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峰



摘 要:商業銀行受不良企業貸款影響,經營績效會隨之波動。本文通過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理論的概述,分析商業銀行績效考核同信貸資產質量關系,借鑒國際貸款損失撥備對中國的啟示,提出企業貸款撥備的計提方法,并結合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因素論述企業貸款撥備與經營績效的關系。
關鍵詞:商業銀行;企業貸款;經營績效;相關性
一、引言
2015年2月13日,銀監會發布我國2014年銀行業報告表明: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高達八千四百二十六億元,相比上季度增加七百五十七億元,相比去年末增加二千五百零六億元,不良貸款率高達百分之一點二五,相比去年增長零點二五個百分點。另外,2014年在個人貸款方面,我國住房按揭貸款不良貸款率依舊保持較低走位,達百分之零點二九,比去年上漲百分之零點零三,信用卡透支不良率達百分之一點四九,比去年增長百分之零點二一。由此可見:商業銀行不良雙升情況加重,信貸風險持續上升。銀監會負責人曾表態:銀行業是一種典型的親周期行業,經濟下行必然會帶來不良貸款,企業或房地長地方債務出現隱患,又反作用于銀行不良貸款。因此,研究商業銀行關于企業貸款與經營績效的相關性具有重要意義。
二、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理論
商業銀行經營產生的風險可能會使其在未來遭受經濟損失,現代商業銀行管理理論將其分為異常損失,預期及非預期損失三種。預期損失就是指銀行在預料到的平均損失承受范圍內,通過調整業務價位和提取撥備進行覆蓋,可從銀行盈利中減去。而非預期損失是指超出預期損失之外的潛在損失,這部分損失必須由銀行資本進行覆蓋,以保證銀行在面對經濟下滑局勢也能照常運作。異常損失是銀行倒閉與否的關鍵點,一般事先通過壓力或情景模擬進行測試,出現概率小卻風險大,商業銀行必須完善風險應急機制,依據事先撥備計劃形成穩健的經營保障和風險應對能力。
三、商業銀行績效考核同信貸資產質量關系分析
商業銀行績效考核影響信貸資產質量主要分為以下幾方面:商業銀行本身具備一般企業特質,同樣包含多個管理層委托代理關系,但在多層委托代理過程中,因為委托人與代理人信息不相符,于是代理人機會主義行為頻現。健全的績效考核制度可有效約束代理人行為,商業銀行多層委托代理關系很大程度上與參與主體間的利益沖突有關系,考核機制落實能減少參與主體的經濟沖突,凈化市場。商業銀行本質也是一個經營貨幣的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就必然存在風險。業務經營管理是風險高發地帶,商業銀行資金多數是來自于負債業務,資產業務的應用主體使其很難承受信貸資金惡化狀況,客戶擠兌會導致兼并或破產。因此,優化銀行內部關于企業貸款與經營績效的考核指標,以成本控制和管理為出發點,充分發揮績效考核和貸款功效,重視銀行信貸資產質量評估環節能促使金融業務可持續發展。總而言之,商業銀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紐帶,帶有鮮明外部性特點,其信用創造、金融服務、支付中介、經濟調節等職能在社會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但商業銀行具有的負外部性也會因為貸款與績效考核指標不明確而導致信貸業務質量下滑,準確性降低阻礙銀行健康發展。
四、國際貸款損失撥備對中國的啟示
國際上很難對貸款損失撥備形成統一標準,我國監管局應督促監督商業銀行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識別核銷制度,支持商業銀行根據自身實際對風險的承擔能力決定貸款撥備細則。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正大力引進戰略投資,基于上市背景下的貸款損失撥備是外界人士判斷銀行風險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標。商業銀行具有信息壟斷特征,貸款損失撥備具有主觀性,銀行操縱能力強。所以,在提升貸款損失撥備覆蓋率基礎上,對信息的公開也非常重要.另外,國際形勢多變,特殊情況時有發生,了解國際先進的風險資本和管理理念,加強商業銀行管理,以保證貸款損失撥備對預期和非預期損失的全面覆蓋,也需逐步優化壓力測試,最終有充足的方案來解決異常損失帶來的沖擊。
