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馬昊楠 房志雄

2015年年初,國務院食品安全辦聯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臺了《關于開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鼓勵地方開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推動建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意見》的出臺,引來保險公司暗地鼓掌,卻在食品相關企業和學者中引起了一場爭論。其實,這并不是食品安全責任險第一次出現在民眾眼前。兩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送審稿)》中就提及了食品安全責任險。早在七八年前,很多保險公司就已經把食品安全責任放入了參保目錄中,并為之宣傳,但予以響應的食品企業卻寥寥無幾,很多地區參保率不足2%。作為每次“露面”都必引爭論的險種,消費者對它了解多少?食品相關企業又有怎樣的想法?為了解消費者和食品相關企業對食品安全責任的認知程度,本刊以問卷的方式,隨機調查了129位消費者、47家食品企業和35家餐飲企業。共收回有效問卷211份。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不了解食品安全責任險。食品企業與餐飲企業對食品安全責任險的認可程度較低,有參保意愿者分別占42.55%和25.71%。
通過對129位消費者進行的隨機問卷調查,其結果表明,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責任險并沒有準確認知,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責任險認知程度的匱乏主要體現在知曉度和理賠范圍兩大方面。
在129位受訪消費者中,聽說過食品安全責任險的消費者為28人,約占受訪消費者總人數的21.71%;101位受訪消費者沒有聽說過食品安全責任險,約占受訪消費者總人數的78.29%(見附圖1)。在28位聽說過食品安全責任險的受訪消費者中,有16位消費者表示是通過網絡途徑聽說的食品安全責任險,約占聽說過人數的57.14%;7位消費者表示是通過各類政府宣傳聽說的食品安全責任險,約占聽說過人數的28.00%;5人通過其他方式了解。
調查結果中,有106位受訪消費者認為食品安全責任險的投保方是食品生產企業或餐飲經營單位,約占受訪消費者總人數的82.17%;15位受訪消費者認為,食品安全責任險的投保方是消費者,約占受訪消費者總人數的11.63%;另有8位消費者認為食品安全責任險的投保方可以是食品生產企業或餐飲經營單位,也可是消費者,約占受訪消費者總人數的6.20%。
有76位受訪消費者認為此險維護了消費者的利益,約占受訪消費者總人數的58.91%;認為此險維護了消費者利益的同時也保護了食品生產企業及餐飲經營單位的有31人,約占受訪消費者總人數的24.03%。此外,22位受訪消費者表示此險維護了食品生產企業及餐飲經營單位,約占受訪消費者總人數的17.05%。
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責任險理賠范圍的認知差異較大,消費者并不能明確出現哪些食品安全問題時,食品安全責任險能夠給予消費者賠償。在129位受訪消費者中,僅有11位消費者明確食品安全責任險的賠償范圍是當食品生產企業或餐飲企業由于疏忽或過失致使消費者食物中毒、感染食源性疾病或食品中有異物造成的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時,消費者可以通過食品安全責任險獲得賠償,約占受訪消費者總人數的8.53%;有9位受訪消費者認為因法規不完善而使消費者造成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時可獲賠償,約占受訪消費者總人數的6.98%;認為因故意違規而使消費者造成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時可獲賠償的有10人,約占受訪消費者總人數的7.75%;其他受訪消費者則認為無論是否因為疏忽,只要致使消費者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此險皆可賠償,約占受訪消費者總人數的76.74%。
通過對47位食品企業業內人士的隨機問卷調查,其結果表明,絕大多數的食品企業相關人士對食品安全責任險有較強的認知度,但對于投保食品安全責任險的態度卻有所不同。
在47位受訪的食品企業業內人士中,聽說過食品安全責任險的有41人,約占受訪食品企業業內人士總數的87.23%;6人未聽說過食品安全責任險,約占受訪食品企業相關人士總數的12.77%(見附圖2)。只有6人不清楚此險的投保人和受益人,約占受訪食品企業業內人士總數的12.77%。
與消費者的調查結果不同的是,食品企業業內人士大多對食品安全責任險的理賠范圍有較清楚的認識,40人明確食品安全責任險的理賠范圍,約占受訪食品企業業內人士總數的85.11%。

