)
以112名大學生為被試,通過情境實驗法,探討飲品的感知水平對表情識別及人際印象的影響。結果發現:(1)色調的主效應顯著,與藍色相比,被試在橙色條件下對中性面孔的表情判斷更偏向于愉快;溫度的主效應顯著,與溫度為涼相比,被試在暖的條件下對中性面孔的表情判斷更偏向于愉快,即表情識別存在具身效應;(2)色調的錯誤率主效應顯著,與藍色組相比,橙色組被試在對消極詞匯進行反應時表現出更多的錯誤;溫度錯誤率的主效應顯著,與溫度條件為涼相比,溫度為暖時被試在對消極詞匯進行反應時表現出更多的錯誤;色調與溫度的交互作用顯著,在藍色條件下,與溫度為暖相比,溫度條件為涼時被試對積極詞匯和消極詞匯的反應時均更短,即人際印象存在具身效應。
具身認知;表情識別;人際印象;行為實驗
具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也譯為“涉身”、“居身”和“體驗”認知等,是指身體在認知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強調身心不可分離[1]。認知發生在身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2,3],認知和心智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與身體的物理屬性相關。不僅腦神經水平上的細節對認知過程有著重要影響,身體的結構、身體的感覺運動系統也對高級認知過程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認知等高級心理過程是被身體及其活動方式塑造出來的[4]。具身認知觀和傳統離身認知觀最根本的區別在于,它們對“認知是一種抽象符號加工”這個命題的態度不同。傳統的認知觀認為,基于計算隱喻,人的心智被認為是按照某種程序對符號進行的操作[5],是非具身的并且可以運行在任何合適的硬件上,身心聯系被割裂[6]。具身認知理論認為,認知不僅是發生于腦中的抽象符號加工,而且是和整個身體存在內在關聯,脫離身體的認知是不存在的。身體及其與外部環境的互動對高級認知過程起著關鍵作用[7]。
目前,具身認知的研究思潮己從理論探討走向實證研究[5,8]。許多心理學家從具身的角度看待認知過程,其中,以身體的運動或對身體狀態的體驗、模擬,對認知、態度、社會知覺、情緒等發生作用的現象被稱為具身效應[9]。具身效應的研究內容涉及感知運動系統對知覺、注意、態度、語言、問題解決和社會認知等諸多方面的影響。例如,Cacioppo等人1993年的研究表明,拉伸上臂會影響人們的評價過程;點頭搖頭的頭部運動會影響到被試的態度判斷,點頭強化了肯定的態度,搖頭強化了否定的態度[10];當人們肌肉緊繃時,他們更能忍受疼痛,更能夠拒絕美食的誘惑,其意志力有明顯的增強[11]。
具身效應在情緒信息的加工過程中同樣存在,情緒具身觀為情緒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12]。情緒是身體的情緒,身體的結構、活動方式、感覺和運動體驗決定了我們怎樣加工情緒。同時,對情緒信息的加工,也會激活身體相應的感覺運動系統和神經系統的活動,從而對身體產生影響[13]。例如,Niedenthal等人在實驗中發現,在牙齒固定鉛筆引發笑的條件下,被試對愉快情緒句子的判斷快于對悲傷情緒句子的判斷,而在嘴唇固定鉛筆抑制笑的條件下,被試對悲傷情緒句子的判斷快于愉快情緒句子[14]。在對情緒做出判斷時,個體首先在身體上做出相應情緒的反應,對情緒的理解是以身體反應為基礎的,身體是情緒理解的基礎[7]。面部表情作為情緒的一個重要外顯行為,傳遞了豐富的情緒信息,與個體的情緒體驗有著密切的關系,成功的人際交往離不開對他人面部表情的有效理解與識別。研究發現,對面孔所傳遞的表情的確認,不僅取決于面孔自身所表達的情緒信息,還受到所處環境及個體自身的影響[15]。杜凱、馬利軍和張積家發現暖色調易引起個體愉悅的心理感受,冷色調則讓人心情沉重,若將不同的色調作為變量對被試施加刺激,則個體對表情的識別可能會產生相應的變化;而溫度對情緒的影響也是廣泛的,溫度線索對情緒識別具有一定的影響[16]。本研究選取飲品的色調與溫度作為自變量,旨在探討不同色調與溫度的條件下,個體對飲品的感知能否對表情識別產生影響。
