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琦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6)
淺談藝術的起源
王瑋琦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6)
藝術是人類在生活勞動過程中創造的結晶。雖然巫術說是最具有影響力的藝術起源理論之一,而藝術的來源是人類自身的本能和在各種社會活動中的產生了審美趨向的結果。藝術和審美的起源是人類在最原始的生活勞動中就產生了。藝術的起源,其實就是嘗試追溯人類的精神史。所謂藝術,其實也是技術。為了能將人的肉眼所不可見的精神物質化地加以表現,在人類意識文明開化的過程中,各種藝術形式之間既緊密聯系又相互分化——《藝術的起源》。
藝術;起源
藝術的起源指藝術發生的根源,亦即最初的藝術產生的根本原因。關于藝術起源的觀點很多,主要有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和亞里士多德提出的“摹仿說”,德國作家席勒和社會學家斯賓塞提出的“游戲說”,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奈勒、弗雷澤和美國心理分析學家弗羅姆提出的“巫術說”,奧地利精神病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心靈表現說”,俄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普列漢諾夫提出的“勞動說”等。這些觀點從不同角度對藝術起源的問題作了有益的探討,都有合理的部分,但又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陷。
這是最古老的一種說法。主要代表人是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和亞里士多德,他們認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藝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種樣式和種類的藝術。中國古代認為音樂也是由模仿現實生活中的自然音響而來。
這種學說的代表人是18世紀德國哲學家席勒和19世紀英國哲學家斯賓塞,稱為“席勒——斯賓塞理論”。這種說法認為,藝術活動或審美活動起源于人類所具有的游戲本能,它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類具有過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將這種過剩的精力運用到沒有實際效用、沒有功利目的的活動中,體現為一種自由的“游戲”。
巫術說是近代西方最有影響力的藝術起源理論,認為藝術起源于原始人類的巫術活動,19世紀初。西方哲學形成了一股人類學熱潮,藝術起源的巫術說就是隨著這股人類考古學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學說。最初由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提出,英國史前文化學家弗雷澤、法國藝術理論家雷納克均是這一觀點的代表。巫術說的主要思想可歸納為以下三點:(1)萬物有靈論,原始人認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鳥獸蟲魚等世間萬物同人一樣,都有思想和靈魂,都可以與人溝通,或彼此間發生交流;(2)巫術是人與物溝通靈魂的方式,原始人借此操控現實、獲取成功的愿望;(3)巫術儀式本身就是藝術活動,因為巫術活動有奇妙的想像力、強烈的情感性和鮮明的形象性,而這正是藝術活動的基本特征。
表現說準確地講應該叫“情感表現說”。認為藝術起源于人類情感的表現。這種說法在東西方都有悠久的歷史。第一個將表現說建立為系統藝術理論的,則是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他的美學思想的核心是:藝術即直覺,直覺即表現。表現說無疑是關于藝術起源問題的最重要的理論之一,有其合理的方面.情感在推動藝術的發生和發展上有著不可忽視的動力作用,從本質的角度體現出藝術一個方面的。如果說人類的科學主要是與理性、認知相聯系的話,人類的藝術就更多地是和感性、情感等聯系在一起。表現和交流情感的確是藝術的一個重要特征,因此表現情感也是推動藝術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心理動力。它的合理之處和價值所在是它突出了藝術家的主體精神,這是藝術理論的一個重大發現。即使是在原始藝術里情感表現也是不可忽視的。這是用今天的現代思維去闡釋原始時代的藝術,忽視了當時社會的真實環境。在一個連基本生活材料都不具備的代,生存與繁衍才是生活的中心,離開這個生活基礎就無法闡釋藝術起源的真正動因。表現說也有其不夠全面之處還在于,僅僅局限于表現說很難將再現性藝術、造型藝術的起源解釋得十分清楚。
在我國文藝理論界占據主導地位的理論是認為藝術起源于生產勞動。19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大陸許多民族學家與藝術史家中,就廣為流傳藝術起源于“勞動”的理論。希爾恩在《藝術的起源》中就曾經列出專章來論述藝術與勞動的關系;俄國普列漢諾夫在《沒有地位的信》中,通過對原始音樂、原始歌舞、原始繪畫的分析,以大量人種學、民族學、人類學和民俗學的文獻證明,系統地論述了藝術的起源及其發展問題,并且得出了藝術發生于勞動的觀點。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勞動,然后是語言和勞動一起,成為兩個最主要的推動力,在它們的影響下,動物的腦髓就逐漸地變成了人的腦髓”。
以上列舉的關于藝術起源觀點都不同程度的都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片面。藝術起源的研究是一項科學而又嚴謹的工作,只有分析清楚形成藝術的諸多因素,才能夠深刻的把握藝術的起源,因為在其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形成因素不可能是簡單的,必然是錯綜復雜的。
[1]杉本博司.藝術的起源[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格羅塞(德).藝術的起源[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J0
A
1005-5312(2015)05-0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