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俊
(華亭縣安口小學,甘肅 華亭 744103)
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方法嘗試
張英俊
(華亭縣安口小學,甘肅 華亭 744103)
在音樂教學中,節奏是組成音樂的第一要素。它好像音樂的“骨骼”,沒有節奏,旋律就不存在了。節奏訓練是學好唱歌的重要前提。但節奏訓練比較枯燥,學生一般不感興趣。所以要注意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去聽、去練,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低年級;音樂教學;節奏訓練;方法
在音樂教學中,節奏是組成音樂的第一要素。它好像音樂的“骨骼”,沒有節奏,旋律就不存在了。節奏訓練是學好唱歌的重要前提。但節奏訓練比較枯燥,學生一般不感興趣。如果此時不注意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去聽、去練、效果肯定不佳。
首先在黑板用不同的顏色畫出高高低低的一些方塊兒,學生們一下就被吸引了。有的瞪大眼睛充滿好奇,有的咧嘴微笑非常高興,還有的一頭霧水被這小方塊兒深深地吸引……在這種狀態下,讓學生先認識了一個是一拍,方塊兒里有一個字布,這個字就讀一拍。后面采用問答的形式,老師問方塊兒里有兩個字林里各讀幾拍?學生立刻回答“各讀半拍”。一個字占兩個方塊兒谷讀幾拍?“讀兩拍”。學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地將方塊兒里的奧秘揭開了,而且非常明白。簡單的幾句話,學生就將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時值全理解了,興趣非常的濃厚。
學生將這些方塊兒的時值全掌握了,感覺這些方塊兒很有意思,于是紛紛畫拍將《布谷》的歌詞按節奏讀了出來。
布谷布谷在森林里叫
讓我們唱吧跳吧跳吧
春天春天快要來啦
第一句可以老師帶著讀,第二句小組合作研究后再讀,第三句學生自己讀。分句讀完后大家一起按節奏讀歌詞。
節奏的圖形經常變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越來越濃,也會對學習新知識有很大的幫助。歌曲《小雨沙沙》將方塊兒變成了小雨滴,同學們被這一滴滴的小雨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讀起來,節奏讀的非常準確。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節奏讀完后講到:如果將小的雨滴去掉,單一個“小”字還讀一拍;將沙沙的雨滴去掉,要想時值不變,就要在兩字的下面畫一條線“沙沙”;如果在一個字的右邊畫一條橫線“沙—”,那么這個字讀兩拍。學生們都會瞪大眼睛等你將知識講完,迫不及待地將歌曲前兩句的小雨滴去掉,按畫線讀節奏,節奏讀得非常準確: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這時可以給學生拔一下高,出示后半段歌詞,“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呦呦,我要發芽”。教師按節奏讀,學生畫拍聽,認真想像怎樣畫節奏。結果通過兩節課的教學,學生很快而且準確無誤的將節奏畫了出來:
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呦呦我要發芽—
歌曲《數鴨子》這一課出現了過去“×”形式的節奏譜,可以把新舊方法結合,在讀兒歌的同時學會看“×”讀節奏。
首先讓學生看圖讀歌詞:
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0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0然后方塊兒去掉,加在節奏譜上,讓學生讀:
××××××××××0××××××××××××0門前 大橋下 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
最后看節奏譜讀歌詞: ××××××××××0××××××××××××0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
這樣循序漸進地學習節奏,采用兒歌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很容易接受,也很感興趣,學習效率十分很高。
經過前幾部的學習,學生對節奏有了初步的了解,已能準確地看圖讀節奏,并對節奏產生了一定的興趣。這時再變花樣,單出示節奏譜學生也不會覺得枯燥無味了,反而對新的讀奏方法“走、跑”的形式產生興趣。因此平時可適當的進行節奏訓練,一般情況下在讀節奏時教師可都與圖相結合,讓學生看圖讀節奏,這樣變換點圖案學生總會產生新鮮感,也可打剖千篇一律離圖讀節奏。
用打擊樂器按節奏伴奏時,可都離圖出示節奏,學生早被樂器吸引了,興致當然很高。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樂器,會正確演奏樂器,了解樂器的演奏特點。然后發揮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創作想象力,用各種打擊樂器創編節奏,為歌曲進行伴奏。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多動腦筋,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把知識穿插于游戲之中,使學生在娛樂中掌握知識,逐步培養正確的審美情趣,讓他們在美的潛移默化之中,得到智能的提高和道德的完善。
G623.7
A
1005-5312(2015)05-0240-01