人際印象是指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認知主體把有關他人的各種信息綜合在一起形成的對他人的整體印象,不僅包括外在形象,還包括對人格等心理因素的評價。良好的人際印象是吸引他人與己交往、滿足自身需要的重要因素。影響人際印象形成的因素包括個體的著裝、發型、氣質、言談、表情等。在具身認知理論的指導下,身體的結構、活動方式、實時狀態以及感知運動經驗決定了人類對世界的感知與解釋[2]。在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研究中,人們一般使用溫度概念描述社會人際互動或人際情感體驗,如“熱情”、“冷淡”[17]。William和Bargh研究表明身體溫度知覺會影響個體對人際關系的感知和對他人人格特征的判斷,對較高溫度的感知更能讓個體積極地評價對方。隨著所處環境溫度的升高,個體對他人進行評判的積極性會增強,人際交往的距離也會縮短[18]。本研究通過實驗,探討不同色調與溫度的飲品感知水平對表情識別及人際印象的影響,進而判斷在其形成過程中是否存在具身效應,以期進一步探究具身認知理論,為其提供實證依據。
2.1被試
隨機選取某高校本科生112名,其中男生50名(年齡=21.99±0.91),女生62名(年齡=21.97±0.75),所有被試均為右利手,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4.8以上),無色盲或色弱。
2.2實驗設計
本實驗為2(色調)×2(溫度)的被試間設計。自變量一為玻璃杯中飲品的色調,包括冷色調藍色和暖色調橙色兩個水平;自變量二為玻璃杯中飲品的溫度,包括暖和涼兩個水平。因變量指標:一為被試將中性表情圖片判斷為愉快的百分比;二為被試對積極和消極人際印象詞的反應時。
2.3實驗材料
選高度為18.5cm的圓柱形狀的透明玻璃杯12個作為本實驗的材料。暖色的飲品選取的是橙汁,冷色飲品選取的是加有一定比例純藍色墨水的礦泉水;經過測試,將實驗條件中涼的溫度設定為17攝氏度左右,低于身體恒溫;暖的溫度條件設定為40攝氏度左右,以感覺溫暖且不燙手為宜。除了飲品的溫度和色調不一致之外,實驗采取的玻璃杯在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完全一致。另備常規溫度計一個,加熱器一個,冰塊若干。
E-Prime 2.0編制的中性情緒面孔呈現程序。實驗材料包括20張中性情緒面孔圖片,男性與女性面孔各10張,取自中國情緒材料刺激庫,認可度高于93%。所有照片像素均為260×300,亮度和對比度統一。實驗過程中,每張面孔圖片隨機呈現2次,共呈現40次。
E-Prime 2.0編制的對實驗助手進行評價的呈現程序。實驗材料為對女性實驗助手進行評價的形容詞,取自中國情緒材料刺激庫中的形容詞匯表,選取愉悅度高于6.8的14個形容詞作為積極詞匯,選取愉悅度低于4.0的14個形容詞作為消極詞匯,共28個,隨機呈現28次。為避免實驗者效應,采用同一名女性輔助者作為實驗助手,實驗開始之前,在大學生群體中對該助手進行基線測試,采用7點量表,評分結果為4分,即無刺激條件下,被試對該助手的評價為中性。
