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魁
論泥泥狗色彩特征及其對現代設計的啟示
◎劉紅魁
淮陽“泥泥狗”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它的造型特點、色彩特征、創意方法與中國傳統美學一脈相承,不拘一格的想象力和隨心所欲的表現手法讓人們看到了藝術的原本和回歸。本文在對泥泥狗獨特的色彩風格闡述中,對現代藝術設計某些啟示進行了分析,指出色彩對設計的作用以及現代藝術設計作品不但要有卓越的創新能力,還要理解并熟知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
淮陽“泥泥狗”是中原地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有“活化石”美譽之稱。其藝術特征也是建立在民間審美文化和觀念的基礎之上,是當地群眾自身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的表達方式。它無論從造型還是色彩上對當今藝術設計的發展都有一種有益的滋養,并有很強的啟示意義。“泥泥狗”大多是純手工制作,手繪上色,這使泥泥狗在無形中凝聚了人的身體情感,這也是當下工業時代機器制作的玩具所不能取代的。它不但造型遠古,色彩的使用也具有明顯的歷史延續性,并且色彩對比強烈,有非常強的視覺沖擊力,給人以心靈上的震撼。俗話說:“三分做工,七分畫工”,泥泥狗通體以黑色為底色顯得格外顯眼,配以紅、黃、綠、白四色涂抹會襯得更加鮮艷、好看,體現出民間藝人的自由創造性。據說泥泥狗色彩的運用是建立在五色觀的基礎之上,繼承有中國傳統的審美觀念,并暗示有吉利祥瑞之意。上色也是依附于圖案紋飾的設計,泥泥狗身上的圖案整體寓意是與祈福和生殖有關的,裝飾圖案講究古樸神秘,又結合了現代元素,不失活潑可愛。據藝人們講上色沒有常規,而是根據自己的喜好較為自由的發揮,怎樣好看怎樣來。同時泥泥狗受當地廟會文化的影響,色彩使用上多體現出鮮艷、熱烈、喜慶的氣氛,把被現代人甚至稱為“俗”的顏色賦予了它獨特的文化內涵,使其之間形成了奇妙有趣的組合,呈現出一種古老的和諧美。
“泥泥狗”的正面多數是棗核紋飾,明暗對比強烈而醒目,屬于設計中典型的高長調搭配。在黑色底子之上運用小面積高明度和高純度的黃、白、紅、綠層層勾線描繪,產生艷而不俗的視覺美感和神秘的心靈感應。每種顏色的邊圈上又勾有白色短線,像是毛飾,還有三角紋、花卉紋、太陽紋和菱紋,均是生殖崇拜的變異形式。這些符號和色彩都是通過點線而形成的抽象符號,釋放出一種原始的古樸野性,因此泥泥狗的色彩已形成了自己體系的獨特性,又符合民間色彩的運用習慣。紋飾中點、線、面的結合與設計是民間文化的原生態的表達和民間藝人的一種無意識的審美自然流露,不造作、不揉捏、不矯情,因此呈現出大氣、純真和簡潔的樸實之美,對現代設計有很高的借鑒價值和啟示。同時著色具有寫意的民族色彩傳統。泥泥狗獨特的黑底色在民間藝術玩具中并不多見的,而用多彩色的點線紋樣來打破了這種本身的沉悶,在黑色上用其他顏色以不規則、無定式的點線結構描繪,給人以稚拙、質樸又天真自然的美的愉悅。點往往同色并列排放,線也是寫意擺放,不同的顏色在繪色過程中具有寬窄、粗細、緩急、長短和曲直等變化,形成條狀花紋,裝飾效果很強。另外它的施色圖案多數為左右對稱,體現了中國傳統藝術的對稱平衡風格和布局的方正感。圖案及施色寫意傳神又自然隨性,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和強烈的鄉土氣息,蘊含著原始的神秘,與中國畫論中的“含巧于拙,寧拙勿巧”的理論相吻合。各種短線、圓點等繁瑣的紋飾密集而又豐富,與它的簡約造型是一種明顯的對比,但又不會覺得雜亂,這也是對比統一,是一種和諧美感,也是現代藝術設計不可忽視的有益的創作思想源泉。