▲附圖1 129位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責任險知曉情況

▲附圖2 47位食品企業業內人士對食品安全責任險知曉情況

▲附圖3 35位餐飲企業業內人士對食品安全險知曉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的食品企業業內人士對食品安全責任險的認可度有較為明顯的區別,47位受訪的食品企業業內人士中,20人表示對食品安全責任險有購買意愿,約占受訪食品企業業內人士總數的42.55%;27人表示暫不愿意購買食品安全責任險,約占受訪食品企業業內人士總數的57.45%。
通過對上述有投保意愿的20位食品企業業內人士的進一步調查發現,支持其購買意愿的理由主要為保障企業利益。他們表示,雖然對自身企業的產品質量有信心,但在食品生產中即使嚴格按照生產工藝、安全標準生產,也有出現問題的可能,根據對現有食品安全責任險的了解,一旦產品出現問題,保險公司可以預先支付對消費者的賠償,對轉移和減少企業的風險損失有一定的幫助。此外,還有部分受訪者表示,企業的發展和業務情況,使其對食品安全責任險有一定的投保意愿。
對27位暫無投保意愿的食品企業業內人士做進一步調查,結果顯示:除對自身產品有信心認為沒必要購買外,他們對食品安全事故的鑒定和保險公司存在質疑(見附表1)。他們提出,食品在生產中涉及的環節有很多,萬一出現事故,該事故的具體責任和事故原因又該如何界定呢?從目前情況看,食品安全責任險中提到的“過失”和“疏忽”的概念較為模糊。對于保險公司來講,在經濟利益面前,其特殊的運作模式又如何保證界定結果的科學、客觀和權威?

對35位餐飲企業業內人士的隨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聽說過食品安全責任險的有27人,約占受訪餐飲企業業內人士總數的77.14%;8人未聽說過食品安全責任險,約占受訪的餐飲企業業內人士總數的22.86%(見附圖3)。29人認為此險的投保人和受益人分別是餐飲企業和消費者,約占受訪餐飲企業業內人士總數的72.97%。
餐飲企業業內人士對食品安全責任險的理賠范圍的認知程度同樣高于消費者,32位接受采訪的餐飲企業業內人士熟知食品安全責任險的理賠范圍是當食品生產企業或餐飲企業由于疏忽或過失致使消費者食物中毒、感染食源性疾病或食品中有異物造成的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時,消費者可以通過食品安全責任險獲得賠償,約占受訪餐飲企業業內人士總數的91.43%。

附表1食品企業業內人士對食品安全責任險認可程度表

附表2 餐飲企業業內人士對食品安全責任險認可程度表
在調查中,餐飲企業業內人士對食品安全責任險的認可度不高,僅有9人有意愿購買食品安全責任險,約占受訪餐飲企業業內人士總數的25.71%;26人表示暫不愿意購買食品安全責任險,約占受訪食品企業業內人士總數的74.29%。
通過進一步調查,9位有購買意愿的餐飲企業業內人士的主要理由與食品企業業內人士沒有明顯不同,皆是出于維護企業利益、減小風險損失(見附表2)。26位表示暫不愿意購買此險的餐飲企業業內人士,其主要理由除對自身產品有信心、對食品安全事故的鑒定和保險公司存在質疑外,餐飲企業對待食品安全問題有相應的解決辦法是另一大原因。部分受訪者表示,在飯店用餐的顧客如發現一些菜品有問題,飯店一般會用撤換、打折、免單、道歉等手段和客人協商解決,而通常情況顧客也會接受。此外有部分餐飲企業人士表示,還沒有聽說過該保險的賠償案例,因此不愿意購買此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