實驗采用心理學實驗室統一型號清華同方電腦(CPU1500MHz)呈現刺激,用鍵盤反應。屏幕分辨率及屏幕角度保持一致。實驗進行過程中,天氣常溫為27攝氏度。
2.4實驗程序
實驗開始之前,在每臺電腦正前方放置盛有相應飲品的玻璃杯。在被試進入實驗室之后,由實驗助手告知被試,本人為這次實驗的實驗助手,為了掩蔽真實實驗目的,由實驗助手告知被試實驗目的是研究注意分散,玻璃杯是實驗的道具,并且告知被試實驗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要求被試用左手握著杯子,右手按指示進行反應;第二部分要求將玻璃杯放到電腦旁邊,雙手進行反應。整個實驗持續4~5分鐘。
實驗的指導語為:“首先,電腦屏幕上會呈現一個紅色的‘+'注視點,提醒您開始實驗,請注視電腦屏幕。接著會呈現表情圖片,請您判斷圖片是‘愉快'的表情還是‘不愉快'的表情,如果是‘愉快'請按‘N'鍵;如果是‘不愉快'請按‘M'鍵。若對某些面孔的表情不確定,請憑第一感覺盡快判斷。注意,本實驗需要您左手握著杯子,右手進行反應,不限時間。請集中注意,做出判斷。明白上述指導語后,請按‘Q'鍵開始練習。”被試接觸玻璃杯平均時間約為2.5分鐘。
隨后,進行第二部分人際印象判斷。屏幕會呈現指示要求被試將手中的玻璃杯放在電腦旁邊,然后按鍵開始第二部分。首先是練習部分,此時反應需要雙手進行,判斷屏幕隨機呈現的評價實驗助手的形容詞為積極還是消極,分別進行“F”、“J”按鍵反應練習。練習結束后按鍵正式實驗,按鍵方向在組內進行平衡。被試坐在一個安靜且光線柔和的實驗室內,距離屏幕約為60cm。
3.1飲品的感知水平對表情識別的影響
對表情識別部分的數據進行分析,將被試判斷為愉快的表情圖片個數除以總圖片個數,得到每名被試將中性表情圖片判斷為愉快的百分比,從而將計數數據轉換為百分比數據。統計學上,對于二項分布的百分率,可以通過反正弦轉換變成近似服從正態分布的數據,即將百分數轉換成其平方根的反正弦值然后用轉換后的數據進行方差分析[26]。將被試平均值上下3個標準差之外的極端數據去掉。最后保留有效被試共104名,其中暖橙組27名,暖藍組26名,涼橙組25名,涼藍組26名。采用SPSS 17.0進行數據處理。每組被試將中性表情判斷為愉快的百分比見圖1。

圖1 四組被試將中性表情圖片判斷為愉快的百分比
對判斷為愉快所占百分比轉換成的反正弦值進行方差分析,結果發現,色調的主效應顯著8.12,p=0.005,1-β=0.81),即橙色組的被試(M= 51.11%)比藍色組的被試(M=43.01%)更多地把中性表情判斷為愉快;溫度的主效應顯著7.86,p=0.006,1-β=0.79),暖組的被試(M=45.54%)比涼組的被試(M=40.71%)更多地把中性表情判斷為愉快;色調與溫度的交互效應不顯著2.98,p=0.081,1-β=0.40)。
3.2飲品的感知水平對人際印象的影響
對人際印象部分的數據進行分析,去除按鍵反應錯誤率高于0.60的數據,最終有效數據人數為100人,其中暖橙組27名,暖藍組25名,涼橙組23名,涼藍組25名。
不同感知水平被試的反應時和錯誤率情況見表1。

表1 各組被試在色調和溫度變量上的反應時、錯誤率的平均數和標準差(ms)
積極詞匯、消極詞匯反應時、錯誤率的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表明,對于積極詞匯的反應時,色調與溫度的主效應均不顯著,色調與溫度的交互作用顯著。進一步的簡單效應分析表明,在橙色條件下,暖和涼兩個溫度條件對于積極詞匯的反應時沒有顯著差異而在藍色條件下,暖跟涼兩個溫度條件對于積極詞匯的反應時有顯著的差異,即在藍色條件下,被試在溫度條件為涼時比溫度條件為暖時對積極詞匯的反應時更短;在暖的溫度條件下,橙色和藍色沒有顯著差異;在涼的溫度條件下,橙色和藍色也沒有顯著差異。對于積極詞匯的錯誤率,色調的主效應、溫度的主效應及其二者間的交互作用都沒有表現出顯著差異。