“泥泥狗”中色彩的運用對純色的偏愛及粗獷的寫意用筆來自民族審美意識中的共性。與其他藝術相比,它的用色和筆法不僅要追求作品的視覺效果,還要表現民間藝人們的一種生活態度、情趣以及觀念。雖然泥泥狗用色的變化顯得簡單明了,但泥泥狗肩負著發揚民俗藝術的責任很大。它的造型與色彩設計體現出民間群眾對美和勞動智慧的理解,他們大膽取舍并高度概括,不按照所謂的科學造型、比例關系、色彩搭配原理等方法,看似隨性、簡單,但它傳達出的是本真的美、內在的韻味和深厚,正如美學家鮑列夫所說:“設計似乎是通過文化來借用的,也就是通過文化加工的形式來借取,設計的形式來自文化。正如在文化中,人們按照全人類的經驗加工著有關存在的一切印象”。它的用色夸張、質樸與中原文化的淳樸之氣渾然一體,也體現了中原民間文化的深厚底蘊。
色彩在生活中給我們的視覺感受和心理作用比造型還要強烈,色彩對我們區分和認識事物起著重要作用,民間藝術色彩觀念與他們的生活環境和勞動分不開的。色彩是體現事物特殊性的重要方面之一,泥泥狗就以其色彩的明顯特征顯示出其自身的特殊性,色彩的運用是有歷史傳承性和現實時代性的統一,集體性和個性意識的統一,也是順應了當地民眾的審美理想。在民間藝術中,色彩多數已不再是純粹意義上的色彩,而是被賦予一定意義上的象征色彩。泥泥狗的色彩也并不是完全抽象的,而是與具體物象相聯系且具有原始思維具體性特征的。不論社會物質如何快速發展,泥泥狗的色彩文化與設計應保持并強調它的民間天然性、淳樸稚拙的特點。我們可以借鑒泥泥狗的這種超現實的色彩特征,作為藝術設計和創作時的模板應用于包裝設計、廣告招貼或動畫影視中去,讓它們的色彩中有利的因素為我們所用,為現代設計所用。
在現代設計中,色彩往往運用不到位或被忽視,不被作為主要設計內容。事實上,恰恰相反,色彩對設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要注重發揮色彩的標志性作用,讓人過目不忘,將有利于設計產品寓意的表達。標準色是設計色彩的主要內容,泥泥狗中的色彩采用了中國五行色彩觀念,且千年不變,對比關系強烈,重點突出,充分考慮了色彩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和群眾基礎。因此,在設計中具有文化內涵和群眾基礎的標志性色彩是設計作品和產品的首選色。泥泥狗的整體造型與色彩是統一的,上面的裝飾、色彩是根據個人理解、喜好進行了大膽的創作,充分發揮了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對現代設計的啟示作用很大,也可使現代設計既統一又充滿變化的風格。設計強調簡潔大方,泥泥狗色彩特征及色彩文化接近事物的本質,因為它有力、樸素,直達目的。它與設計中要求顯示的簡潔、單純、大氣和文化特指明確不謀而合。中國傳統的色彩美學意識在泥泥狗中的運用恰到好處,與現代設計有異曲同工之趣,可以借鑒。從中可以悟到,設計亦是如此,越是簡單的,越是有文化價值的,也越是容易被大眾所接受。泥泥狗的色彩還體現出色彩的對立統一,體現了和諧的吉祥文化,和諧本身就是一種美,現代設計亦是做到如此豈不更好。
借鑒和創新是設計永恒的主題。現代設計可以把泥泥狗色彩文化吸納運用到產品的設計中去,但并不是要對它的色彩或造型做簡單的理解或生搬硬套,而是要對泥泥狗這種獨特的地域藝術文化做出深刻的理解基礎之上,并立足于深層次的發掘,做到對產品的設計創新有度、傳承有序。以泥泥狗的色彩特征和造型特色為創作素材,以此為原形進行轉化設計,使設計出的作品具有較深的傳統文化觀念和內涵。因此設計創作出優秀的現代藝術設計作品不但要有卓越的創新能力,還要理解并熟知中國古老的文化。泥泥狗作為中國古老吉祥物文化的代表,我們可以深入發掘其造型內涵與色彩文化,古為今用,并借古開今,為現代設計找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設計道路。
(責任編輯 張海濤)
劉紅魁,男,周口科技職業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