五、企業貸款撥備的計提方法
1.貸款預期損失
貸款預期損失是針對貸款發生違約損失的估計,屬于經營成本,具體計算方式可用客戶違約概率,違約損失率及風險的乘積進行量化,后期采取貸款定價和貸款損失撥備補充。因此,對預期損失計算公式可表示為:E(1)=PDXLGDXEAD
PD違約概率主要是針對階段性的違約可能性,LGD違約損失率主要針對違約損失風險與風險暴露總額的比值,EAD違約風險主要是針對違約后銀行所能承受風險的余額。
2.貸款現值
在交易成本為零的前提下,F代表貸款賬面價值,銀行貸款現值的計算是由貸款本金利息和減掉貸款預期損失,也就是貸款賬面價值與貸款預期損失的差值。其中,貸款現值表達式為:
E(1j)表示在期限j階段內的貸款預期損失,r表示貼現率,可用無風險利率進行表示,T表示貸款到期的截止時間。
3.貸款損失撥備
一般情況下,商業銀行不會對貸款進行現值備賬,但為更好的計算貸款價值,充足的貸款損失撥備十分必要。貸款損失撥備主要是指在處理每一筆貸款時,會額外收取部分風險升水,并將其累積在銀行專用賬目上以備預期損失之需。這樣部分貸款違約現象就會有專項資金用來沖抵,假如出現貸款損失撥備與貸款現值和面值差相等,則有:
綜合預期損失、貸款機制、違約升水三者之間的關系可得出:理論上貸款損失撥備需要全部覆蓋貸款預期損失,但實際生活中商業銀行貸款撥備提取會摻雜收入穩定性、資本管理及稅收政策等多方面影響,貸款定價在貸款預期損失中也會發揮一定作用。因此,貸款損失撥備與貸款預期損失是存在偏差的。
六、商業銀行經營績效
商業銀行經營能力和水平是其經營績效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細分為商業銀行的贏利能力、發展能力、償債能力等。不一樣的評價目標和主體把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方法和指標設置分為三類:(1)銀行股東與經營管理者采取的內部經營管理績效考核辦法,以銀行盈利能力為考核著眼點;(2)銀行監管局方面對金融安全穩定性的考量,安全性是其出發點,主要評估內容為銀行資產質量。資本充足率等;(3)評級機構以風險為核心的資信評估,主要評估內容為銀行盈利能力、資本流動性、資產質量等。詳見下表:
七、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因素
1.宏觀影響因素
(1)基本經濟情況
經濟總量與經濟周期,商業銀行支付中介、金融服務、信用中介的主要功能注定銀行業朝著周期性行業發展,當國家經濟處于不斷上升階段,個人和企業財富增加,人們存款意愿無意間增強,銀行資金開始聚攏,放貸資金更有保障。整個經濟體投資和消費更新速度加快,大眾對國家經濟預期好會產生超前消費需求,市場貨幣和產品流通速度也隨之加快,銀行資產業務獲得大幅度提升。雙重效應使得商業銀行資產和負債業務擺脫惡性循環,呈現出良性協調發展趨勢。反之,國家經濟低迷,企業貸款意愿下降,更有甚至資金鏈出現斷裂,不能按時償還銀行貸款,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經營績效下降。企業與個人財富減少使得銀行資金流動性出現問題,遭遇通貨膨脹時大眾現金成本上漲,將有預期的現金轉成實物資產或名義利率,商業銀行就會隨通貨膨脹局勢而采用債券或存款保增值。
(2)利率因素
利率市場化加劇市場競爭,商業銀行在掌握產品定價權的基礎上,為爭奪優質客戶就會放低貸款利率而增加存款利率,商業銀行存貸利差收益降低,整體經營績效下滑。
(3)匯率因素
國內大型商業銀行或其它股份制銀行資本含有大量外匯儲備,人民幣匯率在國際市場的上下浮動可能會使外匯儲備價值縮水,商業銀行需及時調整內部資本結構,以保障銀行經營績效的穩健性指標。
2.微觀因素
(1)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針對商業銀行在某個階段內創造利潤的展現,盈利性目標是指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的最終目標,這一目標要求管理者在固定的資金總量前提下把經營績效最大化,優秀穩定的贏利能力是保證商業銀行實現自身存在價值,維護股東利益最大化,維護商業銀行信譽值,增強市場競爭力,從而達到市場資本運作要求的前提。
(2)經營規模與成長性