表2 積極詞匯反應時、錯誤率方差分析表

圖2 色調與溫度對積極平均反應時的交互作用圖
由表3可知,對于消極詞匯的反應時,色調、溫度主效應均不顯著,色調和溫度的交互作用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的簡單效應分析表明,在橙色條件下,暖、涼溫度條件對于消極詞匯的反應時沒有顯著差異(F暖×橙色(1,96)=1.11,p=0.29),在藍色條件下,暖和涼兩個溫度條件對于消極詞匯的反應時存在顯著差異(F暖×藍色(1,96)=4.90,p=0.03),即在藍色條件下,與涼溫度條件相比,溫度條件為暖時被試對消極詞匯的反應時更短;在暖的溫度條件下,橙色和藍色沒有顯著差異;在涼的溫度條件下,橙色和藍色也沒有顯著差異。在錯誤率上,色調主效應顯著,橙色組比藍色組被試在對消極詞匯進行反應判斷時,表現出更多的錯誤;溫度主效應顯著,溫度條件為暖較溫度條件為涼在對消極詞匯進行反應判斷時,表現出更多的錯誤;二者間的交互作用不顯著。
4.1飲品的感知水平對表情識別的影響
對表情識別的數據分析結果發現,色調為橙色較色調為藍色、溫度條件為暖較溫度條件為涼的被試對中性面孔的表情判斷更傾向于愉快,這與以往的研究結論相符。顏色的物理光刺激會通過人的視覺對人的生理產生直接影響從而誘發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顏色會對人的情緒產生不同的影響[19]。冷暖色調引起人的不同生理感覺變化,冷色調使人安靜,暖色調使人興奮[20]。暖色調之一的橙色是活潑而富有光輝的顏色,給人以溫暖的感覺,使人的血液循環加快,能喚起愉快、興奮的情緒[21]。結果還發現,溫度主效應顯著,與溫度為涼相比,被試在暖的條件下對中性面孔的表情判斷更偏向于愉快。杜凱進行溫度知覺與情緒的關系研究發現,環境溫度的改變,接觸冷的或熱的物體,會影響人的社會行為,尤其是那些與情緒相關的社會行為[16]。“熱”的溫度線索促進與“憤怒”相關的知識經驗的表征,在“熱”溫度線索啟動下,人對憤怒情緒識別得更快更準[22]。誘導身體“溫暖”能增加人的友誼感,促進對家庭成員的情感聯系[18]。色調和溫度的本體感覺經驗影響了被試對中性面孔的表情判斷,這是與當前的具身認知觀點一致的,認知對身體及感覺系統具有依賴性。身體的構造和狀態、身體的物理屬性及身體的運動系統對認知具有塑造作用[4]。

表3 消極詞匯反應時、錯誤率方差分析表

圖3 色調與溫度對消極平均反應時的交互作用圖
每一種感覺都有特定的感覺經驗,聯想到愉快的事物會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聯想到悲傷的事物會產生悲傷的情緒體驗[20]。當個體先行加工具有一定情緒意義的刺激時,很容易使后繼加工也蒙上相應的情緒色彩,從而產生情緒啟動效應[23]。實驗中被試感知到的實驗刺激可能會使其產生相應的情緒體驗聯想,從而對后繼的認知加工產生正性或負性的情緒啟動。實驗所用的飲品為橙色果汁,對被試除有視覺方面的刺激外,還可能調動起被試的喝果汁的愉快與甜蜜經歷,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形成積極的情緒啟動,從而使被試對中性表情的判斷傾向于愉快。而冷色調的藍色表示憂郁、悲傷[21],是一種嚴肅的色彩,不僅無法調動起被試的積極情緒經驗,反而會抑制被試的情緒,對被試的表情識別作業產生消極情緒啟動,使其對中性表情的判斷傾向于不愉快。暖的觸覺與暖色調相互作用時,對被試有著更強烈的刺激,暖的觸覺經驗與暖的視覺經驗相互促進,更能調動被試的積極情緒。而涼與藍色則相反,會使得被試以更加冷靜的態度來判斷和識別表情。這一結果表明,表情識別存在具身效應。
