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職業安全衛生研究中心石龍醫院(102300)劉永梅
塵肺病是我國法定職業病之一,其給勞動者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給國家和職業病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和健康損失。作為一種慢性職業病,一旦罹患就難以康復。并且,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心腦血管疾患亦同時成為塵肺患者最常見死因之一。因此,采取綜合治療有效地降低塵肺患者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
大量的臨床數據顯示塵肺患者冠心病、腦梗死的危險因素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與一般老年人群相同[1][2]。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對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脂血癥防治尚處在較低水平,存在高患病率、高增長趨勢、高危害性(主要包括較高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致殘率及死亡率),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而且普遍存在著不長期規律服藥,不堅持監測血壓、血糖及血脂,不重視非藥物治療等。為此本文采用前瞻性臨床研究方式,通過護理干預以提升煤工塵肺患者對相關健康知識的認知,接受積極規律的臨床治療,擁有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達到對相關合并癥的有效控制率。
1.1 研究對象 選擇在2011年1月~2013年10月曾在我院住院煤工塵肺患者351例,均為男性,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為(58.50±5.55)歲。患者在入院前明確診斷合并高血壓患者193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5例,合并高脂血癥患者184例(其中高膽固醇為124例,高甘油三酯為154例),既往均未規范應用相應的降壓、降糖、降脂藥物治療。目前均未有引起血壓、血糖及血脂情況急性應激反應的相關疾病。所選煤工塵肺診斷均按國家標準,統一診斷。高血壓、2型糖尿病及膽固醇、甘油三酯均按照目前最新臨床相關指南統一診斷標準。
1.2 方法
1.2.1 用藥指導 入院時采集患者血壓、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標,給予規律應用藥物一月后,再采集患者的血壓、空腹血糖、血脂情況,做統計學分析。
1.2.2 健康教育 讓病人了解規范化藥物治療及肥胖、高鹽飲食、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對血壓、血糖、血脂方面的影響,建議患者規律服藥,低鹽、低脂、低熱量飲食,戒煙、戒酒,制定個體化的適宜運動。
1.2.3 心理護理 大多數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情緒激動、焦慮或郁悶。應根據病人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和個體特征,幫助病人正確對待疾病。保持心情舒暢和穩定的情緒,培養寬容的態度,保持良好心態。
1.2.4 質量控制 患者住院后由主管醫生采取個體化規范降壓、降糖、降脂藥物治療,由護師以上職稱的護理人員給予護理干預,對每例患者采取問卷方式進行干預前評估,再根據其知識水平、生活方式、經濟條件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指導和心理護理,比較護理干預前后患者在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及健康行為采納、認知水平、規范化用藥等方面的變化。
1.3 統計學處理: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選研究對象經規范治療、護理干預后對相關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及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治療、控制情況均有明顯改善。見附表。
193例塵肺合并高血壓患者治療后收縮壓及舒張壓均明顯降低,其中有129例塵患者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降至正常范圍,達標率66.8%。治療前后比較指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75例塵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有64例治療后空腹血糖明顯降低,有效率85.3%,其中有25例塵患者空腹血糖均降至8mmol/L以下,達理想控制率33.3%。治療前后比較指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184例塵肺合并高血脂患者中,154例合并高甘油三酯的患者治療后甘油三酯水平均明顯降低,其中有107例甘油三酯水平均降至正常范圍,達標率69.5%;治療前后比較指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124例合并高膽固醇患者治療后膽固醇水平均明顯降低,其中有111例患者膽固醇水平均降至正常范圍,達標率達90.0%。治療前后比較指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附表 塵肺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治療前后比較(±s)

附表 塵肺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治療前后比較(±s)
入院時 治療后 t值 P值收縮壓mmHg 167.38±16.97 131.76±8.71 30.954 0.000舒張壓mmHg 93.08±11.93 80.08±6.05 16.595 0.000空腹血糖mmol/L 10.82±2.11 8.77±1.90 7.242 0.000甘油三酯mmol/L 3.17±1.30 1.62±0.22 15.185 0.000膽固醇mmol/L 5.92±0.60 4.20±0.63 23.980 0.000
由于高血壓、糖尿病是一種難以治愈的慢性病,血壓、血糖受外界因素影響波動較大,療效難以鞏固,加之對高血壓、糖尿病基本知識認識不足,治療依從性差。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可能與患者文化水平、不良生活習慣、經濟條件、家庭情況、用藥種類等多種因素有關。通過針對個體情況進行護理干預,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的了解,認識到治療的重要性及危害性,從而使其治療依從性提高。
據2002年衛生部組織的全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統計,中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8%,全國有高血壓病人約1.6億:而受檢對象對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在城市分別為36.3%、17.4%、4.2%,在農村則更低[3]。2010年我國人群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率為8.7%[4],王增武等[5]報道社區規范化管理前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為27.4%,社區規范化管理滿1年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達74.7%[6]。美國2009~2010年治療患者的血壓控制率為64.4%,人群血壓控制率為46.5%[7]。北京市管理患者血糖控制率為52.8%[8],上海市空腹血糖控制達標率為58.5%[9],美國2007~2010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為66.6%[10]。提示管理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血壓和血糖控制效果好于未管理患者,與國內外其他血壓和血糖控制效果比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血壓和血糖控制還有提升空間。本次研究塵肺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干預前后其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較前明顯高于一般人群,可能與此次所選樣本年齡偏大、病程較長且為住院患者有關。
大量研究證實高血壓、糖尿病是一種心身疾病,非藥物治療高血壓、糖尿病已引起國內外的普遍重視。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大多與超重、肥胖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關,因此良好的生活方式對有效控制血壓、血糖具有重要的作用。
生活方式調整可有效降低血壓和血糖,且費用少、風險低[11]。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規范要求對患者提供病情評估、分類干預和生活方式指導。調查顯示,接受隨訪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接受飲食和身體活動指導、心理疏導和戒煙限酒指導,大多數社區醫生還能針對患者病情提供詢問癥狀、詢問服藥情況和測量血壓/血糖服務。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療依從性[12]。
本研究結果充分顯示,加強對塵肺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患者的規范治療、護理干預,進行健康宣教,更新健康觀念,改進生活行為方式,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或抑郁,對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提高患者的知曉率、服藥率和控制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