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惠
(武漢理工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0)
美術史論研究方法文獻綜述
徐文惠
(武漢理工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0)
美術史論的研究意義在于對學科以往知識的總結,糾正與再建構,科學技術的進步使美術考古工作逐步取得新發現的同時,也不斷充實與豐富了美術史研究的相關資料,美術史研究的方法也得以不斷的拓展,本文通過結合美術史專業的發展現狀及其發展趨勢來分析梳理有關美術史論的研究方法,以及對此學科發展趨勢的思考。
美術史論;研究方法;發展現狀
研究方法是指對科學活動中使用的方法,程序的描繪,研究或系統思考。美術史論的研究不僅可以給學術界提供新的研究成果,還可以促進各學科之間的交流,如美術考古的資料可以給我們提供新的圖像和資料,最后成為歷史學與文化學的重要依據,傳統的中國美術史論多注重抒發感受和羅列材料,從世界的角度看,“整體化”方法可運用于美術史論的研究,其中也包括細化方面的研究方法的具體實施;從美術史論的發展現狀來看,其發展趨勢也是逐步走向跨學科觀念多元化。
1.美術史論研究作為藝術領域的一門獨立學科,在西方各國已有非常系統的理論體系建構存在,并且獨立于美術實踐活動之外而自成體系。中國美術考古的不斷發展進步也逐步充實填補了以往空白的部分,不僅可以對現有的美術史論研究成果作更為貼近的深入了解,也可以及時的進行修正,豐富,完善并重構美術史。對于美術史論的研究方法可以借鑒于以往的馬克·羅斯基爾1974年寫的一本題為《什么是藝術史》的著作,書中作者認為藝術史研究對象的風格,時間,來源及其真偽識別,再次發現被遺忘的藝術家以及繪畫的意義,作者堅持藝術史是最具明確的原理與技術的科學,而不是憑直覺來猜測。美術史論的發展趨向為跨學科性與觀念上的多元化。首先,歷史考古的研究,文化知識的提高,以及美術與博物學的發展都使西方早早出現跨學科性的特點,具體來看例如中國美術史大家不僅僅是理論家,同時也是大鑒賞家。例如:謝赫,顧愷之,蘇軾等大家。因此可以看出傳統的古代美術發展中已體現出理論的跨學科性。二十世紀后,美術史則更多的覆蓋了心理學,文學,哲學,考古學和宗教學等。這樣的跨學科性特征來源于復合型學者,例如黃賓虹的《畫語錄》,李澤厚的《美的歷程》還有石濤《苦瓜和尚畫語錄》和西方學者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說》。對于不同時代的藝術研究,都有相似的方法可循,例如考古學家把視覺證據加以比較,史學家用文字資料,而人類學家大多以信息和傳統文化為根據來考察藝術,研究方法的不同也造成美術史論專業發展趨勢呈現多元化的重要原因。中國美術史特別注重實誠和傳統,所以更容易采用“直線”思維和前因后果的研究方式,例如董其昌運用此法將中國美術史分為“南宗”和“北宗”量大派系的傳承。
2.“整體化”研究方法一方面將歷史過程當做一個結構整體,試圖用整體的觀念解釋和闡述歷史從而保證歷史分析內在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是從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的視角來多方位透視研究對象。德國美術史家帕諾夫斯基是“整體化”方法在美術史學上的代表人物,也是研究圖像學的代表,并為美術學做出了巨大貢獻就是為闡釋藝術作品的題材,內容提供了系統的方法。其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藝術現象共時的存在于一個整體的文化環境之中,要明確藝術作品和其他所有的文化符號一樣共同指示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因此透徹理解符號間的相互關系有助于對藝術品進行準確的解釋。另一個方面是要為重新體驗藝術創造條件,需要重新構造藝術品的文化環境。從整體的文化背景中體驗作品,充分利用和發掘歷史文獻使得美術史家能更深層的理解藝術作品。伴隨著美術史研究觀念的多元化當下所取得的多方面研究成果應當及時補充到以往的研究的美術史資料中,在科學作為前提的基礎上,在理論交流的層面上發生觀念的轉換與補充。
3.波蘭歷史學家丁·托波斯基在《史學方法論》中也闡述道關于史學的實用方法主要的任務是選擇研究范圍,在所研究的范圍內提出問題,決定研究的史料并回答提出的問題。而根據這一系列任務托波斯基提出的基本方法概念是觀察,史料內外的知識,史料的真實性論證和驗證。當代的美術史研究主要應該從整體著眼,局部著手,總的來說是建立新體系和充分分析研究新材料。(1)收集和整理歷史材料。美術史是發展的歷史,是人類文化與美術內部相互作用的結果,完善的美術史應該應用更多的敘述藝術遺跡中的大眾美術,包括雅俗文化,高低文化滲透中的歷史。(2)收集整理現當代人的資料。在西方,有許多藝術史家采取前瞻式的研究方法,收集和研究活著的有成就的藝術家的各種實踐活動,美術史家是當代人,應該多注重當代美術史料的收集,來供后人研究使用。
人類認識發展過程感興趣并不意味著否定其他不是從認識角度去闡述藝術史的各種解釋的必要補充,而且這一發展還可以看成是從原始的,宗教和神秘的思想朝著現代觀念化的思想緩慢的過渡。因此美術史的寫法是敘述史實,編排人物與作品,并就史實發展來評論。柏拉圖歷史學制定的“如實,個性與真理”的標準將導致“搏古式,批判式,紀念碑式”三種對應的歷史學方法。事實上,當面對如此寶貴的人類物質文明歷史遺產時,人們的視角不可能窮其全貌,不同的欣賞視角有可能幫助人們認識不同的側面。要緊的是要切實,當人們有各種各樣寫法的美術史出現的時候自然會有可以選擇和學習的空間,因此今后的美術哈斯發展應該多多關注文化間的差異性,和而不同。
J120.9
A
1005-5312(2015)05-00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