4.2飲品的感知水平對人際印象的影響
對人際印象數據分析結果發現,色調與溫度的交互作用顯著,在藍色條件下,與溫度條件為暖相比,溫度為涼時,被試對積極詞匯及消極詞匯的反應時均更短,即涼的溫度條件比暖更能引發被試人際印象的產生。這與前人關于溫度對人際關系影響的研究有所不同。張靜和陳巍認為,“溫暖”特質是社會判斷研究中被最為推崇的人格特質之一,也是社會感知和人際關系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人們會使用溫度概念描述社會人際互動或人際情感體驗,如“熱情”、“冷淡”、“內心溫暖”等[24],也會借助于溫度體驗來理解人際情感[17]。溫暖體驗會增加社會親密感,會引發人際情感,從而影響人際關系[18]。身體對于溫度的不同體驗會影響個體對他人的人際印象,較高的溫度更能讓個體積極地評價對方,并促進其親近社會行為的產生[12]。觸摸熱或冷的刺激會引發被試 “熱情”或“冷淡”的思維,影響被試對社會人際信息的判斷[13]。與前人的研究相比,本研究并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對暖的感知能夠引發被試對他人積極的人際印象,對涼的感知能夠引發被試對他人的消極人際印象。這可能是由于在實驗進行過程中,常溫為27度,天氣比較炎熱,對被試的溫度知覺造成影響,此時涼的溫度條件比暖的溫度條件更能引發被試的舒適感覺,在舒適的觸覺經驗下,被試的思維可能會更加活躍、注意力更加集中。社會心理學認為,高溫條件下,人們會做出更多的侵犯行為,這種影響是通過增加消極情緒而起作用的[25]。溫度適中時,被試體驗到更少的消極情緒,有著更高的主觀幸福感和工作積極性。因此,我們認為,在這里舒適度可能成為影響被試人際印象判斷的重要因素,即舒適的知覺經驗可能通過影響被試的積極情緒和活躍思維,從而影響被試對人際印象的判斷。
本研究還發現,無論是對積極詞匯還是消極詞匯,色調為藍色時被試出現的錯誤均少于橙色。
藍色作為冷色調之一,是沉靜的、冷酷的,給人以寧靜穩定舒適的感覺。在實驗的進行過程中,藍色可能會使被試對人際印象的判斷趨向于冷靜理性。結果表明,被試的不同的飲品感知水平對人際印象的形成產生影響,即人際印象存在具身效應。具身認知的觀點,在本研究中得到了證實。
實驗研究獲得以下主要結論:
(1)色調主效應顯著,色調為橙色較色調為藍色,被試對中性面孔的表情判斷更偏向于愉快;溫度主效應顯著,溫度條件為暖較溫度條件為涼,被試對中性面孔的表情判斷更偏向于愉快,即表情識別存在具身效應。
(2)色調的錯誤率主效應顯著,與藍色組相比,橙色組被試在對消極詞匯進行反應時表現出更多的錯誤,表明藍色條件下,被試對人際印象的判斷更為冷靜理性;溫度的錯誤率主效應顯著,與溫度條件為涼相比,溫度條件為暖時被試在對消極詞匯進行反應時表現出更多的錯誤。
(3)色調與溫度的交互作用顯著,在藍色條件下,與溫度條件為暖相比,溫度條件為涼對積極詞匯及消極詞匯的反應時均更短,表明舒適的知覺經驗更能激發被試的活躍思維,從而影響被試對人際印象的判斷,即人際印象存在具身效應。
1H?fner M.When body and mind are talking.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13,60(4):255-259.
2Goldman A,de Vignemont F.Is social cognition embodied?.Trends I n C ognitive S ciences,2009,13(4):154-159.
3葉浩生.具身認知:認知心理學的新取向.心理科學進展,2010,18(5):705-710.
4葉浩生.有關具身認知思潮的理論心理學思考.心理學報,2011,43(5):589-598.