商業銀行的特殊性會受到規模經濟約束,商業銀行的規模合理程度直接影響其資金應用帶來的附加值和運營成本,資金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是提高商業銀行整體經營績效的兩大關鍵點。商業銀行資本增值和營業利潤增值的能力就是成長性,主要表現在經營合并或兼并等方面,商業銀行在合理科學的治理方向下整體經營績效才會獲得穩步提升。
(3)資產質量
商業銀行的負債經營特性是其區別于其它企業的標志,自由資金在商業銀行資產中占有比例很小,大部分資金來源于社會各部分的資金盈余。資金鏈運轉需要科學的資產業務支撐,負債業務聚積資金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嚴格控制放貸風險。因此,資產規模、資產結構、現金儲備、資產風險度是衡量商業銀行安全性的重要指標。如果一所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高,資產質量低,則間接說明其內部壞賬多,經營績效不佳。商業銀行市場運作風險必不可少,及時合理控制存貸比、資本凈值和資產比率、低質量貸款比重等指標是調整資產結構,降低風險系數的重要舉措。
(4)償付能力
償付能力是指商業銀行遭遇嚴重沖擊時,運用其全部資產償還債務的能力,這間接反映了這家商業銀行對債權人權利的保障程度,一般資金雄厚的銀行機構制度較完善,信譽較好,可以很好吸收存款。
八、企業貸款撥備與經營績效的關系
1.國內商業銀行的貸款撥備情況及其對經營績效的影響
適度的貸款撥備對商業銀行控制風險大有裨益,可為銀行穩健經營保駕護航。但貸款撥備又決定于不良貸款率,過低難以彌補風險損失,過高則對會拖滯經營績效,計提撥備意義重大。筆者依據2014年國內十佳商業銀行的貸款撥備與盈利狀況對其經營績效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凈利潤與撥備覆蓋率變動趨勢
通過對工商銀行近九年的貸款撥備和凈利潤進行觀察可知,撥備覆蓋率與凈利潤基本同步。由上圖可知:在2009年工商銀行博備覆蓋率與凈利潤出現同步增長,實現轉折。但2012年工商銀行撥備覆蓋率下降,凈利潤卻平穩增長。工商銀行數據基本呈現了:銀行貸款業務與銀行利潤成正比,撥備覆蓋率與凈利潤同步變化,不良貸款額度與撥備覆蓋率成正比。工商銀行在2012年之后撥備覆蓋率并未跟隨利潤增長,這是因為貸款上升比率要比不良貸款上升比率大,所以利潤增加撥備覆蓋率會出現下降現象。
2.國內十家銀行貸款撥備與利潤對比分析
利潤指標是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反映,筆者選用利潤率,即用凈利潤/資產總額來計算利潤指標,而撥備則是采用撥備覆蓋率(實際計提貸款損失與不良貸款的比值)及貸款撥備率(貸款損失準備金余額/各項貸款余額)來體現。其中,2014年我國主要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貸款撥備率及利潤率對比情況如下所示:
企業貸款撥備率與利潤率對比分析
通過以上圖表可以看出:利潤率與貸款撥備率,利潤率與撥備覆蓋率之間存在相關性。利潤率與撥備覆蓋率的相關系數為-1.288,二者之間存在負相關性,撥備覆蓋率會對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產生影響,而利潤率與貸款撥備率之間存在正相關性,貸款撥備率的提升會對銀行績效產生積極影響。
九、結語
綜上所述,商業銀行日常信貸業務績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其整體質量管理。商業銀行需不斷更新企業貸款與績效考核體系及發揮企業制度激勵價值,促進商業銀行經營過程良性發展。另外,商業銀行貸款撥備計提方式也會影響銀行績效,采取合適的企業撥備計提方式,嚴格控制企業貸款數目,把好貸款調查、審查、檢查三關。只有盡可能降低不良貸款比率,才能從根本上促使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黃嶸,馮冬燕.我國商業銀行績效考核體系的探討[J].管理觀察,2014(19):62-63.
[2]劉璟濤.商業銀行績效考核管理系統設計[J].電子制作,2013(02):132.
[3]干楠.利率市場化對儲蓄與投資的影響分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1(04):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