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琛
淺談音樂中理性和非理性因素
◎陳琛
音樂是一門給人呈現藝術價值的學科,是以理性因素為基石,以非理性因素為靈魂的藝術。音樂創作中,音樂人往往有悖嚴密邏輯的理性思維,憑借直覺的潛意識有感而發,產生一種異常強大的創造能力,這極大地體現了音樂的非理性,但正是理性因素的升華。本文從音樂的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以及辯證統一的角度出發,探討音樂創作中的音樂藝術價值和音樂思想,促使音樂作品的創作能將理性與非理性因素辯證統一起來,提升音樂作品的社會文化價值。
音樂要滿足一定的藝術美感,且音樂作品的結構方式、表現形式等理性成分在藝術作品創作中都必須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結合社會學、心理學、音樂學等學科來創作音樂,屬于音樂知識層面的創作,綜合作曲技能,如和聲、曲式、復調、配器、旋律、織體以及表演技能等方面來創作音樂,屬于技術層面上的創作。
自此以后,中國音樂創作在音樂理論、音樂技術以及音樂表演等理性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中國流行音樂創作方面,在港臺、歐美流行音樂文化的沖擊下,我國流行音樂在理論文化和演唱技巧上都取得了可喜的發展。近年來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特點,“嘻哈”“爵士”“古典”“民歌”以及目前較流行的“中國風”等呈現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態勢;另外在音樂創作物質技術方面也呈現多元化,數字化電腦音樂制作技術的普及,電腦錄音系統的家庭化、音樂廳化也促使了音樂創作的發展,這些科學技術的出現對音樂創作的作用,就像古爾德認為的那樣,科技就是要提供生活的外表。不論是中國民族音樂還是流行音樂作品的創作發展都是離不開以“理”為主的認知體系和以“技”為主的操作體系的理性因素。音樂人通過對音樂理性的認識可以很好地掌握規范化的音樂技巧,科學的理論知識、邏輯嚴密的理性思維,這些在音樂創作中起著對音樂支撐的作用,通過對音樂理性因素的認識和發展,提升了音樂創作、演奏、視聽的水平,對實現音樂藝術價值作用起著推動的作用。
音樂中非理性因素就是人類形象思維的擴大,從顯意識向潛意識,從三維的范圍進行的思維創作。俄國文藝批評家柏林斯基也說過,“思想消融于情感里,情感消融于思想里?!比缤茖W技術并不都是由理性創造的一樣,音樂創作中的直覺、潛意識、靈感思維等非理性因素才是音樂作品得到升華的關鍵。事實上,無數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作品已證明,音樂創作作品不是以音樂作為個人情感表達的工具,而是為人所欣賞和接受,正是由于其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深處引起共鳴,進而使人的思想上升到為藝術所感動、為文化所感動的藝術價值高度。這正是優秀的音樂文化推崇的人文主義理想,這種音樂文化價值思想是整部音樂創作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靈魂。
音樂也是富有感性的藝術,是人類心靈息息相通最為直接的表達方式,音樂的非理性因素體現出生命的真我狀態和社會文化思想的藝術價值,人透過音樂,可以激發無限的想象和沉積崇高的道德理念。浪漫樂派鋼琴家舒曼在談到他自己的創作時也曾說過,“世界上發生的一切如政治、文學、人類都使我感動,對于這一切我都按照我的方式進行思考,然后一切都通過音樂來發泄,去尋求一條出路,時代的一切大事都打動了我,然后我就不得不在音樂上把它表達出來?!钡拇_音樂是邏輯思維向靈感思維等非理性因素轉變并升華,傳達的是社會的文化與藝術思想價值,進而促進音樂文化思想的發展。
唯物辯證觀認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內部及事物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即是辯證統一的。同樣音樂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既是相互對峙又是相互交融的,理性與非理性的分割只存在于理論分析中而不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如果過分對立音樂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便會導致形而上學,失去音樂的藝術價值和音樂思想。
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是互相滲透、互相包含、互相交融、互相溝通的。某些意識,無論是內容方面,還是形式方面,都很難區分它究竟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無數優秀作曲家的作品表明,音樂不僅是一種用聲音抒發情感的藝術,而且還能夠通過情感抒發和音樂形象的邏輯發展來表達深刻的哲學理念,實現音樂藝術價值,推動音樂思潮的前進,體現一個時代的音樂思想。
所以說,音樂創作中必須將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辯證統一起來,既要看到兩者的對立面,又要堅持全面的發展的運動的觀點來創作音樂,因為理性因素是音樂的基石,非理性因素是音樂的靈魂,兩者都是創作音樂必不可少的條件。
(責任編輯 馮雪峰)
陳?。?982- ),男,貴州人,重慶工商大學校團委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