5李其維.“認知革命”與“第二代認知科學”芻議.心理學報,2008,40(12):1306-1327.
6成茵.第二代認知科學與心理學的具身轉向.長春:吉林大學,2011.
7李榮榮,麻彥坤,葉浩生.具身的情緒:情緒研究的新范式.心理科學,2012,35(3):754-759.
8李恒威,盛曉明.認知的具身化.科學研究,2006,24 (2):184-190.
9伍秋萍,馮聰,陳斌斌.具身框架下的社會認知研究述評.心理科學進展,2011,19(3):336-345.
10Wells GL,Petty RE.The effects of overt head movements on persuasion:Compatibility and incompatibility of responses.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80,1(3):219-230.
11Hung I W,Labroo A A.From firm muscles to firm willpowe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mbodied cognition inself-regulation.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1,37(6):1046-1064.
12WilliamsLE,BarghJA.Experiencingphysica warmth promotes interpersonal warmth.Science,2008,322(5901):606-607.
13劉亞,王振宏,孔風.情緒具身觀:情緒研究的新視角.心理科學進展,2011,19(1):50-59.
14Niedenthal P,WinkielmanP,MondillonL,Vermeulen N.Embodiment of emotion concepts.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Social Psychology,2009,96(6):1120-1136.
15劉宏艷,胡治國.詞匯背景對面孔情緒識別的影響.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02:194-196.
16杜凱,馬利軍,張積家.情緒與溫度的關系:情緒是否借助溫度進行表征.心理研究,2013,01:20-25.
17殷融,蘇得權,葉浩生.具身認知視角下的概念隱喻理論.心理科學進展,2013,21(2):220-234.
18IJzerman H,Semin G R.The Thermometer of Social Relations Mapping Social Proximity onTemperature.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9,20(10):1214-1220.
19李馥寧.談色彩構成在企業環境中的科學運用.企業研究:理論版,2012,12:188.
20王曉宇,林貞,詹鋆.“隱性”的色彩對情緒影響與人格因素.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02:287-290.
21黃希庭,黃巍,李小融.關于中國人顏色情調的研究.心理科學,1991,14(6):1-7.
22Wilkowski B M,Meier B P,Robinson M D,et al. “Hot-headed”is more than an expression:The embodied representation of anger in terms of heat.Emotion,2009,9(4):464-477.
23吳冉,任衍具.微表情的啟動效應研究.應用心理學,2011,17(3):241-248.
24張靜,陳巍.具身化的情緒理解研究:James-Lange錯了嗎?心理研究,2010,(1):46-51.
25范春林.攻擊行為一般模式述評.心理科學,2005,28 (5):1182-1184.
26崔倩.觸覺經驗對認知判斷的影響:以性別分類和漢字再認為例.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
Effect of the Beverage Perceived Level on Facial Expressions Recognition and Interpersonal Impression
Zhao Yue,Zhao Yin,Gu Zibei,Wang Xiaoming
(S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 273165)
Using 112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s subjects,this study design ed scenario experiment and explore d the influence of beverage perceived level of color and temperature on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and interpersonal impression.The results show ed that:(1)the effect of color was significant.If the color was orange,the subjects tend ed to be happier compared with blue,when judge the expression of neutral face.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was significant.When the temperature condition was warm,the subjects tend ed to be happier compared with cold.Embodied effect exist ed in facial expressions recognition;(2)the effect of color's error rate was significant.They showed more mistakes in response to negative words in the condition of orange instead of blue.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s error rate was significant.They showed more mistakes in response to negative words in the condition of warm instead of cold.The interaction effect of color and temperature was significant.When the color was blue,compared with warm,reaction time was shorter for both the positive words and negative words in cold temperature conditions.Embodied effect exist ed in interpersonal impression.
embodied cognition;facial expressions recognition;interpersonal impression;behavior experimental method
曲阜師范大學校級教改項目(jg-zz12019)(xj201155),校園非主流文化對高校德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xj201155)
王曉明,女,副教授。Email:MYINGER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