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四川師范大學舞蹈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8)
《二小放牛郎》舞蹈結構分析
陳倩
(四川師范大學舞蹈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8)
一個舞蹈作品的情感走向和藝術趣味很重要地體現在結構運動的發展方向上,我們只有理解了結構的基本方向,才能充分把握作品的廣闊與深刻,并且在單純與復雜的交織中感覺出各種關系的藝術魅力。本文從四個方面闡述了《二小放牛郎》的舞蹈結構。
二小放牛郎;舞蹈結構;分析
舞蹈結構,就是舞蹈作為一門藝術要實現或達到其最高藝術目的時的整體創意或整體安排。在確定舞蹈的題材以后,從舞蹈的機構和表現上來講仍然尚未成型,也不知道舞蹈在演出后會收到怎樣的效果,因而只有在對舞蹈結構進行細化分析和研究,才能進一步將舞蹈所表現的題材分析的更為清楚。
在舞蹈結構中合理的切入非常重要,要找到最佳的結構切口。舞蹈題材的范圍很廣,因此不能對所有的面都有所表現。有的舞蹈想反映人生經歷,結果從出生開始,一直到滿頭白發,每個年代都表現了;有關于表現勞作的,從起床、下地、揚場等,都表現到了。這樣的舞蹈雖然也有結構,但舞蹈結構的方法是不成功的。在結構時,首先考慮的是不能把創作對象的內容全都表現出來,而只要找到其中一個閃光點,再圍繞這個點來進行結構。
《二小放牛郎》敘述的是放牛娃王二小為日本兵帶路的英雄故事,其中的部分橋段更是家喻戶曉。但這個舞蹈作品的切口是通過二小放牛的故事,表現二小與小牛之間的深厚情感。通過對舞蹈結構的分析,所表現出來的主題與切口并不是王二小放牛這個人們已經耳熟能詳的橋段。舞蹈編排采用倒敘的手法,將二小帶路被日本兵殘忍的刺倒在地,痛苦的掙扎與翻滾,其中表現的主體除了二小以外,是小牛們心理復雜的變化,如對二小給鬼子帶路的不解,對鬼子中埋伏后的興奮跳躍,對二小就義后的痛苦哀嚎以及將二小的遺體拖拽回村子等等。在舞蹈結構中圍繞小牛們的心理和行為來進行編排,能夠更容易打動觀眾。如果一定要從二小放牛開始,和小牛玩耍,發現鬼子、犧牲、再深深地懷念,就難以打動動觀眾了。作者要表現某一事物時,他所想表現的應該是這件事物中的一個點,應該圍繞著這個點來進行最簡練和有效的結構,而不是什么都想說。
在舞蹈結構中找到最佳的切入點后,其表現時需要采用虛構手法進行演繹,以達到更強烈的渲染力。因而作品當中的場景與現實中的場景是不相同的。舞蹈根據主題所編排出來的效果是建立在構思與創作之上的,這也使其并不能夠完全真實的表達現實情景,而是通過現實情景,進行效果上的渲染,以使得舞蹈更具表現力。《二小放牛郎》中小牛就是兩只小手彎曲而已,也就是牛角了,而有的舞蹈就會做一只真正的牛上場,那會很象是活報劇。如在泡茶過程的描述用“小茶葉在茶壺中伸展著身體”相較于現實中的泡茶更具美感一樣,二小被小牛馭回村莊相較于人對二小實施這樣的行為更具渲染力,這就是虛構手法在舞蹈中增強表現力所發揮出的作用。《二小放牛郎》中通過虛構的情節所營造出了氛圍可以使觀眾更為震撼,更能突出真實生活中的情景,而不是為了滿足作者創作欲望而進行的無邊幅的創作游戲,其基調仍然是以生活為主,讓人們感受到舞蹈所表現出來的主題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在舞蹈結構中必須注重細節的表現力,能夠引起觀眾共鳴與注意力的不僅可以從整個舞蹈所表現,某些細節的表現和發揮更能夠調動關注的情緒,擁有更強的渲染效果,可以透過這些細節的展現使得舞蹈的所演繹的內容得以升華。《二小放牛郎》的結尾,小牛晃著小角一步一步地將犧牲的二小馱了回去。這樣的細節,一下子就把二小和小牛之間的那種血肉相連的情感全部體現出來了,整個作品的主題立即升華。這個就是細節的作用。在舞蹈創作中,《二小放牛郎》尋找了那些獨特的、動人的,又是特別巧的細節,通過這些動人的細節來推動作品的發展。
一般舞蹈的布局,應該區分為:“開頭”、“轉折”、“發展”、“高潮”、“結尾”這幾大部分。《二小放牛郎》整體布局極具特色,劇目開頭二小就被鬼子刺倒,并且將內心那種痛苦進行極好的演繹,這是為了給小牛們的出現做好鋪墊;如果在牛兒們出來尋找二小放在二小痛苦掙扎之前,那么舞蹈的整體布局就會顯得繁冗拖沓了。“發展”的過程在舞臺劇中非常重要,舞蹈的思路與內容表現得是否清晰,主要就是看“發展”這個環節能否做好。在《二小放牛郎》中發展的大部分內容都集中在此,從發現鬼子掃蕩到被抓將鬼子帶入包圍圈,最后英勇就義這個過程,“發展”從內容上來講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更能表現出舞蹈的層次感,篇幅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深入,到最后小牛搖晃著將二小馭回村莊的“高潮”部分,使得這部舞蹈整體上的內容得到了升華。
從《二小放牛郎》舞蹈結構上進行分析,舞蹈結構與舞蹈創作之間的關系,讓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舞蹈結構在舞蹈編排當中的重要作用。舞蹈結構是對作品進行深入理解的一種途徑,能夠增強舞蹈的渲染力和表現力,更能觸動觀眾的情感神經,對舞蹈的完美演繹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因為結構段落代表著作品發展進程的基本態勢,通過它,觀者可以更全面、更準確地理解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關系,欣賞此時此地該動作出現的審美意味,這是達到欣賞彼岸的最直接、最短距離的路徑。
[1]張琨琨.論舞蹈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9).
J705
A
1005-5312(2015)05-0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